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情 境 导 入
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看到阳光的色彩斑斓,听到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盲人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学习目标
学 习 目 标
1.学会默读,掌握用关键句梳理脉络、理解情感的阅读方法,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重点)
2.感悟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莎莉文老师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感受海伦·凯勒对老师的深情。(难点)
3.引导学生学习海伦·凯勒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文化文学
文化文学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考上了大学。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学习目标
写 作 背 景
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是想昭示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出生后19个月被重病夺去了视力和听力,最后嘴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海伦能够走出黑暗,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与她的老师莎莉文的教导也是分不开的。她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写下了此文。
基础知识
捡( ) 感慨( ) 搓捻( )
绽开( ) 争执( ) 惭愧( )
悔恨( ) 激荡( ) 奥秘( )
企盼( ) 截然不同( )
恍然大悟( ) 混为一谈( )
小心翼翼( ) 花团锦簇( )
jiǎn
kǎi
cuō niǎn
zhàn
zhí
cán
huǐ
jī
ào
qǐ
jié
huǎnɡ
hùn
yì
cù
基础知识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身体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初步感知
关注文章的标题,是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和角度。读完标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谁“再塑”谁的生命?
“再塑生命”是如何做到的?
初步感知
从本义上讲,“再塑生命”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使……获得生命”的意思。从本文内容来看,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莎莉文老师让“我”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给“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讲,莎莉文老师就是“再塑生命的人”。
初步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围绕标题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谁是“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老师
谁的生命要“再塑” ①
生命为什么要“再塑” “我”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中
如何“再塑生命” 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②
主要内容:③ 海伦·凯勒(“我”)
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富有爱心、耐心、智慧的莎莉文老师通过教“我”认识事物的名称、带“我”感受大自然、诠释爱的含义的过程,再塑了生活在黑暗无声世界中的“我”的生命,使“我”获得快乐、光明、希望和自由。
初步感知
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第一部分(第1~5段):写“我”与莎莉文老师的初次见面。
第二部分(第6~13段):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及产生的巨大影响。
精读课文
在认识莎莉文老师前后,海伦·凯勒发生了哪些截然不同的变化?
此前:愤怒、苦恼、疲倦不堪、迷茫无助,没有爱、没有温柔和同情,消极悲观。
此后: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自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变得喜悦、幸福、积极乐观。
精读课文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海伦·凯勒认识具体事物,怎样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的
第一次见面就把我抱在怀中。
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
让我触摸不同大小的洋娃娃,感受具体事务。
教我区分“水”“杯”
精读课文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在课文中圈画出具体语句。
语句:①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②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③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玩具娃娃的碎片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精读课文
④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
支点 内容 形象
给“我”以爱
①初次见面,通过握手和拥抱表达对“我”的关爱。②懂得儿童心理,给“我”布娃娃,使“我”对她产生亲切感。
富有爱心
面对发脾气、摔娃娃的“我”,她把玩具娃娃碎片扫到炉子边后,便领着“我”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散步,让“我”从坏心情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
富有耐心
精读课文
支点 内容 形象
启示真理
①从游戏入手,在“我”手上拼写“doll”,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兴趣,从而对拼写产生浓厚的兴趣。②在井房,一边让水在“我”的手上流过,一边在“我”另一只手上写“water”这个词,启发了“我”的思想。
富有慧心(讲究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精读课文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耐心,讲究教育方式,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教学循序渐进,是一个充满爱和智慧的好老师。
仅仅两个星期,海伦·凯勒就从粗暴变得温顺,由悲观消沉变得积极乐观,这源于莎莉文老师的爱心、耐心和充满智慧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精读课文
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找出表现海伦·凯勒心路历程的语句,并体味其中海伦的心理。
“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这里表现了海伦·凯勒对即将发生的事的期待心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这里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的世界的海伦·凯勒内心感到不安、恐惧。
精读课文
“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这里表现出海伦·凯勒经过努力后学会拼写单词“doll”时的自豪与激动。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玩具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这里表现了海伦·凯勒学习遇到障碍时的急躁和愤怒。
“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是“我”终于理解了“水”的意思,唤醒了认识世间万物的愿望后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凯勒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后的喜悦心情。
精读课文
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精读课文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毅力:海伦·凯勒没有对认识文字放弃。
灵感:海伦·凯勒通过水受到了启发。
求知欲:海伦·凯勒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
好老师:安妮·莎莉文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对象。
精读课文
本文突破了“以写老师为主”的惯例,既写老师,也写自己,而且写自己的篇幅比写老师的还多。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的种种感受,写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等,都是为了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写老师的可敬可爱。
精读课文
分析变化。回顾课文,想一想,莎莉文老师走进了海伦·凯勒的生活后,给海伦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变化的?
莎莉文老师开启了海伦·凯勒智慧和情感的大门,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阴霾,认识到了人间的温情及生命的存在,使她变得快乐、幸福,对未来充满希望。
课 堂 小 结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既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也是海伦·凯勒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学习其爱心,从海伦·凯勒身上学习其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
拓 展 延 伸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巴特尔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
——罗兰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赫尔巴特
拜伦(1788—1824)
英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坛的拿破仑”他天生跛足……
拓 展 延 伸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
美国政治家。
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拓 展 延 伸
布 置 作 业
课外搜集像海伦·凯勒这样身残志坚的人或事迹,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