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辛亥革命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其中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人物是(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李鸿章
D.康有为
2.右图是某剧组在檀香山拍摄的某一场所,这一场所曾见证了孙中山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这一团体的口号是( )
A.三民主义
B.振兴中华
C.推翻清朝
D.爱我中华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于( )
A.北京
B.檀香山
C.东京
D.南京
4.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曾在上海修铁路、办银行。孙中山先生用行动践行了他的哪一主张( )
A.民主
B.民族
C.民权
D.民生
5.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
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6.下图所描述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后
B.武昌起义后
C.中华民国成立后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
7.小李同学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某件文物上标有“民国十六年”。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
A.1927年
B.1928年
C.1926年
D.1937年
8.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变革。下列各项符合变革的是( )
A.君主制→联邦制
B.立宪制→君主制
C.立宪制→共和制
D.君主制→共和制
9.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废除了封建制度
10.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
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二、非选择题
11.武汉一位收藏家展示了一本1913年的月历。(下图)
小小一本月历,几乎还原了辛亥革命的历程。包括武昌革命党起义攻督署,举黎元洪为都督;民军占领汉阳兵工厂;民军占领汉口;清军统带马继增率第二十二标抵汉等。
请回答:
(1)从月历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2)辛亥革命的革命旗帜是什么
(3)举出一例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要革命活动。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辨能力。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是孙中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A和C维护清朝统治,D主张在保留清朝皇帝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制。
2.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檀香山”可判断这一革命团体是兴中会。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3.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它是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
4.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修铁路、办银行”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显然孙中山先生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他提出的民生主义。
5.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一次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辛亥革命体现了中国从帝王专制到民主共和的转型。
6.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能力。“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反映出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群众中影响有限。中华民国成立后,老农才会有“我非中华民国人”之语。
7.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关于民国纪年的换算能力。“民国十六年”换算成公元纪年:1912+16-1=1927年。
8.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故选D。
9.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反动力量”指的是封建专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封建专制“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10.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拓展延伸】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不敢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2)帝国主义的破坏;(3)对袁世凯认识不清,再加上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党施加压力,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第(1)(2)题均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回答第(3)题时应注意题目中的“辛亥革命前”这一重要信息,否则很容易答错;第(4)题孙中山所说的“创举”即对历史的改造,也就是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答案:(1)武昌。
(2)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
(3)成立兴中会(或成立中国同盟会等)。
(4)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