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于(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末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胜利后
2.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Z处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右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国民党发动内战
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4.他是清末状元,又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被誉为“中国轻纺工业第一人”。“他”是( )
A.张謇
B.周学熙
C.李鸿章
D.荣宗敬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是( )
A.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
B.周学熙创办的滦州煤矿公司等企业
C.荣氏兄弟创办的企业
D.范旭东创办的天津久大精盐公司等企业
6.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7.右图是中国民族工业1912-1918年发展示意图。它反映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 )
A.总体水平落后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行业发展不平衡
D.曲折发展
8.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A.关税自主权的提高
B.财税改革的实行
C.币制改革的实行
D.战时经济统制政策的实行
9.抗日战争时期,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和破坏 ②国民政府实行的战时经济统制 ③国民政府实行的限价政策 ④内战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右边漫画,可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源于( )
A.小农经济
B.封建制度
C.西方先进技术
D.国人爱国热情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面三段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年
689家
33亿元
27万人
1920年
1
795家
50亿元
55万人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材料三 近代中国老百姓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许多是从外国进口的,因此有许多东西都带有一个“洋”字,被称为“洋货”。当然,有些日用品我国也能生产,人们一向把国产的东西称为“国货”。
请回答:
(1)材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出现这种情况的国际、国内原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近代中国市场上会有那么多“洋货”。
(4)想一想,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是民族工业兴起的时间,B是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的时期,C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D时期国统区的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2.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图中“Z”处从年份上分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黄金时期,被称为短暂的春天。“忽如一夜春风来”正符合这个时期的状况。
3.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C、D均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的机会,故A客观上减小了F2。
4.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张謇曾是状元,后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众多企业,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5.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和福新面粉公司等企业,发展很快,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故选C。
6.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张謇选择实业的目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张謇选择实业都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故A正确。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推翻清朝政府,故B、C、D与题意不符。
7.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辨析能力。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可以看出1912-1918年间轻工业发展要快于重工业,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之一是行业发展不平衡。
8.
【解析】选D。战时经济统制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即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9.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和破坏、国民政府实行的战时经济统制和限价政策,使中国的民族经济受到摧残,④发生于抗日战争胜利后,排除。
10.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识读图片中有效信息的用意,据图片信息可知: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最大的阻力。
11.
【解析】第(1)(2)题,考查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从表格中的数字对比可以看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材料二中的描述,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受挫。第(3)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可知,自近代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后,列强便开始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品,《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又在中国纷纷投资设厂,而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却非常落后,产品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这就造成了“洋货”充斥中国市场的局面。第(4)题考查理解能力。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答案:(1)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国际原因: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国内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3)因为近代中国工业落后;民族工业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外国工业品大量向中国市场倾销等。(言之有理即可)
(4)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