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圆的对称性典型例题与跟踪训练-数学九年级上册苏科版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 )个
①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是圆;
②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③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④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A.1 B.2 C.3 D.4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都在格点上,过A,B,C三点作一圆弧,则圆心的坐标是( )
A. B. C. D.
3.在中,若,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不能确定
4.一块含角的直角三角板和一块量角器如图摆放(三角板顶点A与量角器0刻度处重合),量角器与三角板交于点D,经测量知,点E为中点,点F为弧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A.9 B. C. D.
5.如图,为的直径,弦,垂足为,,,则线段的长为( )
A.5 B.8 C. D.
6.如图,是的直径,,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7.如图,是的直径,是的弦,,垂足为.若,,则的长为( )
A.1 B.2 C.3 D.4
8.如图,在中,为直径,,点为弦的中点,点为上任意一点(点不与点重合),则的大小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如图,为直径,弦,垂足为点,则长为 .
10.如图,为,则弦所对的圆心角度数为 .
11.如图,是的弦,若的半径,圆心到弦的距离,则弦的长为 .
12.我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描绘了一种我国古代常用的水利灌溉工具——筒车,如图,筒车盛水桶的运行轨道是以轴心O为圆心的圆,已知圆心O在水面的上方,的半径长为5米,被水面截得的弦长为8米,点C是运行轨道的最低点,则点C到弦的距离为 .
13.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水面宽,某天下雨后,水面宽度变为,则此时排水管水面上升了 .
14.如图,的半径为2,弦,,则的长为 .
15.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要测一个如图所示的残缺圆形工件的半径,小明的解决方案是:在工件圆弧上任取两点,连接,作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测出,则圆形工件的半径为 .
16.如图,是的弦,是上一动点,连接,,若的半径为5,,则点到距离的最大值为 ,面积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
17.如图,已知 的半径为,,垂足为点,且,求 的长.
18.如图,已知直径为8,是的弦,,垂足为M,,求的长.
19.如图,是的弦,C是的中点.
(1)连接,求证:垂直平分;
(2)若,,求的半径.
20.如图,,交于点C,D,是半径,且于点F.
(1)求证:;
(2)若,,求的半径.
21.如图,在中,,于点,于点.求证:.
22.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了“筒车”(见图1,一种水利灌溉工具)的工作原理.如图2,筒车盛水桶的运行轨道是以轴心O为圆心的圆.已知圆心O在水面上方,且被水面截得弦长为8米,半径长为6米,若点C为运行轨道的最低点,则点C到弦所在直线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C C B C B C
1.A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相关定义,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根据圆相关定义,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逐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是圆,故①正确;
②同圆或等圆中,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故②错误,
③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故③错误;
④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是①,只有一个,
故选:A.
2.A
【分析】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垂径定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垂径定理,即“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可以作弦和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
【详解】解: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
可以作弦和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
如图所示,圆心的坐标是,
故选:A.
3.C
【分析】本题考查弧,弦,角之间的关系,根据等弧对等角,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取的中点,连接,则:,
∴,
∵,
∴,
∴,
∴;
故选C.
4.C
【分析】本题考查点到圆上的最值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垂径定理,设量角器刻度处为点G,为半圆的直径,设的中点为O,则点O为圆心,连接,证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当点O,E,F在一条直线上时,取得最小值,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量角器刻度处为点G,如图,
则为半圆的直径,设的中点为O,则点O为圆心,连接,
∵点E为中点,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点F为弧上一动点,
∴当点O,E,F在一条直线上时,取得最小值.
∴的最小值为.
故选:C.
5.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先连接,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从而求出,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由垂径定理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解:连接,
∵,
∴,
∵是的直径,
∴,
∵,
∴,
∵,
∴,
∴,
∴.
故选:B
6.C
【分析】本题考查了弧与圆心角的关系,根据,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
∴,
故选:C.
7.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先根据垂径定理得出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是的直径,且,
.
在中,
,
.
故选:B.
8.C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连接,先求出,,设,则,,然后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得和的值,然后即可解答.
【详解】解:连接,如下图,
∵,,
∴,
∴,
∴,
∵点为弦的中点,
∴,
∴,
设,则,,
∵,,
∴,
∵,
∴,
∴,
又∵,
∴,即可能是.
故选:C.
9.10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垂径定理得到,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即可解答.
【详解】解:连接,
∵为直径,弦,
∴,
∴在中,,
∴的半径为5,
∴.
故答案为:10.
10.
【分析】本题考查了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连接,由为可得,据此即可求解,掌握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连接,
∵为,
∴,
∴弦所对的圆心角度数为,
故答案为:.
11.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由可得,,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求解,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
∴,
∴,
故答案为:.
12.2米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连接、,交于点,由垂径定理得(米,再由勾股定理得(米,然后求出的长即可.
【详解】解:如图,连接、,交于点,
由题意得:米,,
(米,,
(米,
米,
故答案为:2米.
13.10或70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垂径定理,易错点是分类讨论水面在直径是下方和上方.
根据半径为,则直径为;又根据水面宽度为,则有两种情况,水面在水面平行的直径下方,过点作于点;水面在水面平行的直径上方,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根据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详解】连接
∵
∴圆的直径为
∴水面在水面平行的直径下方
∴过点作于点
∴且与交于点
∵,
∴,
∴在直角三角形中,
∴
∴;
在直角三角形中,
∴
∴
∴上升的距离为
水面在水面平行的直径上方,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
同理可得,上升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10或70.
14./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首先过点O作于点D,由垂径定理,即可求得,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可求得的长,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的长.
【详解】过点O作于点D,
∵,
∴,,
∴,
∵的半径为,即,
∴在中,,
在中,
故答案为:.
15.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连接,设圆的半径为,在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圆心在所在直线上,连接,设圆的半径为,则:,,
在中,,
∴,
解得:;
∴圆形工件的半径为.
故答案为:
16. 8 32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延长交于点,连接,,,就是点到的最大距离,的面积就是的最大面积,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解图,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延长交于点,连接,,,
∴,
∴在中,,
∴,
∴点到距离的最大值为8,
∴面积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8,32.
17.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过点分别作,,垂足分别为点,,连接 ,,根据垂径定理可求出,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同理可得,可证明四边形为正方形,得到,最后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过点分别作,,垂足分别为点,,连接 ,.
,
,
在 中,,
同理可得,
,
易得四边形为正方形,
,
.
18.的长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连接,先求出的长,再由垂径定理得出,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长,进而可得出的长.
【详解】解:如图,连接,
∵的直径,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即的长为.
19.(1)见解析
(2)5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辅助线的作法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
(1)由题意,有,运用垂径定理即可解得答案;
(2)由(1)知,垂直平分,交点为,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设的半径为,则,,在中运用勾股定理解出答案.
【详解】(1)证明:如图,
∵C是的中点,
∴,
∴,
∵,
∴垂直平分.
(2)解:由(1)知,垂直平分,交点为,
∵,,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设的半径为,
则,,
在中,
,即,
解得:.
20.(1)证明见解析
(2)5
【分析】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
(1)由垂径定理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结论;
(2)连接,结合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为的弦,
,
,,
,
,
;
(2)如图,连接,
,为的弦,
,,
∴
设的半径是,
∴,
解得,
的半径是5.
21.证明见详解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圆中弦与圆心角的关系,证明出全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先证明,继而得到,再根据同圆中圆心角相等则所对的弦相等求证即可.
【详解】证明:∵,,
∴和中,
,
∴,
∴,
∴.
22.米
【分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连接,交于点D,再由勾股定理得,然后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连接,交于点D,如图,
即,
∵点C为运行轨道的最低点,,
∴,,
由勾股定理,得,
即,
∴,
故点C到弦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