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拔高训练(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拔高训练(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18: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拔高训练-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解答题
1.小洋和小晨相比,谁走得快些?
2.修一条长为千米的水渠,工程队4天修了全长的,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3.小芳同学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不小心把被除数写成了原来的5倍,再除以6,结果是。请算出这道除法算式正确的被除数是多少?
4.小明的爸爸买了一筐苹果和一筐梨,一筐苹果重50千克,苹果质量的与梨的正好相等,这筐梨重多少千克?
5.一名打字员录入一份文件,20分钟后,还剩下这份文件的,这名打字员平均每分钟录入这份文件的几分之几?
6.红球比黄球少30个,如果红球与黄球各加上1个后,红球个数恰好是黄球个数的,那么红球、黄球原来各有多少个?
7.信辉小区有三个快递网点:申通快递、顺丰快递、韵达快递,申通快递网点的人数是顺丰快递的,韵达快递网点人数是顺丰快递的,申通快递网点有20人,韵达快递网点有多少人?
8.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第1小时行了全程的,第2小时行驶了90千米,这时离乙城还有全程的,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9.新时代小学六年级一班组建了三个社团,参加足球社团的人数是这个班的总人数的,参加乒乓球社团的人数是这个班的总人数的,参加跳绳社团的人数是参加乒乓球社团的(每个学生只参加一个社团)。
(1)用一条线段表示六年级一班的总人数,并在这条线段上分别表示出参加三个社团的人数。
(2)如果参加足球社团的学生有12人,那么参加跳绳社团的学生有多少人?
10.甲、乙两队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8天,乙队单独修12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修这条公路,几天可以完成?
11.某工厂中,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的,如果从乙车间调8人到甲车间,则甲车间与乙车间的人数比为4∶5,乙车间原有多少人?
12.学校为庆祝元旦,准备选拔人表演开场节目,老师准备用其中的组成合唱队,剩下的按组成舞蹈队和器乐队,现在这三个队分别有多少人?
13.学校计划绿化一块350平方米的空地,先划出总面积的种树,剩余的按3∶2的比例种花和草,种花和草的面积各是多少?
14.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共500平方米,学校准备用种西红柿,剩下的按3∶2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黄瓜和茄子的占地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15.服装厂生产一批校服,已经完成了总套数的。如果再生产900套,已经完成的与剩下的套数的比是5∶2。这批校服共有多少套?
16.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小长方形与大长方形的面积比是多少?
17.建筑物之间距离越远相互影响越小。为了保证住户的采光通风等需要,一般普通住宅小区中南北朝向的前后楼房,前楼高度与前后楼之间距离的比要达到1∶1.2,小明家所在的楼房与南面前楼的距离是40米,前楼共11层,每层按3米计算,两楼之间的距离是否达到了这个要求?
18.我国古代数学巨著《周髀算经》提到“勾三、股四、弦五”,其中的含义是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三条边的比满足3∶4∶5,则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1.一样快
【分析】要比较谁走得快,也就是比较他们的速度大小;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计算出小洋和小晨的速度,据此解答。
【详解】小洋平均每小时走:
(千米)
小晨平均每小时走:
(千米)
因为,所以小洋和小晨平均每小时走的路程是一样的,因此他们俩一样快。
答:小洋和小晨相比,走得一样快。
2.千米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据此用乘,求出全长的是多少千米,再根据平均分的意义,用全长的除以4即可解答。
【详解】(千米)
÷4
=×
=(千米)
答:平均每天修千米。
3.
【分析】先根据错误的计算求出错误的被除数,因为错误的被除数是原来的5倍,所以再除以5就能得到正确的被除数。
【详解】错误的被除数为:×6=,因为这个错误的被除数是原来被除数的5倍,所以正确的被除数为:÷5=×=
答:这道除法算式正确的被除数是。
4.45千克
【分析】已知一筐苹果重50千克,苹果质量的与梨的正好相等,则用苹果的质量乘求出梨的是多少,再用梨的除以即可求出梨的质量。
【详解】50×÷
=30÷
=30×
=45(千克)
答:这筐梨重45千克。
5.
【分析】一名打字员录入一份文件,20分钟后,还剩下这份文件的,则20分钟打了这份文件的,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求出这名打字员平均每分钟录入这份文件的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平均每分钟录入这份文件的:
答:这名打字员平均每分钟录入这份文件的。
6.14个;44个
【分析】红球与黄球各加上1个后,红球还是比黄球少30个,又知红球个数恰好是黄球个数的,把黄球个数看作单位“1”,则红球比黄球少,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红球比黄球少的个数除以其对应的分率,即可得黄球后来的个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后来的红球,再分别减1,即可得解。
【详解】
(个)
(个)
红球:15-1=14(个)
黄球:45-1=44(个)
答:红球原来有14个,黄球原来有44个。
7.12人
【分析】已知申通快递网点有20人,是顺丰快递的,把顺丰快递的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申通快递网点的人数除以,求出顺丰快递的人数;
已知韵达快递网点人数是顺丰快递的,把顺丰快递的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顺丰快递的人数乘,求出韵达快递网点的人数。
【详解】20÷×
=20××
=30×
=12(人)
答:韵达快递网点有12人。
8.300千米
【分析】把甲城到乙城的总路程看作单位“1”, 第1小时行了全程的,又行驶了90千米后,离乙城还有全程的,用1减去减去,即可求出第2小时行驶的路程占全程的分率,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出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据此解答。
【详解】
(千米)
答: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是300千米。
9.(1)见详解
(2)12人
【分析】(1)把;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画一条线段,表示六年级一班总人数,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表示参加足球社团占总人数的分率,2份表示参加乒乓球社团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1份表示参加跳绳社团占总人数的分率即可;
(2)把六年级一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参加足球社团人数占总人数的,对应的是12人,求单位“1”,用12÷,求出六年级一班总人数,再用六年级一班总人数×参加跳绳社团占总人数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如图:
(2)12÷×
=12×4×
=48×
=12(人)
答:参加跳绳社团的学生有12人。
10.4.8天
【分析】把总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表示出甲、乙队的工作效率,运用关系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解答。
【详解】1÷(+)
=1÷(+)
=1÷
=1×
=4.8(天)
答:4.8天可以完成。
11.108人
【分析】由题意可知,乙车间原来的人数看作3份,甲车间原来的人数就有2份,总人数是份,则原来乙车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又可把后来乙车间的人数看做5份,后来甲车间的人数就是4份,总人数是9份,乙车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调走的8人除以其对应的分率,即可得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即可得解。
【详解】原来乙车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后来乙车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总人数:8÷()
=8÷
=8×
=180(人)
180×=108(人)
答:乙车间原有108人。
12.合唱队人数为人,舞蹈队人数为人,器乐队的人数为人。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可知合唱队人数为()人,舞蹈队和器乐队的人数为()人,再根据剩下的按组成舞蹈队和器乐队,可知剩下的人数按照分配共分配了份,先求出一份的人数,再乘相应分数,分别求出各个表演队伍的人数。
【详解】合唱队:(人)
舞蹈队和器乐队共有:(人)
舞蹈队和器乐队按组成,总共分成(份)
舞蹈队:(人)
器乐队:(人)
答:合唱队人数为人,舞蹈队人数为人,器乐队的人数为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分数的乘法,比例关系,审清题意找准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120平方米;80平方米
【分析】种花和草的面积是总面积的,先用乘法求出种花和草的面积。再根据比例可知,种花和草的面积分别占前面求出的面积的、,据此解答。
【详解】

=200(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答:种花的面积是120平方米,种草的面积是80平方米。
14.180平方米;120平方米
【分析】将劳动实践基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劳动实践基地的面积-劳动实践基地的面积×西红柿对应分率=种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种黄瓜和茄子的面积÷总份数=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黄瓜和茄子的对应份数,即可求出黄瓜和茄子的占地面积。
【详解】
(平方米)
300÷(3+2)
=300÷5
=60(平方米)
黄瓜:60×3=180(平方米)
茄子:60×2=120(平方米)
答:黄瓜和茄子的占地面积分别是180平方米、120平方米。
15.4200套
【分析】把整批校服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原来已完成总数的,后来又生产900套,此时已完成与未完成的套数比是5∶2,则已完成的占整批校服的。根据已知数量占整体的分率,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
(套)
答:这批校服共有4200套。
16.4∶9
【分析】将重叠部分的面积看成单位“1”,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可以知道大长方形的面积有6份阴影部分的面积;由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可以知道小长方形的面积有份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长方形面积∶大长方形面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则将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3,再除以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得出最简整数比。
【详解】大长方形面积×=小长方形面积×=1
小长方形面积∶大长方形面积=
答:小长方形与大长方形的面积比是4∶9。
17.达到了
【分析】前楼高度与前后楼之间距离的比要达到1∶1.2,也就是说前后楼之间距离要达到前楼高度的1.2倍,用前楼的层数乘每层的高度,得出前楼的总高度,再乘1.2,最后与小明家所在的楼房与南面前楼的距离比较即可。
【详解】11×3×1.2
=33×1.2
=39.6(米)
39.6<40
答:两楼之间的距离达到了这个要求。
18.54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将三角形的周长36厘米除以(3+4+5),求出一份边的长度,从而利用乘法求出其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列式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36÷(3+4+5)
=36÷12
=3(厘米)
3×3=9(厘米)
4×3=12(厘米)
9×12÷2
=108÷2
=54(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