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3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21: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共3课时)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学习用品之一,借助拼音本封面信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识字。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园地二之前,已经初步接触了汉语拼音,掌握了单韵母和部分声母的认读与书写,能够进行简单的两拼音节拼读。对四线三格的书写格式也有了基本认知,能较为规范地在格内书写拼音字母。不过,由于学习时间较短,学生对拼音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形近字母(如b和d、p和q)容易混淆,拼读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作业本封面填写内容的文化意义,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同。
2.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作业本封面中的八个生字:“本”、“学”、“校”、“班”、“级”、“姓”、“名”、“王”。
【教学重点】认识并记忆作业本封面的八个生字,理解每个字的基本含义。
【教学难点】在书写练习中,体会汉字的结构美和书写美。
【学习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评价。
内容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及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朗读和主要内容的理解情况评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设置:老师展示作业本封面,向学生说明封面上填写信息的重要性。
2.学生仔细观察作业本封面的示例,注意封面上需要填写的信息类别。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了解作业本封面信息填写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二、生字认读
1.逐字教学:老师按顺序逐字教授,首先标准发音,然后解释每个字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每个字的基本信息。
2.学生跟随老师的发音积极朗读生字,尝试模仿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观察和多种认读活动,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
三、书写示范与练习
1.田字格书写示范:老师在黑板上使用田字格进行“九”和“王”字的书写示范,确保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准确位置。
2.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书写示范,然后在自己的田字格练习簿上模仿书写。
独立练习书写“九”和“王”,专注于笔顺和格位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个别辅导和自我评价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和书写质量。
四、书写技巧指导
1.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控制笔画的粗细和字的整体比例,确保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2.学生自我评价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设计意图:互相评价则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欣赏能力。
五、练习与展示
1.笔顺与格位讲解:老师详细讲解每个字的笔顺,并指出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格位,如“九”字的第一笔竖应从左边线开始。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示书写作品,进行同伴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和书写质量。
课堂小结:语文园地二涵盖了拼音的巩固练习、词语认读、儿歌诵读等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拼音节的拼读,学生容易忽视介母,导致拼读错误;二是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由于发音部位和方法较为复杂,学生难以准确发音;三是在语境中运用所学拼音和词语,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和表达困难。
【板书设计】
作业本封面
生字:本、学、校、班、级、姓、名、王
书写练习:九、王
【课堂作业】
基础性训练:课后复习课堂所学生字“本”、“学”、“校”、“班”、“级”、“姓”、“名”、“王”,并正确朗读。
巩固性训练:在田字格练习簿上规范书写生字“九”和“王”,每个字至少写五遍,注意笔顺和结构。
拓展性训练:选择一个或几个新学的生字,尝试造句,并在句子中正确使用这些字,下节课分享。
【作业布置】
在田字格练习簿上规范书写生字“九”和“王”。
第二课时(共3课时)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学习用品之一,借助拼音本封面信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识字。“用拼音”安排了两项内容。“读一读,读准声调”编排了4组音节,每组音节的被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旨在引导学生准确辨认并读准声调。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园地二之前,已经初步接触了汉语拼音,掌握了单韵母和部分声母的认读与书写,能够进行简单的两拼音节拼读。对四线三格的书写格式也有了基本认知,能较为规范地在格内书写拼音字母。
【教学目标】
1.通过拼音学习,增强对汉语拼音文化的认同。
2.学生能够准确读出拼音,理解并运用字词句。
3.在拼音和字词句的学习中,培养辨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读出拼音,在读的时候融入动作。
【教学难点】声调的准确发音,字词句的灵活运用。
【学习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评价。
内容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及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朗读和主要内容的理解情况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清晰地展示四个声调的符号,并用不同颜色标注,以便学生区分。
2.学生认真观察声调符号和老师的手势,学习声调的升降变化。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声调的展示、示范、跟读和对比练习。
二、示范朗读
1.老师逐一朗读“da”、“mo”、“bi”、“pu”等音节,并用手势辅助表示每个声调的升降,帮助学生理解声调的变化。
2.学生跟随老师的领读,大声朗读拼音音节,注意每个声调的特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正确声调。
三、互动练习
老师领读每个带有声调的音节,如“da(一声)”、“mo(二声)”,要求学生跟读,并注意声调的准确性。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比不同声调的发音,尝试描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练习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语音感知能力。
四、小组练习
声调对比:老师展示相似音节但声调不同的字,如“da(一声)”与“da(四声)”,让学生对比发音,加深对声调差异的理解。
小组练习:学生分小组练习不同声调的音节,相互纠正,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学习兴趣。
五、互动练习
老师随机指名学生朗读不同的声调音节,如“bi—bi(三声)”,并给予即时反馈。
学生对比发音,加深对声调差异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发音,加深对声调差异的理解。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包括声调的准确发音、拼音的辨识与朗读,以及拼音与动作的协调配合。老师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和进步,同时指出需要进一步练习和加强的地方。
【课堂作业】
基础性训练:完成课本的连一连。
巩固性训练:做完连一连,把连好的读一读。
拓展性训练:在家中练习将所学拼音与相应动作结合起来,通过身体动作加深记忆。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连一连,把连好的读一读。
【板书设计】
读一读,读准声调
比一比,读一读
读一读,做动作
读一读,连一连
第三课时(共3课时)
【教材分析】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了一篇学生比较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讲故事,感受“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将劳动教育寓于生动的故事中。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尤其是喜欢富有童趣的教学内容和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语文园地二中的拼音游戏、儿歌等内容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然而,随着学习难度的逐渐增加,部分拼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体会劳动和助人的价值。
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
3.学生通过故事,培养初步的道德判断和情感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理解劳动的价值和助人的意义。
【学习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评价。
内容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及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朗读和主要内容的理解情况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展示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插图,引起学生的注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白兔和小灰兔在田间劳作的场景。
2.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寻找故事情境中的线索和细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背景介绍、情感铺垫和观察引导,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故事情境,帮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趣味学习
1.激发兴趣,提问“你们看到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做什么吗?他们看起来心情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2.学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预期。
设计意图:为后续的阅读理解和角色扮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情感体验
1.引导:老师通过提问,如“小白兔为什么要帮助老山羊?”“小灰兔收到白菜后心情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2.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思考并表达自己对角色情感的共鸣,如对小白兔乐于助人精神的赞赏。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情感共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角色扮演
1.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表达相应的情感,如小灰兔的感激和小白兔的乐于助人。
2.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投入情感,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角色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角色扮演与互动体验,旨在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练习
1.根据故事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小白兔、小灰兔和老山羊。
2.学生根据分配的角色,进行装扮和表演,尝试将自己融入到故事情境中。
设计意图:互动交流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主旨、学生在阅读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故事所蕴含的深层道理,如劳动的价值和互助精神。老师还强调了学习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德。
【课堂作业】
基础性训练:学生回家朗读故事给家人听,复习生字。
巩固性训练:学生画出故事中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拓展性训练:学生编写一个简短的日记,记录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
【作业布置】
朗读故事给家人听,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
劳动的价值
助人为乐
礼貌用语:谢谢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