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单元达标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任务一:四季字词拾贝
1.(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具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______(滴灌 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_____(奏起 响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1)(2分)文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kuàng) 衣裳
B.斗笠(lì) 具集
C.滋味(zhī) 诱惑
D.掩饰(shì) 睫毛
(2)(2分)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滴灌 奏起
B.浇灌 奏起
C.滴灌 响起
D.浇灌 响起
任务二:安全实践记心中
2.秋冬季节是火灾高发季节,实验中学七年级以“消防安全进校园”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4分)下面四则材料围绕消防安全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分条概括。(每条不超过8个字)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国家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119消防宣传日”。我国火警电话号码统一定为“119”。
【材料二】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不同物质引起的火情。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贵重设备、精密仪器、油类引起的火灾。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固体引起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材料三】发生火情报警,需注意以下事项:拨打“119”,准确报出失火地址、着火物,火势大小等信息;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方便联系;报警后,派人或自己到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及时补救;如火情有新变化,立即告知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进行部署。
【材料四】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报警要早,保持镇定;寻找出口,简易防护;湿巾遮护,匍匐弯腰;不乘电梯,改走楼道;有序外逃,切勿惊跑;被困室内,固守为妙。
(2)(2分)这次活动安排了火灾紧急逃生演练,小宇同学认为这不是真的发生火灾,何必认真,不想参加演练。你作为班长,请你劝说小宇参加演练。
3.(2分)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还可以开展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再写出两个。
任务三:四季名句寻踪
4.(6分)古诗文可以和文字、歌曲、图片、生活等联结,从而帮助我们加深记忆和理解。
①以文解诗 杨花已经落尽,子规不停地啼叫,听说你仕途很不得意,要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上段文字对应诗句: ,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以歌解诗 小语同学听到“夕阳西下;萧索秋风说话,思念的人在寂寞里挣扎……”的歌声时,想到了“ ,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以用解诗 小金同学暑假跟随父母登上碣石山,看到山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象,不禁脱口而出:“ , 。” (曹操《观沧海》)
二、阅读(共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5.(4分)同学们阅读名著时,围绕“鲁迅和他的朋友圈”展开了讨论。同桌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梳理了鲁迅的好友名单,你认为下面哪个人不应该出现在名单上?请结合书中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好友名单:阿长、寿镜吾、陈莲河、藤野先生、范爱农
(二)诗歌鉴赏
(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①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早年在戴天山读书之时。不遇:没有遇到。
6.(2分)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通篇无华丽辞藻,以“访”为线索,从清晨入山至午时倚松,时间推移与情感起伏层层递进,清新自然。
B.首联“犬吠水声”“桃花带露”,以听觉与视觉开篇,点明清晨入山,渲染山林的静谧与生机。
C.颔联“树深见鹿”“溪午无钟”,通过“鹿”的意象暗示环境的清幽,“不闻钟”暗示道士外出,为“不遇”埋下伏笔。
D.“野竹分霭”着一“分”字,以静写动,表现出竹林的茂密与生机;“飞泉挂峰”,以“挂”字将飞泻的瀑布定格,化静为动,展现瀑布飞泻的壮美。
7.(3分)尾联说“愁倚两三松”,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也写到了“愁”。试分析两诗中的“愁”哪一个更沉重。
(三)文言文阅读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北史·孝行传·张元》)
8.(2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犬为人所弃 为:被 B.元乞求毋弃 毋:不要
C.叔父为蛇所啮 啮:牙齿 D.速延医治之 延:请
9.(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A.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B.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C.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D.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10.(3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元收养了一只流浪的野狗,叔父一开始时是生气地反对。
B.张元认为叔父看见狗被抛弃却不收养它,就是没有仁慈心。
C.狗跑回家叫个不停,张元责怪了它,但还是跟着它出了门。
D.叔父因狗得生,从那以后,他把那只狗当作亲人一样看待。
11.(3分)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四)现代文阅读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4年1月9日,2024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各家公司云集于此,人工智能(AI)、数字健康、智能家居和可持续性技术等领域备受关注。
②随着ChatGPT和Bard等程序、语音助手、Netflix等平台以及智能家电的出现,AI技术已日益普及。根据主办方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7%的美国人认为AI技术已经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许多人认为AI技术代表着“创新、未来主义和智能”,消费者一致认为AI监管是必要的。多家科技公司就这一问题,以及AI技术如何给不同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进行讨论。
③去年10月,主办方曾指出:农业、无障碍设计、医疗保健和半导体行业都在利用AI来帮助解决效率问题和社会挑战。在本届展会上,任何包含算法、机器学习或任何形式的自动化产品都将被冠以AI产品的名义进行市场推广。如何从AI营销的嘈杂声音中看到真正的AI创新,将考验每一位前来观展的观众。
④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10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7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度个性化的数字医疗将成为大势所趋。医疗保健正变得更加个性化、便携化和可定制化。去年,一些设备包括用于分析肠道运动的应用程序,以及信用卡大小的可以记录心电图的设备都引起关注。今年的展会上还将展出更多创新设备,例如用于诊断病情的口红和检测心脏病的AI程序。
材料二: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预测,人工智能(AI)将对全球近40%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②分析称,在发达经济体,高达60%的工作可能受到AI的影响,AI可能会加剧收入不平等,高薪职工和企业的生产力提高将提高资本回报,从而扩大贫富差距。
③格奥尔基耶娃敦促各国政策制定者采取措施减缓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防止AI进一步加剧社会紧张局势。“在大多数情况下,AI可能会加剧整体不平等,政策制定者必须积极应对,防止这项技术进一步加剧社会紧张局势。”格奥尔基耶娃还强调,帮助处于风险中的工人。她认为,虽然AI可能会完全取代一些工作,但更可能的是增强人类的工作能力。
④有观察者注意到,这种预测与科技行业最近的趋势相吻合。11月的一份报告指出,像微软、谷歌和Meta这样的科技巨头,仍在裁员,强调成本控制和AI的应用。
材料三:
①2023年2月10日,《暨南学报》曾发布《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说明》,称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需单独提出,如有隐瞒使用情况,将对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
②此后,国内多家期刊发表声明,对投稿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AI使用途径加以限制。《文献与数据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智库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等期刊均发表声明称,一旦发现,以学术不端行为处理。
③国外学术期刊也纷纷对AI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进行规范。2023年5月,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发布声明指出,建议使用了AI辅助技术的作者,作者不应将AI和AI辅助技术列为作者或共同作者。
④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自然》《细胞》《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等顶级期刊均发表声明称,人工智能(AI),使用人工智能(AI)的研究人员应在稿件中进行说明。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开始正视并规范人工智能(AI)的使用。
12.(3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AI技术已经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B.农业、医疗保健和半导体行业等都在利用AI来帮助解决效率问题和社会挑战。
C.国内所有权威科研机构均认可将AI和AI辅助技术列为论文作者或共同作者。
D.目前,国外学术期刊对于投稿人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AI使用还没有加以限制。
13.(3分)结合三则材料,下列对于“AI”的认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AI)已经并且将继续不可避免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B.AI智能家居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智能的居住体验,智能家居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
C.学校举办征文比赛,某同学认为可以利用“豆包”AI工具创作一篇作文,即可投稿。
D.AI可以自动化许多重复性任务,例如通过引入智能客服系统,企业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客服,提高工作效率。
14.(4分)阅读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两点结论。
15.(4分)小菏要把一份十页的曹州牡丹园导览压缩到二页幻灯片上展示给外国友人,小泽要写一篇关于菏泽牡丹品种演变发展研究的论文,请根据材料说明谁的工作更适合使用人工智能(AI),并简述理由。
(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觉醒来是早晨
沈石溪
①当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当一双双怀疑的眼睛紧盯着你,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独坐小船在黑夜的大海上漂流,孤立无援,随时都会被狂风恶浪吞噬掉的恐惧感?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
②那时我刚读完初一,升初二,因家庭迁居,换了一个新学校。开学第三天,数学老师搞了一次摸底考试。我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很有兴趣,很顺利地就把题目全部做好。第二天一公布成绩,我得了满分,而同桌那位眉清目秀的班长乐嘉秋才得了九十九分。当那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秦老师宣布完分数,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心里像灌了蜜似的甜。
③就在这时,乐嘉秋站起来说:“秦老师,沈石溪同学是因为作弊才得了一百分的,昨天考试时,他先是问我借橡皮擦,后来又说忘了带量角器,一会儿又说钢笔没了墨水……几次三番找借口偷看我的试卷,我觉得这不是他的真正成绩。”
④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变得簸箕大。是的,我向她借过文具,但我扪心自问,两只眼睛始终规规矩矩。我的脸涨得通红,像朵快要枯死的鸡冠花,嗫嚅着说:“我没有……我没有……”
⑤教室里静得像关严了门的冷冻仓库,我惶惑地四下望去,只看见一双双愤怒的眼睛就像一只只愤怒的小蜜蜂,从四面八方飞来叮蜇我。
⑥不知为什么,我心里虚得很,腰也弯下来了,背也驼下来了,脖子也缩下去了。我想,我不该这么窝囊的,我没做错什么,应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遗憾的是,我本来就腼腆,只会像个口吃患者似的反复说:“我没有……我真的没有……”
⑦这以后,我一上数学课就无端地紧张,脖子僵硬地扭向一边,唯恐乐嘉秋又怀疑我偷看她作业什么的,而老师讲什么我一句也没能听进去。我的数学成绩急速滑坡,到了期中考试,我才考了四十八分。秦老师拿着考卷,愠怒地说:“我想,这才是你真正的成绩!”
⑧这不及格的期中考试成了一条有力的反证,证明我在那次摸底考试时确实偷看了乐嘉秋的试卷。
⑨当天夜里,我失眠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我想,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环境,给人家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好比定音锤,我却一锤子敲出了刺耳的噪声;我想,我怕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秦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坏印象了……
⑩唉,怎么办?怎么办?我觉得我人生的道路上一片黑暗,眼睛就像开了闸的水库,泪水滂沱……
突然,我发现奶奶蹑手蹑脚走到我床边,慈祥地摸摸我的额头,附在我耳朵边轻轻地说:“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是早晨!相信奶奶,一觉醒来是早晨!”
奶奶的语调平和沉稳,透出饱经风霜后的练达与睿智。她老人家并不知道我究竟遇上了什么麻烦,不来询问、追究,只是把一个信念传授给了我,而这个信念是她用一生的坎坷与磨难练就的生命结晶。
奶奶的大半辈子都泡在苦水里,爷爷、父亲先后入狱,她和我母亲一起,靠给人绣花,靠典卖极有限的家当,靠捡食菜皮,苦苦支撑这个家。在凄风苦雨的漫长岁月里,这句“一觉醒来是早晨”的口头禅,像一根结实的精神拐杖,支撑着她一趟又一趟由绝望走向希望。
一觉醒来是早晨,当然不仅仅是指时间的轮回,也是指 ;放下你的忧伤,把折磨你的困境像脱衣服似的脱下来,轻轻松松、舒舒坦坦睡一觉,黑夜会无可奈何地退却,当你睁开双眼,已经是阳光明媚的早晨;早晨,生机勃勃,充满着新的希望。
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
第二天,我精神饱满地来到学校,不再理会别人是怎么看我的;我专心致志地听秦老师讲课,把巨大的精神包袱卸下来,当成柔软的坐垫坐在屁股底下了。我的数学功底本来就好,一发奋,掉下来的成绩很快就嗖嗖往上蹿。
到了期末考试,临考数学前,我十分平静地要求秦老师允许我临时调换一下座位,我的理由是,我不希望同学们对我产生新的误会。得到秦老师首肯后,我在讲台旁独坐一桌,面对散发着油墨香的考卷,我的心就像早晨清新的空气,透明得没有一丝杂质,潜心演算每一道考题,我做得又快又好,第一个交卷,又是一个漂亮的满分!不知是上帝的故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乐嘉秋又是九十九分。
寒假里有一天,我一清早到小菜场帮奶奶替别人刮鱼鳞,正巧遇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乐嘉秋迎面走来。我衣衫褴褛,两只手沾满鱼腥,羞于见人,想扭头装着没看见,她却主动跑过来打招呼,她的脸红得像盛开的夹竹桃,讪讪地说:“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我确实是误会你了。”
“人嘛,总有误解别人的时候,也总有被别人误会的时候。”
“我好后悔,我一直想……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别别,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了。嗯,一觉醒来是早晨。”
初中毕业后,我离乡背井,多少次陷入谗言的沼泽,多少次卷进是非的漩涡,多少次面临人生的绝境,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奶奶说的这句话:一觉醒来是早晨!于是,我便恢复了自信和勇气,于是,我振作起来舔舔伤口继续与命运拼搏,于是,我奇迹般地走出沼泽,战胜绝境,柳暗花明又一村。
(选自《爷爷的糖人》,有删改)
16.(4分)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将情节补充完整。
17.(4分)结合上下文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她却主动跑过来打招呼,她的脸红得像盛开的夹竹桃,讪讪地说:“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确实是误会你了。”(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18.(4分)结合全文,根据你的理解在第 段的划线位置填上合适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19.(4分)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三、作文(共50分)
20.作文题目:这样的你让我佩服
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答案
1.(1)D (2)B
(1)考查字音及字形的辨析。
A.粗犷(kuàng)——guǎng;
B.具集——聚集;
C.滋味(zhī)——zī;
故选D。
(2)考查近义词辨析。
第一空,滴灌:灌溉的一种方法,使水流通过设置的管道系统缓缓滴到梢物体根部的土壤中。浇灌:浇水灌溉或流体向模子内灌注。句中是指雨水灌溉大地,故应用“浇灌”;
第二空,奏起:是演奏起来的意思。响起:指声音响起来。句中修饰的是交响曲,交响曲应演奏出来,故应用“奏起”;
故选B。
2. (1)“119”(消防宣传日)的来历;灭火器的不同种类;火情报警注意事项;火灾发生时的做法。
(2)小宇,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火灾紧急逃生演练。虽说是演练,但是我们学习灭火器、消防栓、灭火防火常识和逃生技能,可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演练吧!
3.召开消防安全主题班会;举办消防知识专题讲座。(或观看消防知识宣传影片)
3.考查活动设计。作答时,要以“消防安全进校园”为主题进行设计。
示例:组织消防知识手抄报比赛;策划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安全主题绘画展等。
4.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5. 我认为陈莲河不应该出现在鲁迅的好友名单上。陈莲河是《朝花夕拾》中典型的庸医形象,他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没有让鲁迅的父亲得到应有的医治,反而延误了鲁迅父亲的治疗,故不应该出现在好友名单上。
考查名著内容的人物。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6.D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愁”更沉重。友人被贬,天各一方,诗人处于政治漩涡中身不由己,“愁”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沉痛心情,对两人即将分离的痛苦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本诗的“愁”是因为诗人探访友人无果而产生的遗憾,以及在欣赏了道士所居住的清幽、脱俗的环境之后所产生的对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访友不遇之作展现了李白早期诗风的清新自然。全诗以时间为序,通过犬吠、桃花、野鹿、飞泉等意象,勾勒出戴天山的幽静美景。“愁倚两三松”的怅惘与《闻王昌龄》的深沉愁绪形成对比,前者是访友不遇的淡淡失落,后者则饱含对友人的深切牵挂。炼字精妙,“分”“挂”二字尤见功力。
6.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D.“以静写动”与“化静为动”错误:“野竹分青霭”中,“分”字意为“分隔”,写野竹生长繁茂,仿佛将青色的云霭分隔开来。这里是以动态的动作描写静态的竹林,属于化静为动,而非“以静写动”,突出了竹林的挺拔与生机。“飞泉挂碧峰”中,“挂”字将飞泻的瀑布比作悬挂在碧峰上的画卷,是以静态的“挂”描绘动态的瀑布,属于化动为静,而非“化静为动”,以奇特的想象展现瀑布的壮美与飘逸。
故选D。
7.考查理解诗歌情感。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背景:诗人早年入山拜访道士未果,目睹山林清幽之景。“愁”源于探访不遇的遗憾,以及对道士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产生的怅惘。这种“愁”是文人雅趣中的淡淡失落,带有对自然与超脱境界的憧憬,情感基调偏向清浅、含蓄。全诗前六句铺陈山水之美,尾联“愁倚两三松”的愁绪被自然之景冲淡,更像是一种诗意的留白,而非深沉的痛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背景:友人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诗人身处远离友人的异乡,且自身仕途亦受牵连。“愁”包含多重沉重情感:对友人遭遇的痛惜;王昌龄被贬荒远之地,前途未卜,诗人为其命运担忧。分离的痛苦与孤独:天各一方,友情难寄,“我寄愁心与明月”直接抒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对自身处境的忧虑:诗人当时亦因政治风波处于失意状态,友人的被贬更触动了他对仕途险恶的感慨,愁绪中暗含身世之叹与对现实的无奈。所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愁”更沉重。
8.C 9.D 10.C 11.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于是就答应了他(同意他收养那只狗)。
这篇文章选自《北史》,讲述的是张元收养被弃的狗,最后因狗而救了叔父的故事。通过张元与狗之间的互助关系,传达了“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的理念,倡导仁爱与关怀动物的思想。文中叔父从最初的反对,到最后因狗受救而改变态度,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在经历中的转变。这不仅是对仁爱的歌颂,也提醒人们在处世时应心存慈悲,以爱和包容面对生命。
8.考查文言实词。
C.句意为:叔父被蛇咬了。啮:咬;
故选C。
9.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为: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生老病死的规律,这是自然的道理。
“有生之物”是句子的主语,因此第一处在“物”后断开;“莫不重其性命”通过双重否定句表明对“生命”的重视,因此第二处在“命”后断开;“若天生天杀”通过假设的条件来表述对“生老病死的规律”的认可,所以第三处在“杀”后断开。因此正确划分为: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故选D。
10.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C.根据文章“张元怪之,随犬出门(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可知,张元是对狗叫个不停感到很奇怪,而不是责怪狗叫个不停;
故选C。
11.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重点字词:感,被感动;遂,于是,就;许,答应。
参考译文: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生老病死的规律,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答应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12.B 13.C 14.示例:①AI将对全球近40%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在发达经济体中,高达60%的工作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
②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措施,如建立社会安全网和再培训计划,以减缓AI带来的社会紧张局势,并帮助处于风险中的工人。 15.示例:小菏更适合采用人工智能(AI)辅助技术。
理由:小菏的任务涉及大量的文本摘要、图片选择和内容优化,使用AI更便于搜集整理。
小泽要撰写专题论文,需保证学术严谨性和原创性,材料中有提及多份学术期刊严令禁止使用AI代写或不当辅助,一旦发现可能被视作学术不端,故小泽不适合用AI。
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三则材料,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A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材料一聚焦于AI在消费电子、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强调了AI技术的普及及其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材料二则从经济角度探讨了AI对全球就业市场的冲击,特别是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并指出AI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材料三则关注了AI在学术界的应用及其引发的规范问题,国内外期刊纷纷对AI在论文写作中的使用进行限制。整体来看,文章既展现了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揭示了其带来的社会挑战和伦理问题,体现了对AI技术的多维思考。
12.考查辨析信息。
A.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中的“根据主办方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7%的美国人认为AI技术已经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可知,“大多数美国人”说法错误,27%并非大多数;
C.根据材料三第①段中的“《暨南学报》曾发布《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说明》,称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以及第③段中的“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发布声明指出,建议使用了AI辅助技术的作者,作者不应将AI和AI辅助技术列为作者或共同作者”可知,“国内所有权威科研机构均认可”说法错误;
D.根据材料三第③段中的“国外学术期刊也纷纷对AI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进行规范”可知,“国外学术期刊对于投稿人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AI使用还没有加以限制”说法错误;
故选B。
13.考查辨析信息。
C.根据材料三第①段中的“《暨南学报》曾发布《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说明》,称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需单独提出,如有隐瞒使用情况,将对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第②段中“国内多家期刊发表声明,对投稿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AI使用途径加以限制……一旦发现,以学术不端行为处理”以及第③段中“国外学术期刊也纷纷对AI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进行规范”可知,学术和创作领域对于AI工具的使用有严格规范和限制,利用“豆包”AI工具创作作文投稿,这种行为不符合当前的规范要求;
故选C。
14.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材料二第①段中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预测,人工智能(AI)将对全球近40%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以及第②段中的“在发达经济体,高达60%的工作可能受到AI的影响,AI可能会加剧收入不平等”可知,AI对全球工作影响较大,在发达经济体中影响占比更高,且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
根据材料二第③段中的“格奥尔基耶娃敦促各国政策制定者采取措施减缓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防止AI进一步加剧社会紧张局势”以及“她认为,虽然AI可能会完全取代一些工作,但更可能的是增强人类的工作能力”可知,政策制定者需采取措施减缓AI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同时应认识到AI也有增强人类工作能力的可能性。
15.考查拓展应用。
根据材料三第①段中的“《暨南学报》曾发布《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说明》,称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需单独提出,如有隐瞒使用情况,将对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以及第②段中“国内多家期刊发表声明,对投稿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AI使用途径加以限制。《文献与数据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智库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等期刊均发表声明称,一旦发现,以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可知,学术论文写作对AI使用有严格限制。小泽要写关于菏泽牡丹品种演变发展研究的论文,需要保证学术的严谨性和原创性,使用AI不符合学术期刊要求,容易被视为学术不端。而对于小菏把十页的曹州牡丹园导览压缩到二页幻灯片上展示给外国友人的任务,没有材料表明对使用AI有类似限制,且AI可以辅助小菏进行文本摘要、图片选择和内容优化等工作,方便快捷地进行资料搜集整理。所以小菏更适合使用人工智能(AI)。
16.①成绩滑坡,奶奶鼓励 ②菜场巧遇,班长道歉 (前半句交代情景,后半句交代事件) 17.(1)“咀嚼”本意是用牙齿磨碎食物,这里指“我”反复品味奶奶的那句话。酣然入睡,是说“我”睡得香甜,这是“咀嚼”的结果,表明“我”理解了奶奶那句话的深刻哲理,放下了心中的包袱。
(2)本句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乐嘉秋向“我”道歉时的样子,表现出她的惭愧和勇于承认错误的真诚。 18.示例:也是指人心境的更新。
理由:从关联词的角度来看,此处应该填写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来看,这里所填的内容应该关于“我”对奶奶这句“一觉醒来是早晨”的深度理解,并且应该表明我重燃信心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19.①奶奶那句“一觉醒来是早晨”的激励,让“我”走出困境,绝处逢生,可见表达“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②我听了奶奶的话,走出困境,验证了奶奶说的话很有道理,也表达出“我”对奶奶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与肯定。
整篇文章通过描写一个因为误会而引发的挫折故事,传递出生活中的重要哲理:面对困境,要相信“一觉醒来是早晨”,这既是时间的流转,也是心理的调整。文章通过主人公在新环境中受到误会、进而自我怀疑、失落,而后在奶奶的智慧引导下振作精神,再次取得好成绩的经历,表现了在生活中如何有效地应对挫折和误解。文章叙事流畅,情节生动,人物刻画真实而富有层次,同时奶奶传授的哲学思维增加了文章的深刻性。
16.考查梳理文章内容。
(1)空:结合第⑦段“我的数学成绩急速滑坡,到了期中考试,我才考了四十八分”, 段“突然,我发现奶奶蹑手蹑脚走到我床边,慈祥地摸摸我的额头,附在我耳朵边轻轻地说:‘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是早晨!相信奶奶,一觉醒来是早晨!’”,第 段“奶奶的语调平和沉稳,透出饱经风霜后的练达与睿智。她老人家并不知道我究竟遇上了什么麻烦,不来询问、追究,只是把一个信念传授给了我,而这个信念是她用一生的坎坷与磨难练就的生命结晶”,第 段“第二天,我精神饱满地来到学校,不再理会别人是怎么看我的;我专心致志地听秦老师讲课,把巨大的精神包袱卸下来,当成柔软的坐垫坐在屁股底下了”可知,“我”数学成绩急速滑坡,奶奶并不知道我究竟遇上了什么麻烦,不来询问、追究,只是把一个信念传授给了我,让我重新振奋精神;据此可概括情节为“成绩滑坡,奶奶鼓励”;
(2)空:结合第 段“寒假里有一天,我一清早到小菜场帮奶奶替别人刮鱼鳞,正巧遇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乐嘉秋迎面走来”“她却主动跑过来打招呼,她的脸红得像盛开的夹竹桃,讪讪地说”,第 段“我好后悔,我一直想……想对你说声对不起”可知,在菜场“我”帮奶奶替别人刮鱼鳞,与班长偶遇,她主动跟“我”道歉;据此可概括情节为“菜场偶遇,班长致歉”。
17.考查词句赏析。
(1)“咀嚼”的意思是“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结合“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可知,文句中指“我”不断地揣摩奶奶说的“一觉醒来是早晨”这句话。“酣然入睡”的意思是“很舒适地进入梦乡”,写“我”那天睡得踏实舒服,意思是指“我”明白了奶奶的“一觉醒来是早晨”这句话的内涵,是要“我”重拾信心,看到明天的希望,从而使“我”如释重负。
(2)“跑过来打招呼”是动作描写,“脸红得像盛开的夹竹桃”“讪讪地”是神态描写,“看来,数学摸底考试时,我……我确实是误会你了”是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乐嘉秋对“我”表示歉意时的难为情。结合第 段“我做得又快又好,第一个交卷,又是一个漂亮的满分!不知是上帝的故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乐嘉秋又是九十九分”可知,体现了她对自己当初嫉妒“我”、质疑“我”而愧疚以及知错就改的坦诚。
18.考查内容理解和补写句子。
从关联词的角度来看,此处使用了“当然不仅仅……也是……”的句式,表明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因此,在填写划线部分时,需要选择一个能够与前文“时间的轮回”相比更加深入、更加重要的概念。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来看,文章通过叙述“我”因被误会而陷入困境,最终在奶奶的鼓励下重拾信心、重燃希望的故事,展现了“一觉醒来是早晨”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划线部分作为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应该体现“我”对这句话的深度理解,即它不仅仅指时间的流逝和循环,更是指人在经历困境后心灵的重生和希望的再现。
“心灵的重生与希望的再现”这一表述,既符合递进关系的要求,又能够准确地表达“我”在经历困境后重拾信心、重燃希望的人生态度。
据此作答即可。
19.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结合 段中“突然,我发现奶奶蹑手蹑脚走到我床边,慈祥地摸摸我的额头,附在我耳朵边轻轻地说:‘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是早晨!相信奶奶,一觉醒来是早晨!’”, 段中“奶奶的语调平和沉稳,透出饱经风霜后的练达与睿智。她老人家并不知道我究竟遇上了什么麻烦,不来询问、追究,只是把一个信念传授给了我,而这个信念是她用一生的坎坷与磨难练就的生命结晶”, 段中“到了期末考试,临考数学前,我十分平静地要求秦老师允许我临时调换一下座位,我的理由是,我不希望同学们对我产生新的误会。得到秦老师首肯后,我在讲台旁独坐一桌,面对散发着油墨香的考卷,我的心就像早晨清新的空气,透明得没有一丝杂质,潜心演算每一道考题,我做得又快又好,第一个交卷,又是一个漂亮的满分!不知是上帝的故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乐嘉秋又是九十九分”可知,文章详细描述了奶奶在“我”最艰难的时刻给予“我”的鼓励和安慰。奶奶没有说教,没有用复杂的道理,只是用一句简单而充满智慧的话——“一觉醒来是早晨”,就让“我”感受到了希望和力量。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从被误会、被质疑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信,努力学习,最终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一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奶奶的关爱和智慧,对她充满了感激之情。
结合 段中“一觉醒来是早晨,当然不仅仅是指时间的轮回,……早晨,生机勃勃,充满着新的希望”, 段中“那天晚上,我咀嚼着奶奶这句平平淡淡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话,酣然入睡”, 段中“初中毕业后,我离乡背井,多少次陷入谗言的沼泽,多少次卷进是非的漩涡,多少次面临人生的绝境,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奶奶说的这句话:一觉醒来是早晨!于是,我便恢复了自信和勇气,于是,我振作起来舔舔伤口继续与命运拼搏,于是,我奇迹般地走出沼泽,战胜绝境,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知,文章详细叙述了“我”在奶奶的话语激励下,如何调整心态,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这一过程中,“我”不仅走出了被误会的阴影,还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这一转变验证了奶奶的话“一觉醒来是早晨”的深刻内涵和正确性。通过这一经历,“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奶奶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黑夜总会过去,早晨的阳光总会到来。这种积极、乐观、坚韧的人生态度让“我”深感敬佩和赞赏。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7.
例文:
这样的你让我佩服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以独特的姿态闪耀在我们的世界里,让我们心生敬佩。而你,我的同桌,就是这样一个人。
记得那次运动会,你报名参加了 1500 米长跑。当发令枪响的那一刻,你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起初,你跑得轻松自在,步伐矫健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可随着赛程的推进,你的脚步逐渐沉重起来,汗水湿透了你的后背,脸色也变得苍白。但你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依旧咬牙坚持着。
跑到一半时,你不小心被其他选手绊倒,重重地摔倒在地。我的心猛地一紧,以为你会就此放弃。然而,你迅速地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带着膝盖上的擦伤和淤青,一瘸一拐地继续向前跑。此时,你的表情因疼痛而有些扭曲,但眼神却更加坚毅,那是一种绝不言败的执着。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你用尽全身力气,拼命地追赶着前面的选手。尽管你已经精疲力竭,但你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超越了一个又一个人。当你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你瘫倒在地上,脸上却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事后,我问你为什么不放弃,你笑着说:“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我不想留下遗憾。”那一刻,我对你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学习上,你同样认真刻苦。遇到难题,你总是不轻易放过,一遍又一遍地钻研,直到完全理解为止。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持和努力的意义。
这样的你,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学习中,都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让我由衷地佩服。你是我生活中的榜样,激励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考查全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你”和“佩服”。“你”是写作对象,范围广泛,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如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也可以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如志愿者、清洁工、警察等;还可以是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人明星等。“佩服”则表明了作者对“你”的情感态度和评价,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你”身上令人钦佩的品质、行为或成就。在立意上,要明确表达出“你”的哪些方面让自己佩服,这种佩服可以是因为“你”的勇敢、善良、坚韧、智慧、才华、奉献精神、乐观态度等,主题应积极向上,能够给读者带来正能量和启发。
二、选材构思。选材要围绕“你”展开,选取能够突出“你”令人佩服之处的典型事例。如果写身边的人,可以写朋友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老师在教学上的敬业奉献,家人在生活中的默默付出等;如果写陌生人,可以写快递员在恶劣天气下仍坚守岗位,确保包裹及时送达,或者写一位老人多年坚持义务植树,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写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则可以选取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或故事场景中的英勇事迹、高尚品德等,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诸葛亮的智慧忠诚。在构思方面,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通过简洁的语言引出“你”,并点明“你”让自己佩服;中间详细叙述“你”的事迹,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你”的令人佩服之处,升华主题,也可以适当抒发自己对“你”的敬佩之情以及从“你”身上得到的启示或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