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2 17: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考试Ⅰ
高二地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至第 5 页,第Ⅱ
卷第 6 页至第 8 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
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 1 示意 2000~2
023 年中国抚养比变动趋势。根据材料完成 1~3 题。
高二地理 GDY·第 1 页(共 8 页)
1.2000~2023 年,下列关于中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抚养比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少儿抚养比大幅提高
B.2010 年后总抚养比下降,人口红利持续扩大
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缓解了抚养压力
D.老年抚养比增幅显著,是总抚养比上升的主因
2.中国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城市住房需求下降,房价下跌
B.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需求快速增长
C.城市教育资源压力减小
D.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化速度加快
3.为应对老年抚养比快速上升带来的挑战,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儿人口比重
③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推广社区养老服务
④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减轻城市压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近年来贵州省正安县依托 5 万外出务工的吉他制造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发展吉他产
业实现了经济转型,形成了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截至 2023 年,正安县拥有吉他制造及配套企业 126 家,产品远销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值超 60 亿元。2022 年,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获评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正安县发展
“吉他+旅游”的同时也存在产业整合度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旅游服务与文创产
品开发滞后等问题。根据材料完成 4~6 题。
4.正安县发展吉他产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本地吉他制造历史悠久 B.政府高额补贴
C.靠近国际消费市场 D.外出务工返乡人才
5.正安县吉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促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等级
B.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增强经济韧性
C.导致城市用地紧张,房价上涨
D.依赖外来投资,削弱本地经济自主性
高二地理 GDY·第 2 页(共 8 页)
6.为进一步推动“吉他+旅游”融合发展,正安县最应优先改善的是
A.扩大吉他生产规模
B.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C.提升旅游服务与文创产品开发能力
D.引进外资企业的设备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我国重要的区域一体化战略,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 11 个省
份。研究表明,该战略通过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城乡统筹、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三大
机制,显著降低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策效应在中下游地区、经济较发达城市及发
展不平衡较严重的城市更为明显。图 2 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区域一体化机制。根据材料
完成 7~8 题。
7.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不包括
A.市场一体化促进资源跨区域流动
B.城乡统筹提升农村居民收入
C.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D.优先发展上游地区重工业
8.下列措施中,符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是
A.各省市自主制定环境标准,减少行政干预
B.加强跨界断面水质监测,统一区域环保执法
C.加大上游地区工业投资,提高经济增速
D.限制人口向中下游地区迁移,缓解环境压力
高二地理 GDY·第 3 页(共 8 页)
图 3 为一位游客于北京时间 7 月 21 日 19:21 在贵州省都匀市螺丝壳
景区拍摄的夕阳图片。据此完成 9~10 题。
9.该游客拍摄时影子方向为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0.该游客拍摄当日,该地的昼夜情况约为
A.昼大于夜 B.昼小于夜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中南段的北大山
上,是世界上独有的花岗岩地质奇观,该石林形成过程中,尤其是雏形阶段与冰川有密切
关系,亦被称为冰川石林。阿斯哈图石林景区所在地平均海拔 1100 米,昼夜温差大。图
4 左图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根据材料完成 11~13 题。
图 4
11.形成左图石林景观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丁 D. 戊
12.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雏形阶段的地貌最可能是
A.海蚀柱 B.峰林 C.角峰 D.石笋
高二地理 GDY·第 4 页(共 8 页)
13.该石林形成过程是
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B.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岩浆侵入
D.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图 5 为某日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根据材料完成 14~16 题。
14.判断图中乙地此时的主导风向为
A.偏西风 B.偏东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15.该日,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上海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B.内蒙古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C.北京市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D.印度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
16.下列关于此时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寒冷干燥
D.高温多雨
高二地理 GDY·第 5 页 (共 8 页)
第Ⅱ卷(综合题,共 52 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7.(18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岛被誉为“冰与火之国”,旅游业已成为其支柱产业,旅游景观有冰川、火
山地貌、地热喷泉和瀑布等。全岛有 200 多座火山,其中 30 多座是活火山且火山活
动频繁,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在冰岛的某沉降盆地中发育了辫状水系。辫状水系也称
游荡型河道,是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一般发育在三角洲、
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其形成条件有三:一是河道地形相对平坦开阔,河床较
浅且水位低,使得水流容易分散;二是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暴涨暴落;三是上游流
速快,流量大,带来的泥沙量大且粒度粗而不均一。图 6 左图为冰岛的地形图,右图
为冰岛某沉降盆地的河流水系局部图。
(1)结合材料说明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的原因。(6 分)
(2)简述冰岛某沉降盆地中辫状水系的形成过程。(6 分)
(3)分析冰岛火山活动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6 分)
高二地理 GDY·第 6 页(共 8 页)
18.(18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为热带经济作物,适宜生长在日照充足且不暴晒、气温 15℃~25℃、年降水
量丰富且有干湿季之分、海拔 500~2000 米、排水性好的微酸性肥沃土壤的环境中。
云南的地理环境与咖啡的生长“天然适配”。中国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咖啡消费市场。
云南种植咖啡已有 130 多年历史,2024 年,云南省咖啡产量占全国 98%以上,大量
出口到 29 个国家和地区。星巴克、雀巢、瑞幸等均推出多款云南咖啡豆产品。曾经
云南咖啡以生豆出口为主,品种、种植水平、初加工都较滞后,产业附加值低,一
度面临“卖一斤咖啡豆的钱买不起一杯咖啡”的困境。2022 年,云南省出台“咖六
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云南咖啡走精品化、精深加工之路。从产地→品种→采摘
→加工,咖啡产业链条上的每个节点都成为提升品质的切入点。如今云南咖啡已成
为国内咖啡界的“扛把子”,而且把“土特产”做成了国际品牌,在欧美精品咖啡
店频繁亮相。图 7 为云南咖啡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云南的地理环境与咖啡的生长“天然适配”
的原因。(6 分)
(2)简析云南发展咖啡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 分)
(3)请你为促进云南省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6 分)
高二地理 GDY·第 7 页(共 8 页)
19.(16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黄土高原区 (图 8)是我国典型的脆弱生态区,面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群落
脆弱等问题。自退耕还林 (草)等工程实施以来,该区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
人工林结构单一、造林密度过大、水分利用不合理、违背“适地适树”原则等问题,导
致“小老头树”现象频发 (“小老头树”是指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
不大的树木)。该区域降水集中于 7~9 月,降水利用率低,土壤干层严重,水资源成为
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近年来,当地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坚持
“量水而行”原则,推进生态林、经济林合理布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培育特色生态产
业,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提升。
(1)分析甘肃黄土高原区植被恢复面临的主要自然限制因素。(6 分)
(2)说明人工林出现“小老头树”现象的人为原因。(4 分)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甘肃黄土高原区植被恢复与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建议。(6
分)
高二地理 GDY·第 8 页(共 8 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A D B C D B A A B C B A D B
二、综合题
17. (1) “火”: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大西洋中脊),火山活动频繁,多活火山,有地热喷泉
等火山地貌;“冰”:冰岛纬度高,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多冰川地貌(如冰川、冰原);“冰与火共
存”:火山活动与冰川地貌同时存在,形成独特景观。
(2) 沉降盆地地形平坦开阔,河床浅,水流易分散;冰岛降水季节变化大(或冰川融水季
节变化大),河流流量暴涨暴落;上游流速快,携带大量粗而不均的泥沙,在盆地内沉积,使河
床抬高,水流更易分叉;反复沉积与冲刷,形成多汊流的辫状水系。
(3) 有利:形成独特火山地貌与地热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增加土
壤肥力,利于农业;地热资源可用于发电、供暖,提供清洁能源。不利:火山喷发破坏地表植被
与基础设施,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火山灰影响航空交通与空气质量;频繁火山活动可能导致地质
灾害(如地震)。
18. (1) 气候:云南纬度较低,海拔 500~2000 米,气温 15℃~25℃,符合咖啡生长温度;降水
丰富且有干湿季,满足咖啡生长水分需求;日照充足且多山地,避免暴晒,适宜咖啡生长。地形:
多山地丘陵,排水性好,避免积水。土壤:微酸性肥沃土壤,符合咖啡生长土壤需求。
(2) 种植历史悠久,有一定经验;政策支持(如 “咖六条”),推动产业升级;国内咖啡消
费市场增速快,需求大;国际市场广阔(出口 29 国);知名品牌(星巴克、雀巢等)合作,提
升知名度与销量;交通改善,便于产品运输。
(3) 坚持精品化路线,提升咖啡豆品质(如优化品种、改进种植与加工技术);发展精深
加工,延长产业链(如生产咖啡饮品、文创产品),提高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国际知名
品牌;完善交通与物流设施,降低运输成本;结合乡村振兴,发展 “咖啡 + 旅游”,拓展产业形态;
加强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抗灾能力。
19. (1) 降水集中(7~9 月),降水利用率低,水资源短缺;土壤干层严重,土壤含水量低,
不利于植被根系发育;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
植被易受干旱胁迫。
(2) 人工林结构单一,物种间竞争激烈,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林密度过大,植被耗水量大,
加剧水资源短缺;违背 “适地适树” 原则,选择的树种不适应本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忽视水分限
制,过度追求植被覆盖率,超出环境承载力。
(3) 生态方面:坚持 “量水而行”,根据水资源状况合理规划造林密度与树种(如选择耐旱
树种);推进生态林与经济林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林种;加强水土保持(如修建梯田、鱼鳞坑),
改善土壤与水分条件。经济方面:结合乡村振兴,培育特色生态产业(如经济林产品加工、生态
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林下经济(如种植牧草、中药材),提高土地利用率。社会方面:
加强科技推广与农民培训,提高种植与管理技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民生态保护的积极
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