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
2、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二、预习提纲:
1、《大宪章》签署后,英国逐步形成怎样的政治传统?
2、《权利请愿书》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3、《大抗议书》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怎样的政治新要求?
4、英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体制是怎样演变的?
5、“光荣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三、线索勾勒:
1、基本线索:
联系第一单元:在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和强大的过程中,欧洲的君主专制统治起过进步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障碍。
《大宪章》和有限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成长
2、知识拓展:
从方式、过程、结果等方面比较近代英国与中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历程。
3、延伸探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最终战胜专制,对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确立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
1、《大宪章》与《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异同?《大抗议书》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它们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什么传统?
2、如何理解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五、能力训练
1、英国自13世纪《大宪章》颁布后(
)
①英国逐渐确立起了一种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②国王的权力很大,超过议会
③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不得随意侵犯臣民的人身自由
④到16世纪都铎王朝时期,有限君主制的传统一直保存了下来
⑤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破坏了英国的政治传统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税收问题多次与国王展开斗争,斗争的实质是(
)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争取减税的斗争
D、希望获得统治权的斗争
3、斯图亚特王朝的政治统治与英国自13世纪以来的政治统治的不同之处是(
)
A、财政困难
B、阶级矛盾尖锐
C、厉行专制,不尊重英国的政治传统
D、多次解放议会
4、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的相同点有(
)
①财政困难
②曾经解散过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
③厉行专制
④与议会关系紧张
⑤失掉民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5、《大抗议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
A、废除各种封建特权,进行改革
B、推翻查理一世的统治
C、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国王,实行民主共和制
17世纪前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日益成熟。请回答6题。
6、《大抗议书》的出台实质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要求(
)
A、废除王权
B、废除封建特权
C、进行改革
D、掌握政权
7、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与(
)
A、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
B、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C、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
D、新兴贵族妥协的条件
8、克伦威尔与查理一世、詹姆斯一世统治的相同点是(
)
①解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
②代表封建主义
③实行独裁统治
④都被人民赶下历史的舞台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从新议会召开到“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近半个世界的艰难曲折。请回答9题。
9、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其中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阶级基础的是(
)
A、国王独断专行
B、农民的大量破产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成长
D、贵族和商人拥有雄厚实力
10、1660年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与革命前相比(
)
A、专制统治得到强化
B、执政统治者未发生变化
C、带有资本主义特征
D、议会制度被彻底废除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詹姨斯赴伦敦登基的途中,随行人员抓到一名小偷。按照英国的惯例,小偷应该经法庭审讯后判罪。但是詹姆斯直接下令对小偷处以绞刑。
詹姆斯一世统治期间,王室入不敷出,他要求提高税率,遭到议会拒绝。于是,詹姆斯一世几次解散议会。
材料二: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
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具体罪状,不得加以逮捕;
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不能被剥夺财产;
不可让士兵强占民房;
在和平时期不能用军事法对公民进行审判……
——《权利请愿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13世纪以来英国的政治传统。
(2)詹姆斯一世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3)《权利请愿书》提出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预期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成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的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关系较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
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中看出,1649年以来,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试结合材料分别分析其原因。
(2)由上述英国近代政体确立的过程,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答案:
重点难点
1、①相同点:以法律限制王权,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不能随意侵犯人身自由。
不同点:《大宪章》主要是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权利请愿书》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②一是从历史背景看,《大抗议书》是在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条件下通过的。二是从内容是看,《权利请愿书》还只是从一般的权利角度对国王加以限制,《大抗议书》则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提出议会的相关权力,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要求。三是从结果上看,《大抗议书》通过后,国王坚持不接受,并挑起了内战。
③《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
总之,《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是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前的三个重要法律文件。总的趋势是对王权限制的日益严重。
2、①13世纪《大宪章》颁布以后,英国确立起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但是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国王和议会的矛盾激化。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以限制王权。1641年议会通会了《大抗议书》,历数国王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废除各种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
②1642年内战爆发,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最高权力机关,经过反复较量,议会军终于战胜了王军。1648年底内战结束。1649年,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议会审判并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③克伦威尔为首的军官集团掌握了共和国的统治大权,宣布自己为“护国主”,成为军事独裁者,建立了“护国政体”。“护国政体”实际上是军事独裁统治。
④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流亡国外的查理二世进行谈判。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力图重建君主专制统治。面对不断扩张的王权,议会议员达成一致,在1688年发动政变,废黜了詹姆斯二世,邀请他的女儿玛丽及其夫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女王和国王,史称“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就此结束。英国资产阶级为争取民主和自由而行的斗争是多么曲折和复杂,这说明民主和自由不会由任何势力来恩赐,只能靠自己去通过斗争来争取,而斗争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能力训练
1—5:A、A、C、C、A
6—10:D、B、B、C、C
11、(1)自13世纪《大宪章》颁布以来,英国逐渐确立起一种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国王享有很大权力,却受到议会的限制。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也不得随意侵犯臣民的人身自由。
(2)詹姆斯违反英国的政治传统,推行专制统治。
(3)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意义是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国王若再实行专制,人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反对。预期的目的未达到。因为国王仍拥有政权,势力较大。
12、答案:(1)经历了共和政体、护国政体、君主专制复辟、君主立宪政体四个阶段。①共和政体建立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战胜国王,在人民群众推动下成立了共和国。②护国政体建立的原因,主要是共和制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传统和当时英国实行共和制的社会条件尚不具备(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不成熟)。③君主专制复辟是因为克伦威尔独裁导致其死后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巩固统治秩序。④最后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是斯图亚特复辟王朝专制统治引起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的不满,吸取“革命解决”和“复辟解决”的教训,进行了“光荣革命”。
(2)认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势力是艰难曲折的过程;政体的确定受国情、民族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制约。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和《权利请愿书》
《大抗议书》和内战爆发
克伦威尔和军事独裁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