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基础过关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阿伏加德罗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张青莲
2.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总装调试 B.燃料注入 C.点火发射 D.船箭分离
3.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紫红色 B.导热性 C.延展性 D.易锈蚀
4.下列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A. B. C. D.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粉末
C.称量固体食盐 D.量取液体
6.下列对实验安全与操作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内试剂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避免试管炸裂
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用水洗净,再放回原瓶
C.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和品尝试剂的味道
D.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7.蜡烛(足量)在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装置内蜡烛的质量不变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8.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A. B.
C. D.
9.下列实验操作与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容易砸破试管 B. 洒出液体
C. 易使试管脱落或溅出液体 D. 不易熄灭酒精灯
10.在实验室中安装一套复杂的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
A.自上而下,再从左到右
B.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
C.自上而下,再从右到左
D.自下而上,再从右到左
二、填空与简答
1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 创造物质。
12.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
(1)上述四种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该材料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13.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的识别及用途
①仪器B的名称是 ;
②可用于夹持试管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③可用于吸取并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是 。
(2)生活中,有许多物品的使用与实验室中仪器的作用相似。请在上图中选择作用相似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入下表中对应的位置。
生活用品 物品使用 作用相似的仪器名称
酱油瓶 盛放酱油
洗脸盆 盛放清水
陶瓷小勺 取用食盐
一根筷子 搅拌糖水
14.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烧杯放置在 上,使之受热均匀,加热完成后,必须用 盖灭酒精灯。
(2)取用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量筒 ②量筒 ③量筒 ④胶头滴管 ⑤玻璃棒
15.某学生给试管中液体药品进行加热,实验结束洗涤试管后才发现试管破裂,你认为引起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3点)
16.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请描述下列错误操作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1)试剂瓶上的标签未朝向手心: 。
(2)用未经清洗的胶头滴管去取其他的药液: 。
(3)加热后的试管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清洗: 。
(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或者他人: 。
三、科学探究题
17.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如燃烧。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1)【提出问题】 ?
(2)【作出猜想】猜想一: ;
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3)【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① 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观察 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b.用手触摸烧杯,有热的感觉 由现象可知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 ,蜡烛燃烧为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 观察通电前、中、后的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a.通电前: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b.通电中:发出白光,用手触摸灯泡,感觉热; c.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由现象可知白炽灯通电发光 新物质生成,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实验结论】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5)【交流反思】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 。
18.蜡烛燃烧实验探究。
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石蜡不断熔化,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同学们对蜡烛燃烧过程展开了探究。
I.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炭化形成黑圈(如图),得出结论: 。
Ⅱ.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
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
猜想①②的理由是 。
猜想③的依据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气化。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1)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内壁涂有澄满石灰水的烧杯 观察到 猜想①成立
(2)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干而冷的烧杯 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白色固体物质。 猜想②不成立
(3)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 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 猜想③
【实验反思】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一定成立,理由是实验中产生现象的原因还可能是 。
【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 (填“能”或“不能”)燃烧。
【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先受热熔化,然后在烛芯气化形成气态石蜡后才能燃烧。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基础过关检测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B A B C D B
11. 组成、结构、性质 化学变化
12.(1)高温下分解
(2)熔点高(或沸点高等)
13.(1) ①漏斗 ②E ③A
(2) 细口瓶 水槽 药匙 玻璃棒
14.(1) 陶土网 灯帽
(2)②④/④②
15.1、未预热;2、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3、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16. 标签被腐蚀 药液被污染 试管炸裂 液体沸腾溅出烫伤人
17.(1)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2)都是化学变化
(3) 水 化学 没有 物理
(4)二
(5)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8. 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成立 石蜡蒸汽冷凝成固体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