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5 16:3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学习目标: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3、文化自然环境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阅读单: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       
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      
它是进行      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     。
完整性:一是指    上的完整性,二是指     上的完整性。
还规定各缔约国应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      。
艰巨的保护任务
1、面临的保护形势:     动荡不安,       频繁发生,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仍在遭到破坏。我国有些地方,对文化遗产仅仅看作是一种      ,      地进行开发。
2、对策:必须     ,提高国民素质,严格遵循     和     性原则,坚持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世界遗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材料二
从7月1日起,九寨沟将实行游客限量入景区制。……九寨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游客实行限量入内的景区。九寨沟管理局葛立局长告诉记者,作出这一“限客”决定后,九寨沟仅门票收入一项,高峰期每日将减少收入一百万元以上。但是,为了保护好九寨沟这个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下决心采取限量措施。
——《华西都市报》(2001年6月25日)
材料三
泰山的一些地方官员竟然提出“把风景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等口号。于是,三条索道和一条公路真的把泰山变成了“经济山”,不仅有宾馆、饭店,还有娱乐城、电影院,非遗产商业建筑远远超过遗产建筑。如今,空中索道来来往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自然景观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泰山的镣铐》
材料四
我国云南省原来地处偏僻的丽江城,自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招来了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观光者,每年有200万以上,年经济收入增加10多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
——余晋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保护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是什么?
九寨沟与泰山都是世界遗产,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两地管理部门对待世界遗产不同态度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答:(1)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世界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留下的不朽足迹);世界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世界遗产表现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文明的交流及影响);世界遗产遭到威胁和破坏的程度日益严重。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原则)。
(2)前者:将遗产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其次再考虑经济利益。后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对遗产的保护。
(3)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世界遗产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过度的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威胁和破坏。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利益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1、造成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的因素有(

①战争
②自然灾害
③过度的旅游开发
④环境污染
⑤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2、哪项世界遗产是在所在国没有申报的情况下,破例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A吴哥古迹
B长城
C莫高窟
D泰姬陵
答案:A
3、2004年7月后,世界遗产委员会规定每个缔约国每年可以申报两项世界遗产,其中至少要有一项(

A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C双重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A
4、下图是巴米扬西大佛,它是由于(
)被破坏的
A局势动荡B过度开发C地震C自然损坏
答案:A
5、以下是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是(

①庐山
②明清皇陵
③云冈石窟
④清东陵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