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循环语句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面问题可以设计成循环语句计算的个数为 ( )
①求1+3+32+…+39的和;
②比较a,b两个数的大小;
③对于分段函数,要求输入自变量,输出函数值;
④求平方值小于100的最大整数.
A.0 B.1 C.2 D.3
【解析】选C.对于这4个问题,其中①用到累加,④用到一个数一个数的验证,可以用循环语句.
【变式训练】下列问题可以设计成循环语句计算的个数为 ( )
①求函数y=log2x-的零点;
②给出条件求圆的方程;
③把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A.0
B.1
C.2
D.3
【解析】选B.①是二分法求零点,用到循环语句,②③用不到循环语句.
2.执行下面的算法语句,输出的结果是 ( )
i=1
S=0
Do
S=S
2+1
i=i+1
Loop While i≤4
输出S.
A.7
B.9
C.15
D.17
【解析】选C.算法运行过程如下:
①S=1,i=2;②S=3,i=3;③S=7,i=4;④S=15,i=5.可知答案.
【举一反三】把此算法语句写成For语句.
【解析】S=0
For i=1 To 4
S=2
S+1
Next
输出S.
3.下列算法语句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
S=0
For i=1 To 4
S=2
(i+2)+4
Next
输出S.
A.10
B.12
C.14
D.16
【解析】选D.此题就是求当i=4时,S=2×(4+2)+4=16.
4.如图算法语句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 )
i=0
Do
i=i+1
Loop
While i
i<2000
i=i-1
输出i.
A.42
B.43
C.44
D.45
【解析】选C.由已知可得,算法语句的功能是利用循环计算满足i2<2000(i∈N)的最大i值.因为442<2000,452>2000,故选C.
5.运行下面的程序时,Do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是 ( )
N=0
Do
N=N+1
N=N
N
Loop
While N<20
输出N.
A.3
B.4
C.15
D.19
【解析】选A.0<20,1<20,2×2<20,5×5>20,循环结束.故While循环语句共执行了3次,所以选A.
6.观察下面的算法语句:
S=0
For i=1To100
S=S+i
Next
输出S.
该算法语句的功能是 ( )
A.求1×2×3×4×…×100的值
B.求1+2+3+4+…+100的值
C.求1×3×5×…×99的值
D.求1+3+5+…+99的值
【解析】选B.根据For循环语句的作用可知通过累加求式子1+2+3+4+…+100的值.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7.执行下面的算法语句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S=0
For i=1To4
S=S
i+1
Next
输出S.
【解析】当i=1时,S=0×1+1=1;
当i=2时,S=1×2+1=3;
当i=3时,S=3×3+1=10;
当i=4时,S=10×4+1=41,
循环结束,输出S,
所以输出S的值为41.
答案:41
8.算法语句
j=1
Do
j=j+1
Loop While j
j<100
j=j-1
输出j.
运行的结果是__________.
【解析】①当j=1时,j=2,2×2<100;②j=3,3×3<100;③j=4,4×4<100;…
⑧j=9,9×9<100;⑨j=10,10×10=100,结束循环,此时输出j-1=9.
答案:9
【变式训练】运行下面的算法语句,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
A=1
B=1
Do
A=A+B
B=A+B
Loop
While B<15
C=A+B
输出C.
【解析】①A=1,B=1,②A=2,B=3,③A=5,B=8,④A=13,B=21.
此时结束循环,C=13+21=34.
答案:34
9.下面求1+4+7+…+2011的值的程序中,正整数m的最大值为________.
S=0
i=1
Do
S=S+i
i=i+3
Loop
While i输出S.
【解析】根据题意及Do
Loop语句的作用可知,当i运算到2011时,应跳出循环,此时m的值可为2012,2013,2014,故m的最大值为2014.
答案:2014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0.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算法语句.
【解析】s=1
i=3
Do
s=s
i
i=i+2
Loop
While i≤99
输出s.
【一题多解】本题还可有如下解法.
s=1
For i=1 To 50
s=s
(2i-1)
Next
输出s
11.如图是计算1+2++3++…+2014+的值的算法框图.
求:(1)图中空白的判断框内应填____________,执行框内应填___________.
(2)写出与算法框图相对应的算法语句.
【解析】(1)判断框:i>2014或i≥2015
执行框:S=S+i+
(2)算法语句如下:
S=1
i=2
Do
S=S+i+
i=i+1
Loop While i>2014
输出S.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运行如图的算法语句后,输出的结果为 ( )
i=1
S=0
Do
i=i+1
S=2
i-1
i=i+2
Loop
While i<7
输出S,i.
A.11,8
B.7,4
C.9,7
D.9,5
【解析】选A.运行如下:①i=2,S=3,i=4.
②i=5,S=9,i=7.此时输出S=9,i=7.
2.下面算法语句的作用是 ( )
i=1
Do
输出i;
i=i+1
n=i3
Loop
While n<2
014
A.求立方小于2
014的最大正整数
B.求立方大于2
014的所有正整数
C.求立方小于2
014的所有正整数
D.求立方大于2
014的最小的正整数
【解析】选C.根据Do
Loop语句的作用以及循环体中的赋值语句可知该循环语句的作用是将立方小于2
014的所有正整数都找到并输出,故选C.
3.根据下面的算法语句,输出的结果为 ( )
S=0
i=1
Do
i=i+2
S=2
i+3
Loop
While i<8
输出S.
A.17
B.19
C.21
D.23
【解析】选C.由Do
Loop语句的作用可知当i=9时跳出循环,此时S=2×9+3=21,故选C.
【变式训练】下列算法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
i=7
S=0
Do
S=S+i
i=i-1
Loop
While
S<15
输出i.
A.1
B.2
C.3
D.4
【解析】选D.执行第一次循环后,S=7,i=6,满足条件;
执行第二次循环后,S=13,i=5,满足条件;
执行第三次循环后,S=18,i=4,不满足条件,结束循环.故输出的i=4.
4.下面对甲、乙两个算法语句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
甲:i=1
000
乙:S=0
S=0
For i=1To1
000
Do
S=S+i
S=S+i
Next
i=i-1
输出S.
Loop
Whilei≥1
输出S.
A.语句不同,结果相同
B.语句相同,结果不同
C.语句不同,结果不同
D.语句相同,结果相同
【解析】选A.乙的作用是求式子1+2+3+4+…+1
000的值,而甲的作用是求式子1
000+999+998+…+1的值,由此可知尽管结果相同,但求和的顺序不同,因此是不同的算法语句.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下面的算法语句,若输入a=3,b=-1,n=5,则输出的是__________.
输入a,b,n;
i=1
Do
c=a+b
a=b
b=c
i=i+1
Loop While i≤n-2
输出c.
【解析】运行如下:①i=1,c=2,a=-1,b=2,i=2.
②c=1,a=2,b=1,i=3.
③c=3,a=1,b=3,i=4.
此时输出c=3.
答案:3
【误区警示】本题赋值语句较多,易出现赋值错误而造成结果错误.
6.下列是求1+++…+的值的算法,则横线处应填______________.
S=0
For________
S=S+
Next
输出S.
【解析】根据For语句的一般格式及功能可知,横线处应填i=1To49Step2
答案:i=1To49Step2
【误区警示】在求解本题时容易忘记Step2而导致出现错误.
三、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7.写出求函数y=x3+3x2-24x+30的值的算法语句,连续输入11个自变量的取值,输出相应的函数值.
【解析】解决本题的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自变量x的值.
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
第三步,输出y.
第四步,记录输入次数.
第五步,判断输入的次数是否大于11.若是,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一步.
显然,可以用计数变量n(1≤n≤11)记录次数,通过循环结构来实现算法.
算法框图如图:
算法语句:
n=1
Do
输入x;
y=x3+3
x2-24
x+30
输出y;
n=n+1
Loop
While n≤11
8.如果某高中男子体育小组的百米成绩如下(单位:秒):
12.1,13.2,12.7,12.8,12.5,12.4,11.7,11.6,11.4,12.4
从这些成绩中搜索出小于12.1秒的成绩并输出,写出相应的算法语句.
【解析】i=1
Do
输入Gi;
If
Gi<12.1
Then
输出Gi;
Else
i=i+1
End
If
Loop
While
i≤10
【拓展提升】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综合应用的逻辑关系
在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的综合应用中,一般是执行循环体的过程中嵌套着条件语句,也就是在循环语句中,先判断条件语句是否满足,若满足则执行Then后的语句,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然后继续执行循环体,再次判断,直到不满足循环变量的条件就终止循环,在编写这样的综合语句时,需要明确循环体与条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