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冷战”的形成 学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冷战”的形成 学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5 19: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冷战”的形成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重点难点:“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基础总结]
知识点一
遏制理论的提出
1、背景:战后初期,美国将苏联作为最主要的敌人。战后普遍的和平愿望使美国不可能采取战争的方式
2、提出
(1)时间:1946年初,乔治。凯南提出“
”。
(2)内容:认定美苏是敌手而不能是合作伙伴,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采用军事包围、

颠覆、局部武装干涉等来遏制苏联。
(3)影响:为美国准备对苏联实行的强硬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铁幕”演说
(1)时间:1946年3月,
在富尔顿发表演说。
(2)内容: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
(3)影响:是西方
的第一枪。
知识点二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杜鲁门主义
(1)背景:美国决定全面实行对苏“冷战”政策;“希土危机”和英国照会使美国获得了机会。
(2)提出:
①时间:1947年3月。
②内容: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在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宣布世界已经分为两个敌对的阵营,而美国必须帮助各国人民。
(3)评价: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2、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1)目的:针对杜鲁门主义。
(2)成员:苏联、波兰等九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
(3)任务:加强联系,交流信息,必要时协调行动。
(4)解散:1956年。
知识点三
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
1、马歇尔计划
(1)背景
①美国需要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支持,以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
②二战后,西欧经济凋蔽。
③美国战后出现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亟待扩大世界市场。
(2)提出: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
”,即“马歇尔计划”。
(3)内容:强调欧洲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需要美国援助。
(4)实施: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欧洲复兴法案,该法案准备向欧洲提供131.5亿美元的援助,同时规定,西欧的经济计划应受到美国监督,向美国开放市场。
(5)实质:援助并控制
,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6)作用:使西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实力增强;拉动了美国经济;强化了西欧对美国的依赖。2、经互会
(1)目的: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于1949年成立。
(2)组成:由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捷克斯洛伐克组成,后来阿尔巴尼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相继加入。
(3)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进行的一些不平等的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利益。
知识点四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背景
(1)美国在推行成歇尔计划的同时,策划建立一个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
(2)美国竭力分裂德国,与苏联对抗,柏林危机爆发。
2、北约
(1)成立: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2)性质: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
(3)影响: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军事包围圈。
3、华约
(1)目的:对抗北约。
(2)成立:1955年苏联与东欧7国政府首脑在华沙成立华约。
(3)影响: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和“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探究分析]
如何全面分析“冷战”的影响?
(参)1、美苏双方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状态,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他国内政,甚至不惜大兴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3、“冷战”也导致美苏在战后采取一系列破坏民主法制的行为,如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美国迫害进步人士。
4、“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方面也留下了阴影,“冷战”思维至今余毒未消。如美国CNN记者卡弗蒂发表辱华言论,美国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等。
5、“冷战”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地区冲突不断。
6、“冷战”期间,美苏大规模军备竞赛,使人们生活在核战争威胁下。
总之,“冷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巩固训练]
1、美国之所以挑起了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原因是( C )
①美国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其称霸计划的障碍 ②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③二战后美苏两国对外战略矛盾对立 ④苏联采取霸权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丘吉尔所说的“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是用来描绘( C )
A.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B.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
C.社会主义国家在欧洲的出现    
D.苏联等国成立情报局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对世界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C )
A.美苏加紧争夺世界霸权
B.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C.国际局势的紧张,导致世界的动荡不安
D.美苏关系出现和解迹象
4、
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 C )
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②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增强 ③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④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5.二战后,美苏之间出现冷战对峙的原因有(
A
)
①意识形态的分歧 ②美苏军事实力势均力敌 ③社会制度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 ④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
①使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②它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它起到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 ④目的是阻止革命,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点是( A )
A.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的大国集团
8.美国“冷战”政策的基本特征是

B)
A.强调合作,不搞对抗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C.以军事结盟方式稳定资本主义
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
9、阅读分析: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
1、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两种生活方式: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来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
2、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折”?
转折:美国外交政策从原来的孤立主义,转变为称霸世界的外交战略,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力量急剧膨胀,及战后美国面临的经济转型的问题
3、杜鲁门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何影响?
目的:宣告美国在全世界的扩张,目的把苏联势力遏制在其本土和东欧范围,不准苏联干涉其他地区的事务,干涉美国的扩张行动。
影响: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