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古建筑处处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下列相关古建筑的修复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浮雕 B.彩绘墙壁 C.镶铺石板 D.烧制青砖
2.直播带货推动农产品销售,助力精准扶贫。下列云南土特产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墨江紫米 B.昭通苹果 C.景东土鸡蛋 D.漾濞核桃油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内可以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泥水
5.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Ca3(PO4)2 B.KCl C.CO(NH2)2 D.KNO3
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植物油 C.蔗糖 D.味精
7.轿子雪山是滇中第一高峰。游客攀登轿子雪山可携带便携式氧气瓶,避免出现高原反应。氧气可被压缩在便携式氧气瓶中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8.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B.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D.核能废水排入大海
9.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活动:每隔十分钟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其pH,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刻 5:05 5:15 5:25 5:35
pH 4.95 4.94 4.86 4.85
其中水样酸性最强的时刻是
A.5:05 B.5:15 C.5:25 D.5:35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D.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11.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作为外墙,既美观又实用。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碲的元素符号为Te B.碲属于非金属元素
C.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 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12.二硫化钼(MoS2)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二硫化钼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钼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3.如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B.硫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硫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
14.特布他林(C12H19NO3)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的药物。下列关于特布他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特布他林属于有机化合物 B.特布他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5
C.特布他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特布他林中的原子总数为35
15.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该成果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人工合成淀粉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22:1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MnO2是否可以催化H2O2溶液分解 B.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比较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比较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17.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4 20 a 12
反应后质量/g 12 2 3 4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Z是催化剂或未参加反应 B.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X一定为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为1:20
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 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取样,分别加适量的水,测所得溶液的温度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D 鉴别CO2和N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9.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气体肥料,D可用作补钙剂,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是CaO B.C→D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C.E一定是稀盐酸 D.A、B属于同种类别的物质
20.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性质相似
②工业炼铁中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③钙、铁、锌、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④向盛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则图甲可表示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变化关系;若图乙表示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变化关系,则OA段为生成BaSO4沉淀,AB段为生成Cu(OH)2沉淀。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与简答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Ⅰ.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氧原子 ;
(2)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 ;
(3)氯化铝中的阳离子 ;
(4)一氧化氮分子 。
Ⅱ.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写出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5)“+4”表示 ;
(6)“2”表示 。
22.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境、健康等息息相关。
(1)请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 。
物质 用途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氯化钠 制造人造骨
钛合金 消除公路积雪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2)云南是绿色能源大省,全年光照充沛,拥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巨大优势。除太阳能外,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是 。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能源,主要包括 、石油、天然气等。
(3)光伏发电蕴含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能力,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低碳减排理念相符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盒 B.开发新能源汽车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23.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逐水草而居,没有水人类就不能生存。化学立足生活,不断研究水的性质和应用。
科学探究水的组成:
(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获取生活用水:
(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得到的,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具有 性。
生活中软化硬水: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4)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5)将t2℃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6)t2℃时用等质量的水分别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的是 。
24.我国很早就开始冶炼金属、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冶炼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属被广泛用于航天、化工、通信等领域。
(1)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有关于铁的记载。
① “质有土锭,碎砂数种、凡土锭铁”其中“铁“即指赤铁矿、“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
②“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脂头词”、熟铁打成薄片是利用其具有良好的 性。钢属于 (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③铁质文物出土时表面都附着铁锈、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使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
(2)取3.2g下列合金粉末中的一种,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0.11g氢气。则该合金粉末可能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黄铜(Cu、Zn) B.生铁(Fe、C)
C.18K黄金(Au、Ag、Cu) D.硬铝(Al、Cu、Mg)
25.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以及冶炼金属等。工业上以黄铁矿(FeS )为原料生产硫酸的主要流程如下:
(1)“粉碎”的目的是 。
(2)沸腾炉中主要的化学反应为4FeS2+11O22R+8SO2,则R的化学式为 。
(3)在接触室中,SO2在催化剂(V2O5)的作用下加热转化为S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
26.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口略向下倾的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试剂,常温下为棕色固体,在空气中会被氧化,遇水强烈反应。实验室设计如图装置,使甲装置中制取出的N2与银白色的Ca反应制备(Ca3N2)。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中证明Ca3N2生成的现象是 。
(5)装置乙中的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其作用是 。
四、科学探究题
27.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小晶同学判断稀硫酸能与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她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1)A中有气泡产生,B中无明显现象,可向NaOH溶液中先滴加 ,再滴加足量稀硫酸,并观察现象来验证小晶的判断。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为集中处理废液,实验结束后小晶同学将试管A和B中的溶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生成。于是小晶同学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2)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
【实验探究】(3)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取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 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猜想三不成立
Ⅱ 另取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猜想二成立
【拓展延伸】
(4)证明猜想二成立还可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紫色石蕊溶液 B.锌粒 C.氢氧化铜固体 D.氢氧化钙溶液
五、计算题
28.甲硅烷(SiH4)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用Mg2Si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取甲硅烷的化学方程式为Mg2Si+4HCl=SiH4↑+2MgCl2.若146g稀盐酸与10gMg2Si充分反应后,Mg2Si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52.8g。计算:
(1)反应后生成SiH4的质量是 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C B C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D B B B D A
21.(1)4O
(2)Si
(3)Al3+
(4)NO
(5)二氧化氯中氯元素化合价为+4价
(6)一个二氧化氯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2.(1)
(2) 氢能(合理即可) 煤
(3)BC
23.(1) 氧气/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吸附
(3) 肥皂水 煮沸
(4)c
(5)a>c
(6)a
24.(1) Fe2O3/氧化铁 延展 金属材料 氧气和水 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刷漆等(合理即可)
(2)D
25.(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Fe2O3
(3)
26.(1)锥形瓶
(2)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
(3) B CaCO3+2HCl=CaCl2+H2O+CO2↑
(4)丙中玻璃管内有棕色固体生成
(5)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丙中
27.(1) 酚酞溶液
(2)Na2SO4和Na2CO3
(3) 滴加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4)ABC
28.(1)3.2
(2)解:若146g稀盐酸与10gMg2Si充分反应后,Mg2Si有剩余,说明盐酸反应完全,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x,
x=10%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