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第一课时
情 境 导 入
老舍曾经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的确,春天的西湖,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苏轼有诗为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的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那么冬天的济南又美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学习目标
1.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积累字词。
2.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的方法,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 习 目 标
文化文学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其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写作背景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材料补充
/ 老舍与济南 /
1930年春,老舍先生结束了客居异国的漂泊生活,自新加坡经上海回到北平。但他只在北平停留了短暂的时日,便于当年夏季应私立齐鲁大学的聘请,来到济南,赴该校文学院任教。
从1930年7月到1934年初秋,老舍在济南度过了4年的岁月,济南就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1934年8月老舍应聘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3年后他再次回到济南安家。可仅仅3个月之后日本侵略者兵临济南城下,为了抗战,老舍被迫离开济南,当时他曾暗下决心,“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丽更尊严”。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老舍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
材料补充
/ 济南 /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诞生并生活在济南一带。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基础知识
济南( ) 伦敦( )
镶( ) 水藻( )
贮蓄( ) 发髻( )
澄清( ) 着落( )
看护( )
jǐ
dūn
xiāng
zǎo
zhù
jì
chéng
zhuó
kān
基础知识
响 晴:
响 亮:
空 灵:
安 适:
澄 清:
奇 迹:
水墨画:
晴朗无云。
十分地明亮。
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安静而舒适。
文中指清澈明亮。
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初步感知
新 课 探 究
听朗读示范,思考:
(1)济南的冬天总体特点是什么?
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初步感知
(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
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地方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风貌。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做铺垫。
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
温晴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无重雾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
宝地
运用对比手法,将冬天济南的天气与冬天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相比,突出强调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进一步突出其天气“温晴”的特点。
与伦敦相比
小孔带着对“温晴”的向往,去冬天的济南旅游,却发现这里的天气却不似老舍先生笔下那般,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初步感知
温晴原因
【济南气候】
冬季的济南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4°C左右,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寒冷干燥。
【老舍经历】
25岁以前,老舍在北京生活。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身居异国6年,饱尝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想北平》一文中写道:“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第二年春天,写下了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本文是其中的节选。
初步感知
美丽表达
去这座有山有水的老城旅游,小孔拍了不少照片准备发朋友圈。打算选用句①作为朋友圈文案,好友却觉得改为句②更简洁 。小孔很纠结,同学们帮他判断一下,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①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真是个理想的境界。”
文章结构
课 堂 小 结
文章紧紧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热爱之情。
拓 展 延 伸
济南冬天美丽的山色、村景、水姿分别组成了一幅幅清隽的图画,作为济南市旅游资源开发办公室的负责人,请你根据老舍的文章,为景点取一个美丽的名字!
小组合作探究,在黑板上展示本组景点名。
诗化命名济南冬天的景点
拓 展 延 伸
优秀景点命名如:
翠柳拂水 空灵水晶 小村卧雪 山若摇篮
小山摇篮 柔雪夕照 薄暮映雪 雪霁晴峦
灵水渡萍
布 置 作 业
课后:借鉴课文的描写手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段文字。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
阴冷了一段时日的冬天,趁着这明媚的亮光,几乎家家户户皆争先恐后洗衣搓被单,翻晒被褥,阳光是有味道的,晚上躺在接受了紫外线曝晒的被窝里,郁香浓烈,连做的梦都是那般的甜。
示例:
清晨,一轮橘红色的旭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给笼罩在氤氲迷雾中的大地涂抹上了一层霞光。虽是冬天,浓重的白霜盖住了草丛、田垛、菜蔬、田间、原野,然而这丝丝缕缕黄灿灿的光亮,驱散了雾障霜凝的朦胧的早晨,尤如穴居久了的生灵凝聚的血液重又活跃起来了。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