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18: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过关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 B.氯化钠 C.过氧化氢 D.氦气
3.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可用于表示
A.Fe B.H2 C.CO2 D.NH3
4.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所示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91.22g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0 D.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
5.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B.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
C.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不同
D.因为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6.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5.314×10-26k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已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A.2.657×10-26kg B.2.657×10-26 C.64kg D.1.0628×10-26kg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分子间隔增大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分子种类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两种微粒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就一定相同
9.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知识后,以二氧化碳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
二、填空与简答
1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不显电性的是 。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12.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钡元素: 。
(2)1个钙离子: 。
(3)3个氧原子: 。
13.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 。
(2)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硒原子的中子数是 。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的核电荷数为8,则A的离子符号为 ;C的原子序数为 ;B和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_(填字母)。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
(4)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16.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1个氢分子的质量约为: 。
(2)墙内开花墙外香: 。
17.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含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的2倍;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元素的2.5倍;D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只含有一个质子。请回答:
(1)A、D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 。
(2)C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B元素的离子,我们用符号 表示。
(4)B和D组成的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18.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冰糖。在烧杯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当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 (填“高”或“低”),此现象说明了 。
(2)通常说“糖水是甜的”,从化学角度解释这句话不对的原因 。
三、实验题
19.请完成下列探究:
(一)如图是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1)甲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2)经检验乙实验中生成了新物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 。
(3)写出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二)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两种实验方案。
图2、图3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4)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在实验二中浓氨水被注入密闭塑料瓶中,和实验一相比其优点是 (答一条)。
四、计算题
20.小明说:“求相对原子质量有两种方法。”小亮说:“两种方法要因条件不同酌情使用。”于是小明找出如下数据: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X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且其核内有30个中子。要求小亮算出X原子核内有多少个质子,小亮一时却不知道从哪入手。聪明的同学,请你帮助小亮来完成这一任务。(提示:本题中的相对原子质量要取整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过关检测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C C A A B A D
11.(1)分子、原子、中子
(2)原子核
12.(1)Ba
(2)Ca2+
(3)3O
13.(1) AD O2-
(2)78.97
(3)45
14. O2- 17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5.(1)A
(2)19.00
(3)O2-
(4)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16.(1)分子的质量很小
(2)分子不断运动
17.(1) C H
(2) 非金属
(3)O2-
(4)分子
18.(1) 低 分子间有间隔
(2)糖水中的糖保持着糖是甜的这一性质,而水没有这一性质,所以应该说糖水中的糖是甜的(答案合理即可)
19.(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澄清石灰水
(3)
(4)纸花均由下到上逐渐变红,且放入热水中的纸花变红速度较快
(5)节约试剂、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更环保(任意一点即可)
20.解: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56-30=26
答: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