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古代诗歌三首 浪淘沙(其一)第1课时 课件 --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古代诗歌三首 浪淘沙(其一)第1课时 课件 --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5:2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1 古代诗歌三首
13 古代诗歌三首
第一课时
情 境 导 入
同学们,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写下千古诗句或文章来赞美歌颂我们的黄河母亲。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创作的《浪淘沙》共九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就让我们跟随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再次走进黄河吧。
学习目标
1.朗读《浪淘沙》(其一),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学 习 目 标
文化文学
浪淘沙:唐代曲名。后演变为词牌名。
写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春在夔州贬所所作。
基础知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基础知识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初步感知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唐代曲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颠簸。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精读课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注释: ①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②天涯: 天边。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远的地方奔腾而来,一路夹裹着万里黄沙。
精读课文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既然你是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牵牛织女家里做客吧。
典故: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
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精读课文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主要写了什么?
写了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精读课文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诗中找出体现
黄河雄伟壮观的词语吗?
“九曲黄河”“浪淘风簸”。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精读课文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精读课文
思考: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歌颂黄河的气势宏大,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堂小结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布 置 作 业
课下收集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