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1 古代诗歌三首
11 古代诗歌三首
江南春
第二课时
情 境 导 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同学们都会背了吗 (指名背诵。)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 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这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助景物所传达的情感。
学 习 目 标
文化文学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写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春,杜牧奉幕主沈传师之命,由宣州经江宁往扬州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途中写下这首诗。杜牧生活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争斗的晚唐时代。唐宪宗当政期间,削弱了藩镇势力,重振了朝廷权威,取得一些成就,就自以为立下不朽之功,信仙好佛,寻求长生。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持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杜牧此时来到江南,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他创作此诗,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的委婉劝诫。
基础知识
江南春
[唐]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基础知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山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出诗中所写景物。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初步感知
2.这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齐读诗歌,重读表明景物特点的词语。
初步感知
3.根据理解,描绘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精读课文
4.前两句诗与后两句诗中的景物有何不同特点?
1-2
景物繁多 动静结合
色彩明丽 充满生机
3-4
景物单一 色调淡雅
清静朦胧
精读课文
5.诗人通过描写这两组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
(1)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2)流露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课堂小结
这首诗不仅表现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无限的向往,同时也在写景之中寄寓怀古忧思。诗人讽刺了那些愚妄的统治者,表达了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布 置 作 业
根据这首诗,借助想象,画一幅江南春景图。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