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基础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基础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17: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基础过关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2.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通过煤的综合利用可获得多种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汽油、煤油等可以作为液体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加工成汽油、煤油等液体燃料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
D.煤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
3.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
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 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
4.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A.氧化钙与水反应 B.白磷自燃
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甲烷燃烧
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选择含氢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C.必须使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D.必须使用酒精灯加热
6.某中学有两名学生回到住所,闻到屋内充斥着燃气味道,他们赶紧关闭阀门后立即点燃炉灶检测,燃气罐瞬间燃爆,两人都被严重烧伤。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立即
A.拨打电话向消防救援站报警
B.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C.打开门窗通风
D.拨打电话请燃气部门人员上门维修
7.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
8.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9.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甲烷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氢气
10.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燃烧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伴随着能量变化
B.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燃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车用乙醇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二、填空与简答
1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1)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从是否可再生的角度分析,它们都属于 能源。
(2)利用煤炭发电时,通常需要将煤块研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储量有限,为此我们需要开发使用更清洁的新能源。请写出一种目前开发使用的新能源 。
(4)氢气是理想的未来能源,氢气具有 (答一条)的优点。是氢能源汽车的常用供能剂,可以和水反应释放出氢气,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12.请解答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专家指出,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严禁明火或高温,否则会引发燃爆。从燃烧的条件上讲,明火或高温的作用是 。
(2)春季,山区一旦着火,灭火队员们将火情控制住后,还要把持续燃烧的高大的树木砍伐落地,防止滚落,这一举措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3)天然气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主要家用燃气,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燃气报警器(如图所示)。报警器的位置应按 (填“A”或“B”)安装,原因是 。
13.我国现代家庭所用燃料主要有如下几种:
(1)蜂窝煤,蜂窝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的目的是 。
(2)液化石油气也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请写出丁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CH4,由于这几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因此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臭味)的乙硫醇,目的是 。
14.火折子被称为古代的“打火机”,是将硫磺、土纸和棉花等制成燃芯,点燃后置于竹简中,竹筒与竹帽上都留有小孔,调整小孔位置可让适量空气进入火折子内,使燃芯长时间保留火星而不产生火焰。使用时拔下竹帽,对着火星吹气,燃芯即复燃产生火焰。
(1)写出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旋转竹帽使竹简和竹帽上的小孔位置错开,燃芯上的火星就会熄灭。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15.“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且灭火时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可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
根据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 。
(2)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______。
A.灭火浓度最低 B.灭火效能最高
C.灭火速度最快 D.会造成人员伤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 。
16.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都可以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另一同学用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得出了以下四个实验事实:
a.不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b.不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c.通空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通空气,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
比较 (填字母)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的结论;比较 (填字母)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结论。
(3)甲图与乙图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图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17.学习小组对蜡烛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1)诗文释义:“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剪烛是因为蜡烛燃烧久了烛芯露出过长,易分叉、炭化,影响烛芯传输石蜡的速率,且燃烧时易冒黑烟,需要适时修剪烛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烛芯过长,石蜡燃烧更完全
b.修剪烛芯,可使烛光更明亮
(2)组成探究: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该现象说明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
(3)隔空点火:吹灭蜡烛的瞬间可以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点燃白烟,烛火复燃。
①吹灭蜡烛的原理是 ;
②白烟在烛火复燃中所起的作用是 。
(4)家庭实验:如图用玻璃杯迅速罩住燃着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水中,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原因是 (答一条)。
三、计算题
18.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是___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_____?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基础过关检测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A C B D D B
11.(1) 石油 不可再生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或生物质能,或核能,合理即可)
(4) 无污染、可再生、热值高(合理即可)
12.(1)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将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
(3)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密度小于空气
13.(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
(3)便于及时发现燃气泄漏
14.(1)
(2)隔绝空气(或氧气)
15.(1)干粉灭火弹
(2)ABC
(3)
(4)严禁携带火种进山等
16.(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化合
(2) a、c c、d
(3)乙
17.(1)b
(2)氢/H
(3) 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白烟燃烧会放热,从而点燃烛芯
(4)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玻璃杯内压强减小(合理即可)
18. 2 64t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