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耶路撒冷
课程目标:通过对耶路撒冷历史沿革的追究,三大宗教历史的学习,加深同学们对世界历史著名文化遗产的了解:
1、通过对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三大宗教历史的了解,使同学们对宗教的只是有一个简单概念;
2、通过对耶路撒冷战乱曲折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刻苦好学、勤奋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关注世界大事,与世界多一些了解与联系。
教学重点:耶路撒冷历史的沿革,及在发展历程中与三大宗教的严密关系。
教学难点:耶路撒冷现实历史的分析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视频欣赏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见下页)
耶路撒冷
一、地理位置:
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古城,至少有五千年历史,是以色列的首都.
耶路撒冷的魅力在于她的神秘和神圣的宗教色彩,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唯一被三大宗教——犹太教、回教、基督教认定的圣地
耶路撒冷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1° 46′ 45〃东经35° 13′ 25〃,高度在700到800米之间。耶路撒冷的周围被山谷围绕。被称为“众山围绕的城市”。
二、历史的由来
“如果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剩下的一分给了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如果上帝给了世界十分哀愁: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剩下的一分给了世界上的其他人。耶路撒冷,世界上最古老、最孤独的美丽都城,人类三大宗教的共同的摇篮”
德国居斯塔夫·鲍恩法因
德绘画作品
《耶路撒冷的景色》
1、名字的由来
耶路撒冷所在地最早叫“耶布斯”,这是因为很早以前阿拉伯迦南人的一个名叫“耶布斯”的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徙到这里定居下来,修建村庄,构筑城堡,并以部落的名字命名此地。后来,迦南人又在这里修建城市,并定名为“尤罗萨利姆”。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征服了这个地方,将它作为犹太王国的都城,继续沿用“尤罗萨利姆”的名称,为使它希伯莱化,称为“尤罗萨拉姆”。中文以此译为“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阿拉伯人称该城为“古德斯”,即“圣城”。
2、历史沿革
古代
耶路撒冷多次被征伐和占领。一开始住在这里的是耶布斯人,后来犹太人占领了耶路撒冷。圣经报道,大卫王战胜了耶布斯人,占领了耶路撒冷,但没有摧毁它。后来的考古发现似乎证实这个记载。大卫向南扩大了耶路撒冷并将它作为以色列王国的首都。
按圣经记载,后来所罗门王建造了第一座耶路撒冷圣庙。这座圣庙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礼拜地,后来将其他的礼拜地都取代了。到“第一座圣庙期”末,这座圣庙成为全国唯一的宗教场所和朝圣的中心。到这个时期开始,历史记录与圣经中的记载开始相符合,犹太国的国王也成为历史上可以考证的人物。由这些记录我们今天可以了解到当时这座圣庙的意义有多么大。
所罗门统治的末期,北部的部落分离建立了首都位于撒马利亚的以色列王国,而耶路撒冷则成为南部的犹太王国的首都。
在此后400年的时间里,耶路撒冷是犹太王国的首都,它抵抗了前701年亚述人的包围。北部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撒马利亚于前722年被亚述人占领。但前598年巴比仑攻破耶路撒冷,年轻的国王约雅斤被俘,他和大多数贵族被囚禁。在西底家的领导下,耶路撒冷反抗巴比仑的占领,因此巴比仑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多次占领和摧毁这座城市。圣庙被焚,城墙被毁,耶路撒冷因此成为一座毫无抵抗的城市。
数十年后波斯人占领巴比仑后,波斯人允许犹太人回到原地,重建城墙和圣庙。耶路撒冷又成为犹太地的首都,但除一段短时间的独立外,犹太地是波斯、希腊和罗马的一个省。圣庙在大希律王的领导下重建。这座圣庙被称为第二座圣庙。
70年的一次反抗罗马的起义失败后耶路撒冷再次被摧毁。圣庙再次被焚。除庙的西墙外所剩全无。这座西墙就是今
天被称为哭墙的建筑。犹太人一般称它为西墙,其他人称它为哭墙。
第一千年
60年后,罗马皇帝哈德良下令重建耶路撒冷,他将它命名为Aelia Capitolina。犹太人在一年内只许在阿夫月的第九天(见犹太日历)入城,在这一天,他们允许可以在被摧毁的圣庙留下的唯一一座墙前哭泣。罗马帝国分列后拜占庭帝国成为耶路撒冷的主宰,出于这座城市在基督教中的地位,它被保护得非常好。按照中东当时宗教宽容的气氛,从5世纪开始犹太人重新被允许住在耶路撒冷。
虽然古兰经中从未提到过耶路撒冷,但伊斯兰传统说先知穆罕默德是在耶路撒冷升天接受古兰经的。638年,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征服目标就是耶路撒冷。60年后阿拉伯人在这里建造了大石圆顶清真寺。(传说在这里亚伯拉罕牺牲他的儿子,犹太人称他为艾萨克Isaac,穆斯林称他为伊希梅尔Ishmael。)三个世纪后他们又在这里建造了阿喀萨清真寺。
第二千年
1099年7月15日,在围攻一个多月后,第一次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他们屠杀了城内大多数穆斯林和犹太人。一个随军牧师写到:
城内街上头、手、脚堆在一起。我不得不在人和马尸之间找路走。但与在所罗门的圣庙中发生的事相比,这都是小事。那是一般从事宗教仪式的地方。但现在呢?假如我说实话的话,没人会相信我。那就让我至少说这么多吧:在所罗门的圣庙和门廊里,我们骑马时血一直淌过我们的膝盖和马蹬。真的,这是上帝的公正和审判使这个地方被异教徒的血充满了,因为它承受了他们这么久的亵渎。整个城市到处都是死尸和血。
到1291年为止耶路撒冷成为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虽然1187年萨拉丁就已经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1173年一个来到耶路撒冷的人写说,耶路撒冷是一座小城市,充满了东方正统教派教徒、亚美尼亚人、希腊人和格鲁吉亚人。200个犹太人住在城市的一角。
1219年大马士革的苏丹下令将城墙销毁,1229年在一个与埃及签定的条约中耶路撒冷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1239年他开始重建城墙,但不久它们又被拆毁了。
1243年基督徒再次占领耶路撒冷,他们又重建城墙,1244年鞑靼人占领耶路撒冷,1247年他们被埃及人驱逐,但1260年鞑靼再次冲入这块土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不得不逃到周围的村庄避难。
阿拉伯人统治初期宗教上非常宽容,但11世纪初埃及的哈里法下令摧毁耶路撒冷所有的教堂和犹太教堂。该世纪末的十字军在占领这座城市时屠杀了当地的犹太人和穆斯林。他们将耶路撒冷设立为一个封建国家的中心,耶路撒冷的国王是其首脑。犹太人和穆斯林不准入城。1187年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后允许所有宗教崇拜。
1517年鄂图曼帝国占领耶路撒冷,这时耶路撒冷重新开始繁荣,城墙和老城也被重建,城内任何宗教都可以存在,但鄂图曼帝国后来的无能统治机构使耶路撒冷的经济陷入了缓慢的衰退。
1482年一个来此访问的多明我会教士说耶路撒冷是一个“几个不同的民族生活在此的城市,它是所有罪恶的集合”。作为罪恶他列举了撒拉逊人、希腊人、叙利亚人、东方正统教徒、景教徒、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玛洛尼教徒、贝督因人、刺客、回教徒和“最可憎的”犹太人。只有拉丁基督徒“在他们心中盼望基督王子的到来,来将所有的国家纳入罗马教会的统治下。”
19世纪至20世纪初
现代耶路撒冷的历史随着鄂图曼帝国在19世纪中的衰落开始。在这个时候,耶路撒冷是一个废墟,其人口不到八千。虽然如此,它依然是一个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很重要的城市,它依然是一个很杂的城市。城市居民分四个大部分: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和亚美尼亚人,前三个部分还可以被分为无数亚群,其宗教宗派、来源各不相同。比如圣墓纪念堂的信徒还可以更细地分为希腊东正派的、天主教派的、亚美尼亚派的、埃及派的和埃塞俄比亚派的。各派之间的冲突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圣坛的钥匙由一个“中立的”穆斯林家庭保管。
当时这些人大多数住在他们的圣坛附近。穆斯林主要住在圣殿山附近(东北),基督徒主要住在圣墓纪念堂附近(西北),犹太人主要住在哭墙上方的山坡上(东南),亚美尼亚人主要住在西南。虽然这个分化不彻底,但后来它是英国管理时期(1917年至1948年)将城市分为四个区的基础。
19世纪中耶路撒冷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对这座城市有长久的影响:它们的影响一直延伸到今天,而且是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对耶路撒冷争执的根本。首先从中东和东欧不断有犹太人移居这里,这改变了城市内人群的分配比例。最早的移民是极正统的犹太人,他们中有一些是老人,他们回到这里来死,来葬在橄榄山上,另一些是年轻的学生,他们与他们的家庭到这里来等待救世主的来临,他们为当地的人口添加了新的生活。与此同时,欧洲殖民国家趁着鄂图曼帝国的衰落开始将它们的影响伸向耶路撒冷。这也是一个基督教复苏的时期,许多基督教派派传教士来到耶路撒冷来转化穆斯林和犹太人,他们相信这可以加速耶酥再次降临人间。最后,欧洲殖民主义与宗教热诚也引起了科学对圣经中所描述的地区,尤其是对耶路撒冷的兴趣。一些考古学队做了一些很引人瞩目的发现,这就更加引起了对耶路撒冷的兴趣。
18世纪60年代,耶路撒冷的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但已经是拥挤不堪了。因此居民开始在城墙外建新城。俄罗斯东正教会在城门外建造了一撞大楼。首先开始在城外建造的当地居民是犹太人。其他人模仿他们的榜样开始在城外西部和北部建造新的居民区。最后,这些居民区不断扩大,连接到一起,成为新城。
当1917年12月11日英军占领耶路撒冷时,新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居民区群,每个居民区有一个不同的种族构成。在英国统治下,这个发展继续下去,最后,老城区演变为一个贫穷的老居民区。英国人规定耶路撒冷的建筑外表必须是沙岩做成的,来保护城市原貌。
今天的地位
按照1947年联合国的计划,耶路撒冷应该成为一个国际城市,即不是犹太人国家也不是阿拉伯人国家的一部分。1948年以色列—阿拉伯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的西部,耶路撒冷东部(包括老城)和西岸被约旦占领,除英国和巴基斯坦外其他国家都没有承认约旦对耶路撒冷东部和西岸的占领。
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东部并开始将整个城市规入以色列的控制。它占领了6.4平方公里的原约旦的耶路撒冷和64平方公里的西岸并将这块地方改名为“东耶路撒冷”。被占领地区的居民假如自动放弃他们的约旦国籍的话可以获得以色列国籍,但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这个待遇。
1980年,以色列国会通过了一个叫做“基本法: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的法律,确定耶路撒冷是国家“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联合国安理会的478号决议(14票赞成,0票反对,1票,美国,弃权)称这个法律“无效和必须被撤回”并要求其成员国作为惩罚手段撤回其驻以大使,大多数国家这样做了。
1988年约旦将其对西岸(包括耶路撒冷)的所有要求对让给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2003年只有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的大使还在耶路撒冷,此外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大使在耶路撒冷的郊区。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的地位也不确定。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有永久居住权,他们可以在以色列自由行动,但假如他们移出以色列(比如搬到巴勒斯坦地区),那么他们就失去了这个权利而不得在移回。因为他们中许多人有很大的亲戚关系,有些就住在几公里外的西岸,因此这个规定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苦难。按以色列法律,假如他们没有其他国籍的话,他们可以获得,或自动获得以色列国籍。因此许多持约旦国籍的巴勒斯坦人只有永久居住权。一些巴勒斯坦人拒绝接受以色列国籍因为他们认为这就是承认以色列的占领。
另一个有争议的事物是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前没有在人口普查中记录到的家庭成员的地位。假如他们要回到东耶路撒冷与他们的家庭团聚的话,他们必须得到以色列内政部的批准。巴勒斯坦人抱怨说以色列当局任意拒绝申请因为他们想限制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口,以色列当局说他们对待巴勒斯坦人是公正的。这些和其他的争议是巴勒斯坦可以色列人权组织经常批评的地方。
穆斯林的看法
穆斯林阿拉伯国家很久就已经将耶路撒冷看成是一个具有特别的宗教和历史意义的城市。城市的象征之一,圣殿山上的大石圆顶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就是一个伊斯兰教的建筑。
犹太人的看法
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圣城,犹太人礼拜时面向耶路撒冷,在犹太圣经中,耶路撒冷被提到过700多次。
作为国际城市的建议
将耶路撒冷作为一座国际城市的建议是基督教派人士提出的,基督教徒在耶路撒冷是人数最少的,但对他们来说,耶路撒冷也是一座圣城。这个建议也得到了教皇的支持。
分割的建议
受支持最多的是将耶路撒冷分割开来,以色列获得城市的犹太区以及哭墙,老城的其他部分和圣殿山规一个新建立的巴勒斯坦国家。一些以色列人反对任何基于文化、历史或宗教分界的分割。另一些以色列人认为对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都重要的老城可以成为一座多边控制的国际城市。巴勒斯坦人支持耶路撒冷作为一座自由城市,但是这个支持的可靠性受到怀疑,许多阿拉伯人控制区内的犹太建筑被破坏,比如不久前纳布卢斯的约瑟夫墓。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无法保障阿拉伯人不破坏这些地方以及为朝圣者提供人身安全和自由。
三、远古的“苦路”与哭墙
1、“苦路”
苦街是基督教的圣地,基督教教徒又叫它为“悲哀之路”,传说耶稣受难前,曾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从这条路走向刑场--著名的公元4世纪建筑“圣墓教堂”。
受难之路又称多洛罗萨路,据说耶稣当年就是沿着这条路走向刑场的。据《新约》记载,耶稣30岁时开始在巴勒斯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一带广收门徒,传播新教义,这一活动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和犹太教上层的反对和打击。经过巧妙的周旋,耶稣终于在公元30年带领门徒第子沿着橄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进入耶路撒冷。不久,由于门徒犹大的出卖,耶稣在耶路撒冷郊外的客西马尼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被捕。
受难之路共有14站,每站都有标记,或建有教堂,其中最后5站集中在圣墓大教堂。
第一處:耶穌被判死刑
第二處:耶穌背十字架
第三處:耶穌第一次跌倒
第四處:耶穌遇見母親
第五處:西滿輔助耶穌
第六處:韋洛尼加幫助耶穌
第七處:耶穌第二次跌倒
第八處:耶穌安慰婦女
第九處:耶穌第三次跌倒
第十處:基督被剝掉衣服
第十一處:耶穌被釘十字架
第十二處:基督死亡
第十三處:耶穌被卸下
第十四處:耶穌被埋葬
据说耶稣受难后第三天复活,40天后升天。公元33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伦娜太后巡游耶路撒冷时,下令在耶稣蒙难、安葬和复活之地建造了圣墓教堂,又名复活教堂,耶稣的坟墓和坟墓的进口都在此教堂之内。基督教徒不分教派和所属教会,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
2、哭墙
圣殿山是犹太教徒最重要的一处圣地,公元前1千年犹太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耗时7载,动用20万人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即后来著名的神庙山(也称圣殿山)上兴建了一座华丽的圣殿,作为朝拜犹太教神主耶和华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后来犹太人两度重修圣殿,但又在罗马占领时期两次被毁坏殆尽。保护至圣所著名的大殿是公元前37年由希律一世大帝在所罗门建造的第一圣殿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希律圣殿被古罗马提图斯军团毁于公元70年,此后,犹太人在原来犹太圣殿废墟上用原来圣殿的石头垒起一堵52米长、19米高的大墙,称为“西墙”。犹太人称为“哭墙”,成为当今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犹太人认为哭墙是当年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因而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方。许多世纪以来,犹太教徒都到这里来面壁祈祷,每当追忆历史上圣殿被毁情景,便不禁嚎啕大哭一场,哭墙因此而得名。以色列人发誓决不废弃“哭墙”。
1967年“哭墙”所在的破败街区后被拆除,成了一片宽阔的铺砌广场。虔诚的犹太教徒热切希望能重建这一圣殿,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将意味着要拆除后来在遗址上建起的穆斯林圣所。在圣殿地基附近近还建有一座犹太教堂和一座拉比学馆。
1981年哭墙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哭墙看起来和一堵巨大的石墙无异。每天都可看见犹太人自动分成男女两拨,分别在哭墙的北南两段祈祷,他们常常手捧《圣经》,一边祈祷,一边点头(根据犹太教规,凡是念到圣人名字的时候必须点头),有的人更搬把椅子面对哭墙,一整天都沉浸在与上帝的对话中;至于闻名世界的、把写着心愿的纸条塞入哭墙墙缝。更为有趣的是,这处寄托着犹太人2000年大流散哀思的“哭墙”,在穆斯林的传说中,又是先知穆罕默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夜行登天前栓马的地方,穆斯林因之而称它为“飞马墙”。
四、三大宗教与圣城的关系
三大宗教教的热诚和虔敬,每一种宗教信仰都以崇敬和爱慕同耶路撒冷相联系着。
对犹太教来说
耶路撒冷是犹太圣约产生地,是犹太民族的宗教发祥地。犹太教徒同耶路撒冷之间的纽带从来没有间断。自从约三千年前大卫王在此建都以来,这里就一直是犹太民族的历史、精神和国家中心,世世代代一直保持着象征价值。在罗马政府后遭到流放而散布世界各地的许多犹太人从来没有忘记耶路撒冷。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说道:“明年相会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了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往返回自己家园的象征。耶路撒冷充塞在先知者的预言中,信徒日常的祈祷里以及世界每个角落的希伯来诗人的颂歌中。
莫里亚山是圣殿一度矗立的地方;西墙是圣殿迄今唯一残存的部分,是犹太
十九个世纪以来崇仰和祈祷的焦点;以及奥利弗山上世世代代安葬犹太人的古老墓地,所有这些地方都不可磨灭地铭刻在犹太人的心灵中。数以百计的犹太会堂在为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口服务。这些犹太会堂分别为犹太教各教派、各种族和从突尼斯到阿富汗以及从华沙到纽约的地区组织所认同。
对基督教来说
耶路撒冷是耶稣生活、布道、殉难和复活的地方。虽然基督教会强调的是作为天堂的耶路撒冷而不是世俗的耶路撒冷,但是,在新月全书上提到的一些关于耶稣业绩和经受磨难的地方,一直吸引着朝觐者和虔诚的信徒们前去观光。圣地很多,如圣母教堂、客西马尼花园、最后晚餐的遗址以及苦路上的14个季度受难处。
关于基督教各教派保护耶路撒冷基督教圣地的权利,在十九世纪时已做出了规定,那时耶路撒冷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这些权利被称为“关于耶路撒冷基督教圣地的维持现状的安排“,在英国委任托管时期这些规定继续有效,以色列也仍然遵守。
耶路撒冷的基督教社团划分为东正教徒、基督一体论教徒、罗马天主教徒、东仪天主教徒以及新教徒等派别。出亚美尼亚人外,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徒绝大多数都是拜占庭时期古代基督教徒的后裔。亚美尼亚基督教徒大多数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来自土耳其的难民的后裔。
对伊斯兰教来说
耶城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先知穆罕默德把耶城定为穆斯林朝拜的方向。根据伊斯兰教的说法,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奇迹般地被送到耶路撒冷,并从那里升入天堂。奥马清真寺和阿克沙清真寺(阿克沙意思是“遥远的”),均建于公元七世纪。古兰经里提到耶路撒冷是“遥远的地方”,因此被认为是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圣地。赞美耶路撒冷为圣地的文学作品在穆斯林世界比比皆是。
耶路撒冷首次接触伊斯兰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当时也是第一次接触那些热情的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旗帜的指引下建立了疆土辽阔的帝国。今天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大多数是逊尼派教徒。
五、耶路撒冷-著名古迹
一、
圣岩清真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艾格萨清真寺
这两座清真寺相隔很近,都位于神庙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即圣殿山)上,旧城的东南部。一个银灰色,一个金黄色,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气象非凡。
圣岩清真寺又称为萨赫莱清真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公元636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了耶路撒冷。691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一位哈里发主持建造这座可以充分展示阿拉伯建筑艺术的优美杰作。其最外是一层八角形墙体,全用石块砌成,外墙用花瓷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贴面,镶嵌有穆罕默德神奇夜行时留下的那篇未完成的《古兰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文。顶部是半球形,外包金箔,显得灿烂辉煌。因为这块巨石的神奇传说,使它和穆斯林、犹太人的宗教信仰都有紧密联系。相传,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马从麦加到耶路撒冷,后来就是踩着这块巨石升天、去聆听安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启示的。据说这块石头至今还有穆罕默德升天时留下的脚印。围绕着这块巨石还有另一种传说。犹太人说他们的始祖亚伯拉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捆绑自己的儿子以撒,放在这块石头上,准备做燔祭,献给耶和华。因此犹太人也把这块大石头看做圣石。
阿克萨清真寺是耶路撒冷最大的清真寺,朝向穆斯林的第一圣地麦加。它的长条银色顶高20米,与圣岩清真寺的金色圆顶交相辉映,形成了圣殿山的独特情调和景观。阿克萨清真寺的内部,中央通道高19米,左右各连着3个通道,每个高12米。在中央通道的柱子上,是一个3层的连拱廊。在该寺的圆拱前,是11世纪的凯旋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建筑,用多色瓷片镶嵌,圆顶内是12世纪晚期的彩色瓷片镶嵌。
二、圣墓大教堂
又称复活教堂,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耶路撒冷古城
教堂,因此也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参拜地之一。
公元326年,东罗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母亲希伦娜巡游圣地耶路撒冷时,维纳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神庙的主教告诉她,耶稣殉难和复活的地方即在这一处所下面。希伦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回去后将这一发现通告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一世遂下令将维纳斯神庙拆除,在此地修建了一长方形教堂,即圣墓大教堂。
圣墓大教堂呈罗马长方形会堂格局,殿内庄严凝重、幽邃深沉。殿中石柱纵横,圣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处处满壁,存放着大量传说的圣迹和圣物。教堂有两扇大门,门两旁各树立着三根大理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柱。前廊建在一个古蓄水池的顶棚上,两侧鳞次栉比排列着多座教堂。
三、旧城城墙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耶路撒冷古城
1517年后奥斯曼帝国统治耶路撒冷,土耳其苏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苏莱曼时期重修了城墙,长约5公里,一直保存到现在。
耶路撒冷从16世纪初起受奥斯曼帝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统治,是它独立行省的首府。1917年被英国占领,是委任统治地的首府。1947年联合国决议确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城市。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约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控制了旧城及其东北地区,以色列则占领了新城。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现在,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问题还有待解决。
耶路撒冷神奇的传说,浓郁的宗教色彩,丰富的古迹,独特的情调,令人为之神往。许多世纪以来,不同宗教的教徒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耶路撒冷顶礼膜拜。
结语:
曾几何时,狼烟在城头升起,矢刃在狭巷摧折,宫阙被夷为平地,血泪在石间流浸。延续至今,这出历史悲剧还没有降下帷幕。这是文明的不幸,也是人类的不幸!人们不禁发问:什么时候耶城才能名实相符,让和平的阳光驱散仇恨和敌视的阴霾?
复杂、敏感的耶城主权归属问题,成了横亘在巴以达成最终地位框架协议道路上的一座高山。但随着巴以和谈的深入,只要双方采取现实和明智的态度,总能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愿耶城在不久的将来和平旌旗漫卷,一扫千年恩怨,迎来风光无限!
如今以巴双方已回到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的基本面。半世纪的争执和冲突只是白白流了无数人的鲜血,但要消除积压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仇恨则路仍漫长。
或许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迫害中,犹太人养成了深重的民族悲情,强烈的被包围感和被迫害感而对身边的敌意过度刚性反弹,以至缺乏柔性的手段和妥协的智慧,在强调自身生存的安全时却忽视了他人的生存权利。这次美国遭恐怖攻击,六千多人罹难,他们的血也可以说是为以色列而流,鲜血能否让这个苦难深重而又高度智慧的民族获得新的启示?犹太人从来恩怨分明,对美国为他们作出的牺牲他们将何以为报?
今天,各国的报纸、广播、电视和因特网以最快的速度,正在传递关于你的信息。纷至沓来的新闻,喜忧混杂,无不勾起我们对你的关切。历史的真实和宗教的虚幻,在我们的脑海中交织出一幅凄婉苍凉的画卷。啊!饱经劫难和痛苦的耶路撒冷,在新世纪的晨曦即将显露之际,你的祈望又是什么?答案当然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