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第1节 热量 比热容 课后巩固练习卷
一、单选题
1.两个质量相同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因为质量相同,升高温度一定相同
D.因为吸热相同,升高温度一定相同
2.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得到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那么它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
A.1:2 B.2:1 C.1:4 D.4:1
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大小
4.夏天,很多市民在江滩游玩,烈日下江边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是江水却是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
A.水吸收的热量 B.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比热容大 D.沙子的熔点高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水 冰
酒精 铝
水银 铜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酒精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质量相等的铜和铝,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多
D.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6. 小明将一杯温度为36℃的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后,水变为-18℃的冰块。现将这杯水的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36℃的水变为18℃的水,放出热量;②18℃的水变为0℃的冰,放出热量;③0℃的冰变为-18℃的冰,放出热量。
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全过程质量不变,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7.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 (J/(kg·℃)-1)
水 4.2×103
煤油 2.1×103
砂石 约0.92×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8.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9.把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铁球(C铝>C铁)放在沸水中煮足够长的时间后,分别放入两杯温度质量都相同的水中,(杯子完全相同)达到平衡后( )
A.放铝球的杯中水温高 B.放铁球的杯中水温高
C.两杯水温相同 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3kg和4kg的纯净水,并用不同加热器同时对其加热,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分别得到图丙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A和B(不计热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杯中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1.2×105J
B.加热时间相同,甲、乙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
C.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3∶4
D.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从20℃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是3∶4
二、填空题
11.小红在一个炎热夏日的中午去潇湘河边玩耍,他发现沙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 (填“大”或“小”)。
12.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列出的是2022年11月3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 城市,你的依据是 ;夏天的夜晚,沿海城市的风多是 (填“从海面吹向陆地”或“从陆地吹向海面”)。
13.环境就是民生,贵阳市实施碧水保护工程,就是要保护好水资源,水对生态环境、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 ,请你对保护生态环境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
14.太阳能供暖蓄热系统由集热、蓄热和供暖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工作过程如图所示。为便于计算,工作过程和相关数值均做了简化处理,如下表所示。不计集热板到蓄水箱之间的管道、热交换器的热损失。若一天光照时长为10h,集热板的光热转化效率为60%,集热板中的水获得的内能一方面通过蓄水箱对用户全天持续供暖,另一方面使得蓄水箱内水的温度最终升高了1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水的密度为。则该蓄水箱的容积至少是 ;假设用户采用地暖供热,根据地暖供热标准,用户的进水温度不低于40℃,若这一天持续供暖结束后,蓄水箱水温为48℃,接下来为连续阴雨天气,通过计算,蓄水箱储存的内能 (选填“能”或“不能”)为用户按标准持续供暖3天。
集热板每小时、每平方米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集热板面积 蓄水箱全天持续供暖输出能量(含用户得到的内能、蓄水箱和供暖管道的热损失)
J J
15.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为 。
16.如图1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则
(1)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0至2min,甲中水吸收的热量 乙中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你的判断依据是 。
17.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其温度变化越 ;与海边相比,沙漠的昼夜温差更 ,是因为沙的比热容比海水更 。
18.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较大,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了10℃,然后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水温又上升了6℃,则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不计热损失) ℃。
三、作图题
19.请在图中定性画出水的比热容与其质量的关系图象。
20.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甲的比热容比乙小,图中已经画出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请在图上画出加热相同时间。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21.给某冰块加热,使其温度升高,1min后冰开始熔化,3min后冰完全熔化成水,继续加热到第5min后停止加热,请在图中完成冰的熔化及水加热图像[已知冰的比热容c冰=2.1×103J/(kg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
四、实验探究题
2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由此说明水的吸热能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2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李明和张红选用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张红所用水的质量为200g,结合图像推算,他实验时0~4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3)分析图像可知,李明和张红实验所用水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24.小明同学取a、b两种粉末各50g,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物质是晶体,第6min时a物质为 态,a物质第9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的内能;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若a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1.0×103J/(kg·℃),则该物质熔化后,液态时的比热容为 J/(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第1节 热量 比热容 课后巩固练习卷
一、单选题
1.两个质量相同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因为质量相同,升高温度一定相同
D.因为吸热相同,升高温度一定相同
【答案】A
2.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得到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那么它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
A.1:2 B.2:1 C.1:4 D.4:1
【答案】C
【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吸收热量之比为1:2,温度升高之比为2:1,根据Q=cm△t计算可知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加热器相同,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结合水的比热容求解水吸收的热量,此热量也为另一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根据另外一种液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求解液体的比热容即可。
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大小
【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
故答案为:B.
【分析】甲乙两种液体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末温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
4.夏天,很多市民在江滩游玩,烈日下江边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是江水却是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
A.水吸收的热量 B.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比热容大 D.沙子的熔点高
【答案】B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水 冰
酒精 铝
水银 铜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酒精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质量相等的铜和铝,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多
D.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答案】C
【解析】【解答】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
B、水和酒精放出相等热量,酒精的温度降低得较多,故B错误。
C、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要多一些,故C正确。
D、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
(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释放相同的热量后,水降温较低。
(3)比热容越大,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较多。
(4)比热容表示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6. 小明将一杯温度为36℃的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后,水变为-18℃的冰块。现将这杯水的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36℃的水变为18℃的水,放出热量;②18℃的水变为0℃的冰,放出热量;③0℃的冰变为-18℃的冰,放出热量。
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全过程质量不变,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在①③过程中,冰和水的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又,根据可得;在①②过程中,水降低温度相同,质量相同,放出的热量相等,但在过程②中,0℃水凝固变成0℃冰,持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内能减小,继续放热,所以。由此可知,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根据公式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比热容大的,放出的热量多;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放出热量相同,但水凝固成冰,要持续放热,所以放出的热量更大。
7.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 (J/(kg·℃)-1)
水 4.2×103
煤油 2.1×103
砂石 约0.92×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答案】D
【解析】【解答】A.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物理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所以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A不符合题意;
B.根据 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由于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则沙石的温度降低得较多,B不符合题意;
C.水的比热容表示的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C不符合题意;
D.根据 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由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则沙石的温度升高得较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热能力,是物体的特性;质量相同、吸收相等热量,比热容越小,温度升高得较多。
8.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若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则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c甲:c乙=2:1,t甲:t乙=1:1,Q甲:Q乙=4:3,
根据Q=cm△t得到:;
;
解得:。
故选C。
【分析】根据公式Q=cm△t分析计算即可。
9.把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铁球(C铝>C铁)放在沸水中煮足够长的时间后,分别放入两杯温度质量都相同的水中,(杯子完全相同)达到平衡后( )
A.放铝球的杯中水温高 B.放铁球的杯中水温高
C.两杯水温相同 D.无法判断
【答案】A
10.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3kg和4kg的纯净水,并用不同加热器同时对其加热,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分别得到图丙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A和B(不计热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杯中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1.2×105J
B.加热时间相同,甲、乙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
C.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3∶4
D.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从20℃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是3∶4
【答案】B
二、填空题
11.小红在一个炎热夏日的中午去潇湘河边玩耍,他发现沙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 (填“大”或“小”)。
【答案】大
【解析】【解答】河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河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的温度变化大,所以沙子温度高,河水温度低,故可以感觉到沙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凉的。
【分析】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的低。
12.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列出的是2022年11月3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 城市,你的依据是 ;夏天的夜晚,沿海城市的风多是 (填“从海面吹向陆地”或“从陆地吹向海面”)。
【答案】沿海;水的比热容大,昼夜温差小;从陆地吹向海面
13.环境就是民生,贵阳市实施碧水保护工程,就是要保护好水资源,水对生态环境、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 ,请你对保护生态环境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
【答案】比热容;不乱丢废电池
【解析】【解答】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土壤、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降低的温度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气温;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议:不乱扔垃圾;不焚烧植物秸秆;不乱丢废电池;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不污染水源等等。
【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14.太阳能供暖蓄热系统由集热、蓄热和供暖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工作过程如图所示。为便于计算,工作过程和相关数值均做了简化处理,如下表所示。不计集热板到蓄水箱之间的管道、热交换器的热损失。若一天光照时长为10h,集热板的光热转化效率为60%,集热板中的水获得的内能一方面通过蓄水箱对用户全天持续供暖,另一方面使得蓄水箱内水的温度最终升高了1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水的密度为。则该蓄水箱的容积至少是 ;假设用户采用地暖供热,根据地暖供热标准,用户的进水温度不低于40℃,若这一天持续供暖结束后,蓄水箱水温为48℃,接下来为连续阴雨天气,通过计算,蓄水箱储存的内能 (选填“能”或“不能”)为用户按标准持续供暖3天。
集热板每小时、每平方米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集热板面积 蓄水箱全天持续供暖输出能量(含用户得到的内能、蓄水箱和供暖管道的热损失)
J J
【答案】;不能
【解析】【解答】集热板每小时、每平方米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J,集热板的光热转化效率为60%,集热板中的水获得的内能
蓄水吸收的热量
水的质量为
水箱容积为
水箱中水降低温度可以放出的热量,为
可以供暖的天数
不能满足3天的要求
【分析】(1)根据计算集热板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根据计算蓄水吸收的热量,根据计算水的质量,根据计算水箱的容积。
(2)根据计算水箱水放出的热量,最后再计算可以供暖的天数。
15.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为 。
【答案】1∶6
16.如图1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则
(1)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0至2min,甲中水吸收的热量 乙中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你的判断依据是 。
【答案】(1)37
(2)大于;根据,,,,0至2min内,甲的升温比乙的升温更多,故
【解析】【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7℃。
【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读出示数;
(2)根据图2确定0~2min内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大小,再根据Q=cm△t比较水吸收热量多少。
17.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其温度变化越 ;与海边相比,沙漠的昼夜温差更 ,是因为沙的比热容比海水更 。
【答案】小;大;小
18.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较大,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了10℃,然后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水温又上升了6℃,则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不计热损失) ℃。
【答案】比热容;40
三、作图题
19.请在图中定性画出水的比热容与其质量的关系图象。
【答案】
20.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甲的比热容比乙小,图中已经画出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请在图上画出加热相同时间。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答案】
【解析】【解答】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Q=cm△t可知,因为甲的比热容比乙小,则甲升高的温度比乙高,即乙升高的温度小于甲升高的温度,如下图所示:
【分析】根据Q=cm△t分析解答。
21.给某冰块加热,使其温度升高,1min后冰开始熔化,3min后冰完全熔化成水,继续加热到第5min后停止加热,请在图中完成冰的熔化及水加热图像[已知冰的比热容c冰=2.1×103J/(kg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
【答案】
四、实验探究题
2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由此说明水的吸热能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答案】(1)升高的温度
(2)水;大于
(3)比热容
【解析】【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酒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由此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大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分析】(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越多,说明吸热能量越差;
(2)根据表格可知,当吸热6min时,食用油已经升高到68℃,而水只升高到45℃。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也升高到68℃,就要让水继续吸热,即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也就是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3)比热容是用来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不同的物理量。
2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李明和张红选用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张红所用水的质量为200g,结合图像推算,他实验时0~4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3)分析图像可知,李明和张红实验所用水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自下而上
(2)840
(3)相同
【解析】【解答】(1)为保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放好酒精灯后,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所以应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故安装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2)张红所用水的质量为
由图乙可知, 0~4min水升高的温度为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3)由图乙可知,李明使质量为m1的水从99℃加热到100℃沸腾用了4min,水吸收的热量为Q1,水温升高了;张红使质量为m2的水从98℃加热到100℃沸腾用了8min,水吸收的热量为Q2,水温升高了,由于加热器相同,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则,由
可得
所以李明和张红实验所用水的质量相同。
【分析】(1)探究水的沸腾规律时,组装器材从下到上;
(2)根据水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吸收的热量;
(3)根据热量和比热容、温度差的比值,计算质量大小。
24.小明同学取a、b两种粉末各50g,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物质是晶体,第6min时a物质为 态,a物质第9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的内能;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若a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1.0×103J/(kg·℃),则该物质熔化后,液态时的比热容为 J/(kg·℃)。
【答案】(1)a;固液共存;大于
(2)35;1.5×103
【解析】【解答】(1)①根据乙图可知,该物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即存在熔点,那么该物质为晶体。
②根据乙图可知,从3~9min为熔化过程,那么6min时应该为固液共存状态;
③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则a物质第9min时的内能大于第3min时的内能。
(2)①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示数为35℃;
②根据乙图可知,a物质固态时3min吸收的热量等于液态时9-12min吸收的热量;
即Q固=Q液;
c固m△t固=c液m△t液;
c固△t固=c液△t液;
1.0×103J/(kg·℃) ×(50℃-20℃)=c液×(70℃-50℃);
解得:c液=1.5×103J/(kg·℃)。
【分析】(1)①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②晶体熔化前为固态,熔化中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后为液态。
③物质吸热,则内能增大;物质放热,则内能减小。
(2)①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
②根据图片可知,熔化前3min吸收的热量等于熔化后9-12min内吸收的热量,确定二者升高的温度,然后根据Q=cm△t计算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