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重点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重点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6:2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重点专项训练:课外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追忆历史的红色记忆。
一顶军帽
①红军长征路过村子时,村里的老人告诉阿柴,红军是给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于是,阿柴整天跟在战士们身后,看到红军战士头上缀着红五星的八角军帽,越看心里越痒痒。一天,阿柴找到指导员,说:“报告指导员,我要参加红军!”看他一脸倔强的神情,指导员同意了。
②部队走得急,军装来不及发。阿柴对指导员说:“那军帽呢?头上没有军帽,算什么红军呀!”指导员摸着他的头,说:“别急,以后一定发给你!”阿柴只能一边行军,一边惦记着那顶神气的军帽。
③就这样,他跟着部队进了雪山。巍峨壮丽的雪山寒气逼人,泛出刺眼的白光。宣传队“的战士们在队伍中穿梭着,每当走过阿柴身边,他们总是会说:。”听了宣传队战士的话,阿柴觉得翻过雪山并不困难。
④进入雪山后没多久,阿柴的鞋子就破得没法穿了。他的双脚很快被冰雪冻得麻木了,双腿也慢慢被冻僵。它们开始不听他的指挥,每一步都像灌了铅一样。扑通一声,阿柴倒在了地上。他想要站起来,但是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⑤指导员从后面赶过来,大口地喘着粗气,脸冻得发青,看不出一丝血色。他急切地把阿柴无法动弹的双腿焐(wù)在怀里。阿柴目光暗淡地说:“指导员,这路太难走了,我实在走不动了。”指导员没说话,在干粮袋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小块煮熟了的牛皮,用冻得发抖的手哆嗦着递给阿柴。阿柴没去接,他知道这是指导员舍不得吃节省下来的口粮。更何况指导员在战斗中受过伤,现在还没恢复呢!指导员硬把牛皮塞到阿柴手里,说:“快吃,一切行动听指挥。”阿柴颤抖着接过了牛皮。牛皮下肚,阿柴感到身体暖和了一些。指导员把阿柴扶起来说:“站起来!你可以的。”阿柴慢慢站了起来,但这时,他发现指导员的脚像是被冻在地上一样,迈不开半步。阿柴拼命帮指导员搓着双脚,又搬着指导员的脚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指导员终于缓过劲儿来,又能勉强迈开步子了。
⑥指导员拍拍阿柴的肩膀说:“我要跟你打个赌。我们来比一比谁先翻过雪山,你肯定比不过我!”阿柴说:“那可不一定,我行军速度可快了!”“要是你比我先翻过雪山,我的军帽送给你!”指导员认真地说。阿柴的眼睛亮了,二话不说,拄起木棍,迈开大步在齐膝深的大雪中走了起来。虽然又冷又饿,可一想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军帽,他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⑦指导员看着阿柴想,年轻人是希望,是未来,他们一定要到达胜利的终点。指导员叫住阿柴:“阿柴,我看你还不一定能赢得我这顶军帽呢。”阿柴不服气地说:“指导员,我一定比你快!”对军帽的渴望让阿柴全神贯注,尽管走得吃力,但每迈出一步都强而有力。
⑧指导员渐渐落在后面,他停下步子,再次叫住阿柴,庄重地把自己的军帽摘下,戴到阿柴头上,又正了正,端详了一会儿,满意地说:“阿柴,你赢了。”阿柴拒绝道:我可不需要你让我,我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来赢。”“哈哈,你已经赢啦!比赛到此结束,看你比我往前多走了一大段呢。”指导员拍着阿柴的肩膀:“快走吧,不要误了下山的时间。”
⑨阿荣虽觉得指导员说的话有点怪怪的,但掩不住戴上军帽的满心欢喜。他乐呵呵地摸了摸军帽说:“那,那我就戴着吧。”阿柴感觉自己是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了。
⑩过了一会儿,阿荣意识到指导员没有跟上来,他回头看去,发现指导员一动不动地坐在雪地里。他赶紧跑过去,喊着:“指导员!指导员!”谁知,指导员就这么突然倒了下去,脸上还留着刚才的笑容。
苍茫雪山,堆琼积玉,雄伟壮丽,刺眼的白光越发犀利。阿柴的眼神却越发坚定,特别是阿柴军帽上那颗红色五角星,在弥漫的风雪中显得尤为耀眼……
(选自《十四岁的长征》,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段落 第①自然段 第②③自然段 第④~⑦自然段 第⑧⑨自然段 第⑩ 自然段
主要内容     阿柴一边惦记军帽,一边跟着部队进入雪山         指导员牺牲后阿柴更加坚定地前进
2.联系上下文,将第③自然段中宣传队战士的语言补充在下面。
3.下列对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句“摸索了一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指导员的手冻得不停发抖,不方便拿取熟牛皮。
B.指导员在犹豫该不该把仅剩的熟牛皮给阿柴。
C.干粮袋里有各种食物,指导员要慢慢找出熟牛皮。
D.仅剩的熟牛皮很小,指导员用冻僵的手费劲地找。
4.第⑧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描写了指导员的言行。联系上下文,写出指导员这样做的原因。
5.文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都描写了雪山,对其作用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处描写表现出雪山的巍峨壮丽与辽阔。
B.第二处描写表现出雪山上堆琼积玉的美丽。
C.两处描写表现出雪山上的阳光格外的刺眼。
D.两处描写表现出雪山的美景掩盖了危险。
6.文章以“一顶军帽”为标题,对此标题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出现的“一顶军帽”,见证了阿柴翻越雪山的经历与他的精神成长。
B.指导员用“一顶军帽”不断地激励阿柴,使阿柴最终能够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C.“一顶军帽”是串联阿柴成长经历的线索,寄托了革命前辈对年轻战士的期望。
D.“一顶军帽”是红军战士头上缀着红五星的八角军帽,在苍茫雪地上显得最耀眼。
7.你认为阿柴是一位怎样的小战士?结合对人物的具体描写,进行多角度评价。
8.本文并没有交代阿柴是否翻过了雪山。你推测阿柴能翻过雪山吗?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推测与依据。
向塑料宣战
①随着化学工程师逐渐摸索出低成本的制造技术,塑料迅速遍布地球。仅短短半个世纪,全球塑料产量从每年200万吨激增至2016年的近(3)4亿吨。美国科学杂志《科学进展》估计,到2017 年7 月人类已至少生产了 83亿吨塑料。不幸的是,其中只有9%被回收,12%被焚烧,其余的都被丢弃在大自然中。
②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人类每年制造的垃圾中,有10%被倒进海洋。2015年刊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在2010年有480至1270万吨塑料倒进了海洋。
③每年 1270万吨是什么概念?在你从本文开头阅读到这句话的时间里,大约有30吨塑料垃圾入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重量可能在2050年超过鱼类。
④在大洋中心,洋流制造了广阔的垃圾带。令研究人员惊讶的不是垃圾带的面积之大,而是太小。所有垃圾带加在一起“仅仅"包含了几十万吨垃圾。人类倾倒入海的数百万吨塑料去哪儿了?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很可能在海洋生物的肚子里。塑料散发出的味道与藻类相似,令海洋生物误以为是美味佳肴,主动捕食。制造了大量塑料垃圾的人类,也因食用海产品而无法摆脱误食垃圾的命运。
⑤“摄取”塑料的途径不只有食物。2018年3月,美国科研人员检测了来自9个国家、11个知名品牌的250瓶瓶装水,其中93%含有塑料微粒。美国非营利性新闻机构OrbMedia委托研究机构对各国的自来水进行了150多次检测,结果在83%的自来水中检出了塑料微粒。
(选自《塑料之战》)
9.查字典。
“倾”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读音是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倾”的第4笔笔画名称是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歪、斜;②趋向;③倒塌;④用尽;⑤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为下列词语中的“倾”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一见倾心    大厦将倾    倾倒入海    倾尽全力   
10.联系全文,结合关键语句概括出人类“向塑料宣战”的理由。
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11.“摄取”的意思是   。为了了解人类“摄取”塑料的途径,应重点阅读第   和第   自然段,从而得知,人类会通过   和   “摄取”塑料。
12.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句中加点字“近”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13.目前,我国已经推行了塑料袋有偿使用的措施,可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你认为这政策有必要实施吗?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已有知识,表述自己的观点。
任务二:观赏园林建筑瑰宝。因为有了今天安定、美好的生活,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美景。让我们走近颐和园,一起去领略我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吧。阅读下面材料,完成5-8题。
【材料一】颐和园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东连廓如亭,西连南湖岛,长150多米,堪称中国皇家园林中最长的桥梁。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桥高7米,整座桥给人一种雄伟高大的感觉。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在这17个桥洞中,第9孔最大,然后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对称排列。水面未冻结时,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成纺锤形,十分美丽。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北京的卢沟桥还多上43只,观赏石狮的奇趣造型,别有一番趣味。
【材料二】每年在冬至前后,落日余晖会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古人在建桥时,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全部桥洞,呈现“金光穿洞”的自然奇观,这也是造园者的神来之笔。每年这个时候摄影爱好者都不惧严寒,早早守候在桥头抢占绝佳位置,把十七孔桥周边围得水泄不通。如此壮观景象,成为颐和园的一道风景。
【材料三】
颐和园开放时间 颐和园门票价格
旺季 (4月1日--10月31日) 6: 00 开园, 19: 00 停止入园, 20: 00 闭园。 淡季 (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6: 30开园,18: 00 停止入园, 19: 00 闭园 旺季:30元/张 淡季:20元/张
14.同学们要绘制地标,如果要给“颐和园”设立一块路牌,正确的拼写是哪一项 (  )
A.YIHEYUAN B.YIHE YUAN C.yiheyuan
15.如果去颐和园观赏“金光穿洞”的奇景,入园时间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
A.4月20日19点 B.12月21日6点 C.6月22日10点
16.国庆节去观赏“金光穿洞”奇景时,颐和园的门票价格是 (  )。
A.20元/张 B.30元/张 C.50元/张 D.40元/张
17.要了解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的奇景,要选择阅读材料   和材料   ,简要地说说选择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____
钻石,我们都知道它是天然矿物中硬度最高的物质。为此,有一段时间我就想,不知道是怎样特别的结构,使它如此坚硬和神奇。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查了一下钻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才知道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是宝石中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简单地说,钻石是在地球内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相反,其他材料都达不到这样的纯度。也正因为这样,钻石才有了其他物质所没有的硬度。
那么,接着就又有一个问题了,靠什么来切割打磨如此坚硬的物质呢?答案让我感到很意外,靠另一颗钻石。想想也对,如此坚硬的物质,也只有靠自己来打磨自己了。正如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钻石自己敲打自己,是为了更完美。也正因为这样,钻石才会拥有坚硬的外表和耀眼的光彩,也才会让世人喜爱。
其实,这正是钻石的品格。钻石的形成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它深埋于地下,经过多少年高温、高压慢慢变化,最后在某一时刻随火山熔岩喷涌而出,又被泥沙夹带,接受风吹雨淋的考验,又经过多少年,才可能有幸被识货的人发现,才有可能变成一块儿真正的钻石毛料,再经过慢慢加工、打磨,才能渐渐地显现出光彩华美的一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既有长久深埋的寂寞,又有无人赏识的孤独,更有最后加工过程中经受的种种痛苦和磨难。也正因为这一切,最终钻石才成为一颗真正的钻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做人也是一样的,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是我们许多人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别人经受磨炼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有了钻石一样的品格,能吃苦,不怕吃苦,靠自己打磨自己,只要能坚持下来,也许某一天你的光环会被更多的人发现,你也会被更多的人赏识。只是,我们现在的许多人,总是羡慕钻石的完美和价值,却不知道学习钻石的优秀品质。为此,我们每个人都该多一些钻石的品质。
18.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应是(  )
A.钻石的品格 B.天然矿物——钻石
C.钻石的硬度 D.神奇的钻石
19.钻石是一种怎样的物质?请用文中的话对它作一个适当的解释。
20. 钻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深埋于地下→   →随火山熔岩喷涌而出→   →被人发现→   。
21.“做人也是一样的”一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A.画龙点睛 B.总结全文 C.点明中心 D.承上启下
22.在钻石漫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历哪些艰难困苦?
2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与收获?
哨卡
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山峰顶端,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刚刚到任的将军将率领部属去这个防区内海拔最高的哨卡访问,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屋外,风嘶吼着,发出阵阵令人发怵的尖啸,还夹杂着雪花和小冰块击打门扉的啪啪声。将军起身,好几个人围了过来,劝他下次再去,将军没有答应。团长用几近请求的语气说:“首长,您上去太危险了……”团长是一个从军二十一年的老兵了,常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呈暗紫红色。“战士们成年累月在山上,他们更危险!”将军拍拍团长的肩,“走!”
四名战士驻守的哨卡在海拔五千余米的最高峰上,四周无一遮拦。狂风肆虐的时候,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上了哨卡。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将军逐一与他们握手,又到宿舍、伙房,查看了战士们的被装和伙食。一名战士正在哨位上执勤,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打量起哨兵,发现他又黑又瘦,显得有些憔悴甚至苍老。将军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个哨卡?”“不,前年调来的。”“这么说快三年了?”“还差三个月。”
将军的脸色变了,他转过身,严厉地盯着团长:“不是有规定吗?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团长欲言又止,盯了一眼哨兵,没吱声。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问道:“你就这么带兵的?让一个战士在这儿执勤这么长时间?嗯?!”团长没有正面回答将军的问话,而是轻声说:“这儿条件最艰苦,可总得有人来守……”“如果是你的亲人,你会这样?”团长还是没吱声。哨兵持枪站立,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团长瞄了哨兵一眼,哨兵把话咽了回去。
此时,一名随行人员悄声对将军说:“首长,他就是团长的亲弟弟……”将军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望了望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他立正,缓缓地抬起了手,向团长和他的弟弟敬礼。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众人都举起了手……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就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山峰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24.从将军的角度梳理故事情节,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5.选择恰当的语句(写序号),体会文章环境描写的作用。
怒号肆虐的狂风,   ;夹杂冰块的暴雪,   ;直插半空的山峰,   。
A.挡不住军人前进的脚步
B.冻不坏军人坚强的体魄
C.吹不倒军人挺拔的身姿
我体会到文章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26.你觉得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感受。
27.哪个情节让你觉得最意外?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8.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认识。
“舌尖上的浪费”
根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简称《报告》),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调研发现,中国餐饮业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
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城市游客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103克,高于当地居民每人每餐88克的食物浪费量。
大型餐馆的食物浪费量更大,因为这样的场合往往是朋友相见、商务聚会的场所,点餐、就餐往往更注重“面子”。这类聚会还伴有大量酒水消费,因而会减少对其他食物的食用,常常导致更为严重的食物浪费。据《报告》,大型餐馆商务聚会类型的平均浪费率高达38%。
校园也是浪费的“重灾区”。各种供餐方式中,以盒饭浪费最严重,浪费量高达每人每餐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三分之一学生的盒饭被倒掉了。
对于餐饮浪费,地方行政部门也曾做过相关调研:上海餐饮业每天产生泔水垃圾1100多吨、餐厨垃圾2000多吨,其中被浪费掉的食物至少占总量的一半;哈尔滨每月至少扔掉1.2万多吨食物;山西省烹饪协会调查显示,仅太原市餐饮行业日均浪费饭菜就高达500多吨,折合人民币200多万元;湖北省黄石市仅宴席剩菜率就达15%,一年可以倒掉2.1亿元饭菜……
“舌尖上的浪费”是当下的流行语,但“餐桌浪费”是一个老话题。不仅内地关注,香港《南华早报》也曾刊文《水稻科学家说,惩罚那些浪费粮食的人》,指出中国每年扔掉的粮食能够养活2亿多人,内地大学校园里2800万大学生每年扔掉的粮食足以养活1000万人。不仅国内关注,国外媒体也曾关注过我国的食物浪费问题,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都曾分别以《好生活带来的堆积如山的垃圾淹没了中国》和《中国式"剩宴"》为题,直言餐饮消费中的浪费问题。
要知道,这只是“城市餐饮”这一个环节中的浪费。其实在消费前的制作环节,很多浪费行为已经在厨房开始了。比如,不少烹饪食材其实只使用一部分;一些用于吊汤的食材大部分被丢弃;为了口感,极端挑剔地选用食材;为了卖相,很多食材只是入眼而非入口。
如果继续向前追溯,在食物进入市场流通之前,浪费已经出现。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存储、运输和加工等环节造成的损失就在350万吨以上。对此,《经济日报》曾报道,我国每年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产生的浪费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29.读完本文,看到“舌尖上的浪费”,你最大的感受是   。
30.下列说法是否符合短文内容,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短文第一段用具体数字说明我国城市餐饮浪费的严重性。   
②大型餐馆食物浪费大,只是因为伴有大量酒水消费的缘故。   
③餐桌浪费引起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国外媒体的关注。   
31.读短文第四部分,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短文第八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   的作用,抓住“这只是”“这一个”等关键词,再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除了“城市餐饮”这个环节之外,其实在   环节和   环节,浪费就已经出现。
32.读第二部分画横线的句子,先解释“重灾区”的意思,然后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说说学校也是浪费“重灾区”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阿柴参加了红军;指导员与阿柴互相帮助,指导员用赢得军帽奖励他前进;指导员给阿柴戴上军帽
2.阿柴,雪山并不可怕,我们会很快翻过去的
3.D
4.①指导员身体已经不支;②认为年轻人是希望;③用军帽激励阿柴走下去
5.D
6.C
7.阿柴是一位热爱红军、坚强、勇敢、信念坚定的小战士。
8.能翻越雪山。结合第①段中“阿柴的眼神却越发坚定,特别是阿柴军帽上那颗红色五角星,在弥漫的风雪中显得尤为耀眼”可知,指导员的寄托、激励让阿柴有了前进的动力,阿柴具备坚韧和毅力的品质,他身上有保卫家国的使命感,可能会激发他更大的力量和决心去克服困难,翻过雪山。
【答案】9.Q;qīnɡ;亻;8;竖提;②;③;⑤;④
10.塑料污染自然环境。;人类和海洋生物容易误食塑料垃圾。;塑料会造成水质污染。
11.吸收;④;⑤;食用海产品;饮用瓶装水
1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说明塑料产量增速快,是说明更准确更科学。不能删去。“近”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接近,如果删去,就变成了“2016年的产量是3.4亿吨,不符合实际。“近”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13.我认为“有偿使用塑料袋”这一政策有必要推行。有偿提供塑料袋,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从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保护生活环境。
【答案】14.B
15.B
16.B
17.一;二
【答案】18.A
19.钻石是在地球内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20.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慢慢变化;接受风吹雨淋的考验;加工、打磨
21.D
22.长久深埋的寂寞、无人赏识的孤独、最后加工过程中经受的种种痛苦和磨难。
23.我们应该像钻石一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这样才能臻于完美,实现自己的价值。
【答案】24.训斥团长;得知执勤战士是团长亲弟弟;行军礼致敬
25.C;B;A;突出哨卡环境恶劣,士兵执勤的艰辛,以及他们不怕艰辛、忠于职守的精神。
26.平易近人、关心下属、关爱士兵等。
27.执勤的士兵是团长的亲弟弟,好处是揭示悬念,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赞美了边关战士不畏艰险、忠于职守、保家卫国的崇高品质。
28.舍小家为大家、不畏好艰辛、忠于职守、回味无穷
【答案】29.触目惊心
30.正确;错误;正确
31.承上启下(过渡);消费前的制作;进入市场流通
32.“重灾区”的意思指浪费粮食特别严重的地方。学校被称为重灾区是因为学校里的浪费现象特别严重,特别是盒饭,三分之一的都被倒掉了。在我们生活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