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能力提升卷
一、单选题
1.如图为小明同学在探究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相关质量和体积的数据作出的m﹣V图像。由图像可知(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5m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D.潮州市区夏季平均气温约为-5℃
3.如图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其中质量最接近10g的是
A.一颗樱桃 B.一本物理书 C.一个鸡蛋 D.一个苹果
4.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之比为3∶8∶9,则密度比甲∶乙∶丙是( )
A.9∶3∶1 B.3∶4∶3 C.3∶2∶1 D.9∶8∶3
5.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d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6.对于密度的定义式,小明对它提出了多种理解:①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②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③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④对于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实心物体,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关系的图像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如图所示,是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夺得两金一银的谷爱凌和她参加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她比赛时滑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0m/s
B.比赛当天的平均气温低于0℃
C.赛场周边雪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D.她戴护目镜是为了防止雪面发生折射刺伤眼睛
9.疫情防控期间,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乡村,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医疗队临时制作了一个简易冷藏箱(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冷藏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包装盒要用导热效果较好的材料制作
B.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小、硬度较大的材料制作
C.相比较而言,使用盐冰水制作的“冰块”比清水制作的冰块冷藏效果好
D.药品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
10.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煤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冰 0.9×103
水 1.0×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二、填空题
11.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质量 ,密度 ,体积变大所导致的。(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一个泡腾片放入悬浮的水球中,不一会儿水球中就出现一个个气泡(如图所示),使水球的体积不断增大,在水球增大到最大时,水球的质量将 (不计气体质量),密度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请给下列数据中补上合适的单位或完成单位换算。
(1) ;
(2)一个苹果的质量约 kg;
(3)一个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 。
14.如图甲所示。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液体和烧杯总质量,当向右盘加入5g的最小砝码后,发现分度盘上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正确操作的是: 。
15.如图甲是微波炉中加热时常用的玻璃碗,小明同学学完初中物理知识后很好奇玻璃碗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从实验室中找来了天平和已知底面积为S的水槽,先将玻璃碗放在天平上,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玻璃碗的质量m= g.接着将玻璃碗放在水槽中,不过由于疏忽将玻璃碗倒扣在了水槽中正好静止在水面上,小明发现碗内外液面并不相平(碗内液面高),
若碗内气压为p1,大气压强为p0,则p1 p0(填“>”、“=”或“<”),若不计碗浸入水中的体积,则图丙中阴影部分体积V= cm3.随后,小明又将碗全部浸没在水中,沉入水底后,发现与未将碗放入水中相比水面上升了h,则玻璃的密度为 (用字母表示)。
16.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若将甲切去 ,乙切去 ,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 .
17.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250mL”,用天平测得牛奶的质量是260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是 kg/m3.
18.太阳的质量是2.0×1030kg,合 t= g;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0×106mg,合 g= kg。
三、实验探究题
19.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调节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g。
(3)由此可以求出牛奶密度为 。
20.小明家的元谋青枣丰收了,他想知道青枣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操作。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天平调平后,小明将青枣放在天平左盘上,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则所测青枣的质量是 g。
(3)接着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丙所示,所用量筒的分度值为 。再用细线系住青枣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所示,青枣的体积为 cm3。
(4)根据所测数据可算出青枣的密度是 kg/m3。
(5)若小明在测量青枣体积的过程中,将青枣放入量筒时有少量水溅出量筒,则所测青枣的密度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2011年至今中国的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其中航空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钛合金、铝合金等,小翔购买了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铝合金想测一测它的密度,准备的器材有托盘天平、砝码、烧杯、滴管、量筒和一些水。
(1)由于航空产品特殊的工作环境,对航空材料提出了“轻质高强,高温耐蚀”的特殊要求,其中“轻质”指的是材料的 (选填“质量小”或“密度小”);
(2)测量前,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观察到指针偏向图甲所示位置,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3)测量时,在右盘中依次添加2个、1个和1个的砝码后,指针又偏至图甲所示位置,接下来正确操作应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砝码,换上砝码
C.取下砝码,调节游码 D.往右盘添加一个砝码
(4)完成步骤(3)后,小翔将游码移到图乙位置,天平平衡,该铝合金的质量为 g。再利用量筒测出铝合金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计算铝合金密度为 ;
(5)同组的小安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如图丁所示:
①用天平测出铝合金质量为;
②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③将铝合金缓慢放入烧杯中,用滴管吸出超过标记的水,再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水和铝合金的总质量为;
④铝合金的体积表达式 ,密度表达式 (用表示)
四、作图题
22.甲、乙、丙三个相同柱状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不同的水,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 铜> 铁> 铝)分别浸没在水中(水不溢出),此时水面等高,请在图中画出放实心球之前水面的大致位置。
23.如图 所示中,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酒精、盐水。在图中画出 它们的大致液面。(ρ酒精<ρ水<ρ盐水)
24.潜水爱好者总会为自己准备一套压缩空气瓶潜水设备。如图甲所示一名潜水爱好者潜水时的情景,随着他的呼吸时长增加,瓶内空气质量变小(最终略有剩余)。请在图乙中画出瓶内空气的密度ρ随呼吸时间t的变化关系大致图像(瓶内空气的初始密度为ρ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能力提升卷
一、单选题
1.如图为小明同学在探究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相关质量和体积的数据作出的m﹣V图像。由图像可知(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答案】D
【解析】【解答】A:如图所示,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乙物质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当相同体积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如图,当甲乙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当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两倍。
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5m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D.潮州市区夏季平均气温约为-5℃
【答案】C
3.如图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其中质量最接近10g的是
A.一颗樱桃 B.一本物理书 C.一个鸡蛋 D.一个苹果
【答案】A
【解析】【解答】一颗樱桃的质量大约10g,一本物理书的质量大约200g,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250g,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的认识判断。
4.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之比为3∶8∶9,则密度比甲∶乙∶丙是( )
A.9∶3∶1 B.3∶4∶3 C.3∶2∶1 D.9∶8∶3
【答案】A
5.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d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答案】D
6.对于密度的定义式,小明对它提出了多种理解:①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②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③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④对于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实心物体,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7.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关系的图像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解答】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同一物质密度,状态不变,密度一般不变,而铁块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AB不符合题意;
C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同一物质密度,状态不变,密度一般不变,所以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但因为铁块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则体积相同时,铁块的质量最大,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体积没有关系;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m-V图像中,斜率越大,密度越大。
8.如图所示,是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夺得两金一银的谷爱凌和她参加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她比赛时滑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0m/s
B.比赛当天的平均气温低于0℃
C.赛场周边雪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D.她戴护目镜是为了防止雪面发生折射刺伤眼睛
【答案】B
【解析】【解答】A.100m/s=360km/h,此速度为高速公路上汽车最大行驶速度的三倍,远高于谷爱凌滑行时的平均速度,A不符合题意;
B.雪的熔点为0℃,雪未熔化,且北京冬奥会在北京冬天举行,所以比赛当天的平均气温低于0℃,B符合题意;
C.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雪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不符合题意;
D.谷爱凌戴护目镜是为了防止雪面反射的光线刺伤眼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9.疫情防控期间,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乡村,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医疗队临时制作了一个简易冷藏箱(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冷藏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包装盒要用导热效果较好的材料制作
B.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小、硬度较大的材料制作
C.相比较而言,使用盐冰水制作的“冰块”比清水制作的冰块冷藏效果好
D.药品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
【答案】A
【解析】【解答】A.为防止外面的热量传递给冰箱内的药品,包装盒要用隔热效果较好的材料制作,A错误,符合题意;
B.为了轻便耐用,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小、硬度较大的材料制作,可以减小质量的同时,防止碰撞过程中的损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盐水的凝固点更低,使用盐水制作的冰块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更低,所以相比较而言,使用盐水制作的“冰块”比清水制作的冰块冷藏效果好,C正确,不不符合题意;
D.为了更好的隔热效果,防止外面的热量通过热传递把热量传给药品,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D正确,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为物体降温时,利用隔热材料更好;固体熔化时吸收热。
10.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煤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冰 0.9×103
水 1.0×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答案】D
二、填空题
11.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质量 ,密度 ,体积变大所导致的。(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不变;变小
12.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一个泡腾片放入悬浮的水球中,不一会儿水球中就出现一个个气泡(如图所示),使水球的体积不断增大,在水球增大到最大时,水球的质量将 (不计气体质量),密度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不变;变小
【解析】【解答】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水球中的气泡使水球的体积增大,并未改变水球所含物质的多少,因此水球的质量不变。由可知,水球的密度变小。
【分析】物体的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变大,密度减小。
13.请给下列数据中补上合适的单位或完成单位换算。
(1) ;
(2)一个苹果的质量约 kg;
(3)一个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 。
【答案】(1)20
(2)0.25
(3)cm
【解析】【解答】(1) 因为所以;
(2)因为 所以;
(3) 一个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 cm。
【分析】 单位换算时注意“先换后算”。
14.如图甲所示。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液体和烧杯总质量,当向右盘加入5g的最小砝码后,发现分度盘上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正确操作的是: 。
【答案】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甜品的左盘下沉,则此时物体质量略小于砝码的总质量。若取下最小的砝码,物体质量会大于其它砝码的总质量,故此时接下来的操作就是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分析】根据天平的调节方法分析解答。
15.如图甲是微波炉中加热时常用的玻璃碗,小明同学学完初中物理知识后很好奇玻璃碗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从实验室中找来了天平和已知底面积为S的水槽,先将玻璃碗放在天平上,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玻璃碗的质量m= g.接着将玻璃碗放在水槽中,不过由于疏忽将玻璃碗倒扣在了水槽中正好静止在水面上,小明发现碗内外液面并不相平(碗内液面高),
若碗内气压为p1,大气压强为p0,则p1 p0(填“>”、“=”或“<”),若不计碗浸入水中的体积,则图丙中阴影部分体积V= cm3.随后,小明又将碗全部浸没在水中,沉入水底后,发现与未将碗放入水中相比水面上升了h,则玻璃的密度为 (用字母表示)。
【答案】73;<;73;
【解析】【解答】
由图乙可知,玻璃碗的质量m=50g+20g+3g=73g ,因此本小题的第一空应该填:73 ;
由于碗内液面高于碗外液面,所以碗内气压小于外 界大气压,所以本小题第二空应该填:< ;
由于碗漂浮在水面上,F浮=G物=mg=0.073kg×10N/kg=0.73N ,由F浮=gV排可知, ,所以本小题的第三空应该填:73 ;
由于玻璃碗的体积 ,所以当将碗放入水中时,玻璃碗排开水的体积:V碗=V水=s器h
即:玻璃碗的密度: ,所以本小题第四空应该填: 。
【分析】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值;
由于碗内液面比碗外液面高,外界大气压等于碗内气压加高出碗外水面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因此碗内气压比碗外低;
当碗漂浮在水面时,有F浮=G物,求出碗所受的浮力,然后根据 F浮=gV排 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当碗放入水中时有: V排=S器Δh,最后利用可求出玻璃碗的密度。
16.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若将甲切去 ,乙切去 ,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 .
【答案】1:1;2:3
【解析】【解答】因为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所以甲与乙的质量相等,所以甲和乙的质量比为m甲:m乙=1:1 ,
又因为V甲:V乙=3:2,所以ρ甲:ρ乙=2:3;
【分析】左右判断放物体后天平平衡,左右盘中质量相等;根据质量和体积比值,计算密度的比值。
17.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250mL”,用天平测得牛奶的质量是260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是 kg/m3.
【答案】1.04;1.04×103
【解析】【解答】根据 得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或体积是无关的,所以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不变,仍为: .
【分析】(1)已知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 得到密度;(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18.太阳的质量是2.0×1030kg,合 t= g;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0×106mg,合 g= kg。
【答案】2.0×1027;2.0×1033;2.0×103;2
三、实验探究题
19.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调节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g。
(3)由此可以求出牛奶密度为 。
【答案】将右盘中最小砝码取出,并向右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72;1.1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密度的基本计算以及误差分析,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
(1)由图甲可知,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偏右,说明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偏大,所以应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示分度盘中央,使天平水平平衡。
(2)如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m=50g+20g+2g=72g
(3)图乙量筒的分度值为2mL(cm3),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40cm3。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m =116g-72g=44g
牛奶的密度
【分析】(1)在称量过程中,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的方法来使天平平衡;
(2)弄清量筒的分度值,根据液面对应的刻度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天平在读数时,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量筒中牛奶的质量等于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3)知道量筒中牛奶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牛奶的密度。
20.小明家的元谋青枣丰收了,他想知道青枣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操作。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天平调平后,小明将青枣放在天平左盘上,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则所测青枣的质量是 g。
(3)接着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丙所示,所用量筒的分度值为 。再用细线系住青枣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所示,青枣的体积为 cm3。
(4)根据所测数据可算出青枣的密度是 kg/m3。
(5)若小明在测量青枣体积的过程中,将青枣放入量筒时有少量水溅出量筒,则所测青枣的密度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水平;零刻度线;左;22.4;2mL;20;1.12×103;偏大
21.2011年至今中国的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其中航空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钛合金、铝合金等,小翔购买了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铝合金想测一测它的密度,准备的器材有托盘天平、砝码、烧杯、滴管、量筒和一些水。
(1)由于航空产品特殊的工作环境,对航空材料提出了“轻质高强,高温耐蚀”的特殊要求,其中“轻质”指的是材料的 (选填“质量小”或“密度小”);
(2)测量前,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观察到指针偏向图甲所示位置,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3)测量时,在右盘中依次添加2个、1个和1个的砝码后,指针又偏至图甲所示位置,接下来正确操作应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砝码,换上砝码
C.取下砝码,调节游码 D.往右盘添加一个砝码
(4)完成步骤(3)后,小翔将游码移到图乙位置,天平平衡,该铝合金的质量为 g。再利用量筒测出铝合金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计算铝合金密度为 ;
(5)同组的小安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如图丁所示:
①用天平测出铝合金质量为;
②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③将铝合金缓慢放入烧杯中,用滴管吸出超过标记的水,再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水和铝合金的总质量为;
④铝合金的体积表达式 ,密度表达式 (用表示)
【答案】密度小;左;C;50.6;;;
【解析】【解答】解:(1)“轻质”指的是材料的体积相同时,质量小,说明材料的密度小。
(2)由图甲得,测量前,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边,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3)测量时,在右盘中依次添加2个、1个和1个的砝码后,指针又偏至图甲所示位置,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边,说明添加的砝码的质量偏大,接下来正确操作应是取下最小砝码砝码,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完成步骤(3)后,小翔将游码移到图乙位置,天平平衡,该铝合金的质量为
由图丙得,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铝合金体积为
铝合金密度为
(5)依题意得,与铝合金体积相同的水的质量
由得,铝合金的体积
铝合金的密度为
【分析】 (1)航空材料“轻质”的特性指的是材料的密度小;
(2)若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
(4)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
铝合金体积等于铝合金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铝合金的密度可利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得出;
(5)求出铝合金的体积是测量密度的关键,铝合金的体积和铝合金浸没在盛烧杯排出水的体积相等,求出排出水的质量,知道水的密度,可以求出排出水的体积,即是铝合金的体积,知道铝合金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铝合金的密度。
四、作图题
22.甲、乙、丙三个相同柱状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不同的水,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 铜> 铁> 铝)分别浸没在水中(水不溢出),此时水面等高,请在图中画出放实心球之前水面的大致位置。
【答案】
【解析】【解答】由 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 铜> 铁> 铝),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即V铜【分析】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通过密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密度越大时,物体的体积越小,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23.如图 所示中,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酒精、盐水。在图中画出 它们的大致液面。(ρ酒精<ρ水<ρ盐水)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因为ρ盐水>ρ水>ρ酒精,且硫酸、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
由ρ= 得V= ,
则盐水、水和酒精的体积:V盐水又因为A. B. C三个相同的容器,即SA=SB=SC,
由V=Sh得,h= ,
则盐水、水和酒精三液体深度:h盐水【分析】当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
24.潜水爱好者总会为自己准备一套压缩空气瓶潜水设备。如图甲所示一名潜水爱好者潜水时的情景,随着他的呼吸时长增加,瓶内空气质量变小(最终略有剩余)。请在图乙中画出瓶内空气的密度ρ随呼吸时间t的变化关系大致图像(瓶内空气的初始密度为ρ0)。
【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