(共18张PPT)
9 宇宙生命之谜
张申碚 赵晓梅
9 宇宙生命之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 习 目 标
1.梳理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初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情 境 导 入
精读课文
问题1.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精读与细读相结合,关注重点内容)
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查找资料,验证课文内容,拓宽知识面)
精读课文
问题2. 如果要探究这两个问题,需要阅读哪些内容?又要用到哪些方法呢?
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
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精读课文
交流: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
我们需要知道
火星是否具备生存条件
火星的情况
人类居住条件
精读课文
生物生存必备条件 火星情况 是否具备 结论
合适的温度 否
必要的水分 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和热 干燥
氧气极少
温度很低
温度很低
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精读课文
人类到底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
人类到底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呢?这是难以实现的。
一是 ;
二是 ;
三是 ;
四是 ;
五是 。
精读课文
说明方法
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22.6秒;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精读课文
说说画线的词语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这些字词能否删掉或替换,为什么?
①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之间……
②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③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明确: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所有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说法都要求准确无误。
精读课文
小结: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列出四个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比较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猜测火星有生命
进一步取样分析,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可能存在于火星岩石层中
分析排除六大行星
近距离观测,分析判断,推翻猜测,火星难以有生命
分析陨石,猜测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科研精神:以事实为依据 严谨论证过程
精读课文
带着目的阅读,你使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浏览时紧紧抓住“科学家”这一线索,进行跳读、圈画,确定阅读内容。
在阅读科学家分析排除六大行星这一段落(第4段)时,我通过提取关键信息,收集各大行星的条件,又使用了联系上文、作比较的方法,作出判断。
多种阅读方法的更换和调整,加快了阅读的速度。
精读课文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重点阅读了第2~8段,知道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不可能存在生命;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但根据探测器的观测,火星上也基本不可能存在生命。我又查阅了资料,对课文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近年来对火星的研究虽然有新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据。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这位同学的思考给了你哪些启发?
精读课文
宇宙生命之谜
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猜测:地球绝不是宇宙中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生命存在的条件: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
分析:排除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探测器观测:排除火星
总结问题:至今还是个谜
爱科学
学科学
课 堂 小 结
浩瀚的宇宙,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课文中运用了许多科学概念、科学数据及科学结论,通过具体介绍科学家们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严谨结论,体现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希望同学们向这些科学家一样,胸怀理想,向更多的未知领域进发!
布 置 作 业
结合“天宫”“嫦娥”的中国航天工程,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与环保或飞往太空有关的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有理有据的证实自己的观点。
(3)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