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球的运动-地图上的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本节教材安排了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 3 部分内容,其中海洋与陆地分为海陆比例、海陆分布;七大洲分为: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大洲间的分界线;四大洋分为:洋、海、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的名称、分布等内容。
“海洋与陆地”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
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从地球卫星照片可以明显看出,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绝大多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标准要示学生能根据地图或地球仪描述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第一,海、陆所占的比例;第二。海洋与陆地的完整性;第三,从不同角度看,海洋和陆地相对集中在什么部位。教材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和“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呈蔚蓝色”两个案例简洁地说明了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教材得用“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和“东西半球海陆分布”两幅地图,形象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七大洲”对应的课程标准“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教材首先用正文简单介绍了陆地的相关概念:大陆、岛屿、大洲,引出七大洲。教材安排了“七大洲面积比较”引导学生识别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直观地引导学生注意七大洲面积大小次序。图中七大洲的轮廓形态明显,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各洲的轮廓基本特征。
教材通过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引导学生能够说出七大洲的分布特点。以及各半球上主要的大洲,重要纬线穿过的大洲。教材通过“亚非欧三洲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七大洲分界线的学习。“四大洋”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世界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教材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将海洋划分为四大洋。教材通过四大洋面积比较,引导学生识别四大洋。图中轮廓、面积数据是用来说明四大洋的基本形态和大小,直观地引导学生了解四大洋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大小次序。教材最后设计了“学会绘制海陆轮廓图”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操作过程中学习的快乐。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缘故,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能自己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海陆分布是地理环境形成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地理信息过于庞大、复杂、综合性强,有些内容距其生活较远,学生直接感受的渠道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是在读图、析图等方面加以指导,让学生通过“看、画、剪、拼”地图加强对地图的感性认识,体现地理的教学特色;二是需要特别加强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板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便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
【课时目标】
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的面积大小,轮廓特点,了解七大洲的地理分布。
3. 运用地图掌握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4. 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
5. 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辨析并找出七大洲。
【教学重难点】
提供一幅未标注名称的世界海陆分布图,要求学生在图上标注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以此评价学生通过地图认识海陆分布空间位置的能力。
给出的情境任务,让学生运用海陆分布知识规划路线,并简要说明经过大洋的主要特点,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看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读图,分析卫星图片或各种地图上的颜色思考、看地图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过渡,对新旧知识承上启下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授新 1. 海陆分布 2. 概念 3. 六大大陆 4. 七大洲 1.出示海陆分布图。 2.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引导学生得出南北半球分界线和东西半球分界线。引导学生分析 4 个半球海陆面积大小比较得出都是海洋面积大;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陆地面积北半球、东半球大。 3.介绍大陆、半岛、岛屿、群岛的概念. 概念世界最大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
4.补充世界六大大陆。 5.引导学生认识七大洲 轮廓图和识记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列顺序。 6.引导学生掌握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图。 7.引导学生读图掌握大洲分界线。 8.引导学生做游戏,掌握大洲轮廓及洲界。 1.看图分析得出海 陆分布总特点。 2. 学生读图得出南北半球分界线和东西半球分界线。学生读图分析 4 个半球海陆面积大小比较得出都是海洋面积大;学生分析得出陆地面积北半球、东半球大。 3. 理解大陆、半岛、岛屿、群岛的概念. 4. 了解世界六大大陆。 5. 认识七大洲轮廓图和识记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列顺序。 6.学生掌握七大洲 的位置分布图 7.学生读图掌握大 洲分界线。 8.学生完成游戏,掌握大洲轮廓及洲界。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理解概念。 4.补充知识。 5.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培养形象思维。 6.培养学生空间思维。 7.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 8.培养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
内容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