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2 20:34:03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材链接] (1)分子 分子 (2)相同的粒子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物理观念] (1)  (2)V=NAV0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适用于气体.
例1 AD [解析]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水的摩尔体积为Vmol=,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为V0==,故选A、D.
[教材链接] 进入对方 无规则运动
[科学探究] 温度 温度越高
例2 AC [解析] 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故A正确;固、液、气体均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B错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也说明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故C正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则扩散进行得越快,故D错误.
[教材链接] (1)固体微粒 无规则 (2)①分子 ②温度
例3 D [解析] 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小炭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小炭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A、B错误;图中记录的是每隔一定时间小炭粒位置的连线,并不是小炭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错误;小炭粒越小,液体分子同一时刻撞击小炭粒产生的撞击力越不平衡,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激烈,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越明显,D正确.
例4 CD [解析] 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研究对象不同,布朗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小颗粒,而扩散现象的研究对象是分子,选项B错误.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产生的条件不一样,布朗运动只能在气体、液体中发生,而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永不停息的,并且温度越高则越明显,选项C、D正确.
[科学探究] 引力
例5 BCD [解析] 从a到c,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从c到d,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乙分子从a运动到c做加速运动,从c运动到d做减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A错误,B正确;从a到b,两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C正确;从b到c,两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从c到d,两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D正确.
[教材链接] (1)大量分子 (2)永不停息 (3)相互作用力
例6 B [解析]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若分子间距离r>r0,则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选项B错误.
随堂巩固
1.B [解析] 摩尔质量除以摩尔体积等于密度,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故A错误;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即,故B正确;由于分子间距的存在,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远小于,故C错误;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等于物质的量乘阿伏加德罗常数再除以摩尔的体积V,即,故D错误.
2.A [解析] 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扩散现象本身就是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B正确;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快,扩散就越快,故C正确;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故D正确.
3.B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证实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引起的,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C、D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在x0处F=0,即x0为平衡位置,则乙分子在x0左侧受斥力作用,在x0右侧受引力作用,所以在x0右侧由静止释放分子,分子先向左加速后向左减速,直到x0左侧某处速度为0,A错误,D正确;由图可知,乙分子在x0左侧的受力不一定大于在x0右侧的受力,B错误;乙分子在x0处受力为0,加速度为0,但速度不一定为0,C错误.
5.ABC [解析] 分子动理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实验基础上提出的,B正确;1 mol气体体积V=,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C正确;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D错误.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任务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体是由大量    组成的,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    .
(2)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        ,这个数量用         表示,即NA= 6.02×1023 mol-1.
[物理观念] (1)若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则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假设分子紧密排列,一个分子的体积为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2)设V0为一个分子的体积,V为摩尔体积,那么V=NAV0,对于任何物质都成立吗
例1 (多选)[2024·广东中山一中月考]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若用m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用V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
A.m= B.m=
C.V0= D.V0=
[反思感悟]
【要点总结】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桥梁和纽带作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如下图.
其中密度ρ==,但要切记ρ=是没有物理意义的,NA=只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2.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
(1)分子质量:m0==.
(2)分子体积:V0==(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对于气体,V0表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体积)
(3)物质所含的分子数:N=nNA=NA=NA.
学习任务二 扩散现象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分子热运动”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不同的物质能够彼此      的现象叫作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       产生的.
[科学探究] 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然后在两杯水中同时滴入一滴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个杯子中的墨水呈如图所示的扩散现象.该实验表明扩散现象的快慢与    有关,      ,扩散越快.
例2 (多选)[2024·湖南长沙一中月考]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扩散现象是指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B.扩散现象只能在液体中进行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D.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反思感悟]
【要点总结】
对扩散现象的理解:
(1)意义:直接证明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影响因素:
①物态:气态物质的扩散最快,现象最显著;固态物质的扩散最慢,短时间内现象非常不明显;液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明显程度介于气态与固态之间.
②温度: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
学习任务三 布朗运动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分子热运动”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      不停地做      运动,称为布朗运动,如悬浮在水中的小炭粒、花粉颗粒的运动.
(2)热运动
①定义: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②影响因素:    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例3 [2024·北京二中月考] 如图所示,是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炭粒的运动情况.选三个小炭粒,每隔30 s记录一次它们的位置,然后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得到它们的位置连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小炭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这样得到的位置连线图就是该小炭粒实际的运动轨迹
D.小炭粒越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反思感悟]
例4 (多选)[2024·天津一中月考] 关于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
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温度越高则越明显
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永不停息的
[反思感悟]
【要点总结】
1.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2.教材图1.1-4所示的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
3.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异同
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分子热运动
不同点 对象 固体微小颗粒 分子 分子
产生 条件 固体微粒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 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 不需要条件,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影响 因素 温度的高低和微粒的大小 温度的高低、物态形式、物质的浓度差 温度的高低
现象 本质 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 是分子的运动 是分子的运动
观察 方式 光学显微镜 有的裸眼可见 电子显微镜或扫描隧道显微镜
相同点 ①无规则;②永不停息;③温度越高则越剧烈
学习任务四 分子间的作用力
[科学探究] 把一块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图甲),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让玻璃板恰好与水槽内水面接触(图乙),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向上提起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例5 (多选)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F>0为斥力, F<0为引力, 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一直做正功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反思感悟]
【要点总结】
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
F-r关系图像 分子间距离 分子力
r=r0 零
rr>r0 表现为引力,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学习任务五 分子动理论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分子动理论”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 物体是由      组成的;(2)分子在做      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       .
例6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
[反思感悟]
1.(阿伏加德罗常数)[2024·山东济南一中月考]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B. 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C. 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
D. 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
2.(扩散现象)[2024·安徽安庆期末] 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布朗运动)关于布朗运动及其原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证实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引起的
D.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的作用力)如图所示,设有甲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乙分子可位于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则 ( )
A.乙分子在x0左侧受引力作用,在x0右侧受斥力作用
B.乙分子在x0左侧的受力一定大于在x0右侧的受力
C.乙分子在x0处加速度为0,速度也为0
D.若乙分子在x0右侧由静止释放,向左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0
5.(分子动理论)(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C.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
D.水结为冰时,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参考答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C [解析] 1 m3铜的质量为ρ kg,物质的量为 mol,故原子个数为N=×NA,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铜的摩尔质量是μ kg/mol,故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kg,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1 kg铜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含有的原子个数为×NA=,故C错误,符合题意;1 m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故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m3= m3,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BC [解析] 质量为10 g的单层石墨烯,物质的量为n== mol= mol,则包含有碳原子的个数为N=nNA=5.0×1023个,故A错误,B正确;因为石墨烯最小的六元环上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被3个环占用,所以10 g的单层石墨烯占有的空间体积约为V=NSd≈4.3×10-6 m3,故C正确,D错误.
3.CD [解析]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空隙,C正确;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正确.
4.AD [解析] 抽去玻璃板后,空气与二氧化氮接触,由于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一段时间后,空气、二氧化氮气体会均匀分布在上、下两广口瓶当中,最后上、下两瓶中气体的颜色一致,都呈淡红棕色,A、D正确,B、C错误.
5.C [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在一锅水中撒一些胡椒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不停翻滚,但这并不是布朗运动,而是由水的对流引起的,故B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热运动是指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能说布朗运动是热运动,D错误.
6.A [解析] 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选项B错误;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选项C错误;悬浮微粒越小,液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选项D错误.
7.A [解析] 由图可知,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一直受到引力作用,一直做加速运动,故A正确,B错误;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一直受到引力作用,引力一直做正功,故C错误;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一直加速,故在c点速度最大动量最大,故D错误.
8.BD [解析] 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即分子间距离从r1到r0的过程中分子力减小;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故A、C错误,B、D正确.
9.AC [解析] 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发生了扩散,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A正确;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B错误;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的进入鸭肉,有的从鸭肉里面出来,C正确;冷冻后,仍然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只不过速度慢一些,D错误.
10.ACD [解析] 金块和铅块相互渗透,属于扩散现象,体现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A正确;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能体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错误;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小颗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糖溶化在水中,水也是甜的,属于扩散现象,D正确.
11.B [解析] PM2.5直径小于2.5 μm,比分子要大得多,所以在空气中做的是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B错误;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A正确;布朗运动是由大量液体(气体)分子与悬浮颗粒碰撞的不平衡性产生的,C正确;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所以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D正确.
12.C [解析] 布朗运动实验记录图为小颗粒各时刻位置的连线,不代表实际运动情况,A正确;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B正确;不同物质之间,由于分子的运动,总会存在着扩散现象,C错误,D正确.
13.4.8×10-26 kg 0.54 g 1.12×1022个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为
m0== kg≈4.8×10-26 kg
成年人做一次深呼吸吸入的空气质量
m=ρV=1.2 kg/m3×450×10-6 m3=5.4×10-4 kg=0.54 g
吸入气体的分子数为
N=NA=×6.02×1023 mol-1≈1.12×1022个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建议用时:40分钟
◆ 知识点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2024·山东济南一中月考]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 mol-1,铜的摩尔质量是μ kg/mol,铜的密度是ρ kg/m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 m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
B.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kg
C.1 kg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ρNA
D.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m3
2.(多选)[2024·北京二中月考]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按六边形晶格整齐排布而成的碳单质,结构非常稳定.已知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为0.33 nm,每个六边形的面积约为5.2×10-20 m2,碳的摩尔质量为12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0×1023 mol-1.对质量为10 g的单层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包含有5.0×1022个碳原子
B.包含有5.0×1023个碳原子
C.所占有的空间体积约为4.3×10-6 m3
D.所占有的空间体积约为8.6×10-6 m3
◆ 知识点二 扩散现象
3.(多选)[2024·江苏启东中学月考] 扩散现象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物质内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C.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4.(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抽去玻璃板后所发生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上面瓶中的气体变成了淡红棕色
B.二氧化氮由于密度较大,不会跑到上面瓶中,所以上面瓶中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C.上面瓶中的空气由于重力作用会到下面的瓶中,于是将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排出了一小部分,所以会发现上面瓶中的瓶口处显淡红棕色,但在瓶底处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D.由于气体分子在运动着,所以上面瓶中的空气会运动到下面的瓶中,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也会自发地运动到上面瓶中,最后上、下两瓶中气体的颜色一致
◆ 知识点三 布朗运动
5.[2024·河北石家庄二中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在一锅水中撒一些胡椒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不停翻滚,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因为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作热运动
6.如图所示描绘了一颗悬浮微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情景,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明显
D.悬浮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
◆ 知识点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7.[2024·河南郑州一中月考] 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像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 a、b、c、d为r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a到c一直加速
B.乙分子从a到b加速,从b到c减速
C.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分子间的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在b点动量最大
8.(多选)[2024·天津一中月考]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设r1A.分子力有可能一直减小
B.分子力有可能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再减小
C.分子力有可能先增大再减小
D.分子力可能先减小再增大
◆ 知识点五 分子动理论
9.(多选)同学们一定都吃过味道鲜美的烤鸭,烤鸭的烤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只是在烤制之前,把烤鸭放在腌制汤中腌制一定的时间,盐就会进入肉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让腌制汤温度升高,盐进入鸭肉的速度就会加快
B.烤鸭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鸭肉里
C.在腌制汤中,有的盐分子进入鸭肉,有的盐分子从鸭肉里面出来
D.把鸭肉放入腌制汤后立刻冷冻,将不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
10.(多选)[2024·浙江台州中学月考] 下面实验事实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
A.把金块和铅块两种金属表面磨光,压合在一起,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会发现两种金属彼此渗透进入对方一定的深度
B.一根下端封闭的长玻璃管,先灌入一半水,再灌入一半酒精,堵住上口,上下颠倒几次,看到总体积变小
C.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小颗粒,发现它们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糖块是甜的,糖溶化在水中,水也是甜的
11.我国已经展开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对人造成危害.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剧烈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性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12.[2024·江西九江一中月考] 下列是关于布朗运动扩散现象的四幅图片,关于这些图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连接小颗粒位置的折线不代表小颗粒的实际运动情况
B.图乙中墨汁和水彼此进入对方,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C.图丙中液溴变成溴蒸气,说明扩散现象只能在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之间发生
D.图丁说明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13.[2024·福建三明一中月考] 空气的摩尔质量M=29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则空气中气体分子的平均质量为多少 成年人做一次深呼吸约吸入450 cm3的空气(空气密度约为1.2 kg/m3),试估算做一次深呼吸,吸入的空气质量是多少 所吸入的气体分子数大约是多少 (共71张PPT)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任务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学习任务二 扩散现象
学习任务三 布朗运动
学习任务四 分子间的作用力
学习任务五 分子动理论
随堂巩固

练习册
备用习题
学习任务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 物体是由大量______组成的,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______.
分子
分子
(2) 的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_________,这个数量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即.
阿伏加德罗常数
相同的粒子数
[物理观念]
(1) 若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为,摩尔体积为,则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____,假设分子紧密排列,一个分子的体积为____.(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2) 设为一个分子的体积,为摩尔体积,那么,对于任何物质都成立吗
[答案] 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适用于气体.
例1 (多选)[2024·广东中山一中月考]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密度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若用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用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水的摩尔体积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为,故选A、D.


【要点总结】
1.阿伏加德罗常数(桥梁和纽带作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如下图.
其中密度,但要切记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只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2.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
(1)分子质量:.
(2)分子体积:(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对于气体,表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体积)
(3)物质所含的分子数:.
学习任务二 扩散现象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分子热运动”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不同的物质能够彼此__________的现象叫作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____________产生的.
进入对方
无规则运动
[科学探究]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然后在两杯水中同时滴入一滴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个杯子中的墨水呈如图所示的扩散现象.该实验表明扩散现象的快慢与______有关,__________,扩散越快.
温度
温度越高
例2 (多选)[2024·湖南长沙一中月考]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是指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B.扩散现象只能在液体中进行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D.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解析] 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故A正确;
固、液、气体均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B错误;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也说明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故C正确;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则扩散进行得越快,故D错误.
【要点总结】
对扩散现象的理解:
(1)意义:直接证明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影响因素:
①物态:气态物质的扩散最快,现象最显著;固态物质的扩散最慢,短时间内现象非常不明显;液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明显程度介于气态与固态之间.
②温度: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
学习任务三 布朗运动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分子热运动”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 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__________不停地做 _______运动,称为布朗运动,如悬浮在水中的小炭粒、花粉颗粒的运动.
固体微粒
无规则
(2) 热运动
① 定义:______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② 影响因素:______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分子
温度
例3 [2024·北京二中月考] 如图所示,是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炭粒的运动情况.选三个小炭粒,每隔记录一次它们的位置,然后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得到它们的位置连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小炭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这样得到的位置连线图就是该小炭粒实际的运动轨迹
D.小炭粒越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解析] 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小炭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小炭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B错误;
图中记录的是每隔一定时间小炭粒位置的连线,并不是小炭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错误;
小炭粒越小,液体分子同一时刻撞击小炭粒产生的撞击力越不平衡,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激烈,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越明显,D正确.
例4 (多选)[2024·天津一中月考] 关于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
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温度越高则越明显
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永不停息的


[解析] 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研究对象不同,布朗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小颗粒,而扩散现象的研究对象是分子,选项B错误.
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产生的条件不一样,布朗运动只能在气体、液体中发生,而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选项A错误.
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永不停息的,并且温度越高则越明显,选项C、D正确.
【要点总结】
1.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2.教材图1.1-4所示的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
3.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异同
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分子热运动
不同点 对象 固体微小颗粒 分子 分子
产生条件 固体微粒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 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 不需要条件,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分子热运动
不同点 影响因素 温度的高低和微粒的大小 温度的高低、物态形式、物质的浓度差 温度的高低
现象本质 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 是分子的运动 是分子的运动
观察方式 光学显微镜 有的裸眼可见 电子显微镜或扫描隧道显微镜
相同点 ①无规则;②永不停息;③温度越高则越剧烈
(续表)
学习任务四 分子间的作用力
[科学探究] 把一块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图甲),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让玻璃板恰好与水槽内水面接触(图乙),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向上提起
引力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
例5 (多选)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乙分子位于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为斥力,为引力,轴上四个特
A.乙分子从做加速运动,由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做加速运动,到达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一直做正功
D.乙分子由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处由静止释放,则( )



[解析] 从,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从,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乙分子从运动到做加速运动,从运动到做减速运动,到达时速度最大,A错误,B正确;
,两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C正确;
,两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从,两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D正确.
【要点总结】
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
关系图像 分子间距离 分子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为斥力,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表现为引力,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学习任务五 分子动理论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分子动理论”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 物体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2)分子在做__________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
大量分子
永不停息
相互作用力
例6 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

[解析]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若分子间距离
,则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选项B错误.
1. (多选)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               
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B.密闭钢筒中的油在较长时间的高压下可溢出
C.饼干压缩后做成压缩饼干,体积减小许多
D.芝麻和黄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
[解析] 饼干被压缩,是面粉大颗粒间的距离减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芝麻和黄豆是宏观物体,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C、D错误,A、B正确.


2. (多选)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这些固态或液态颗粒的大小一般在10-3~103 μm之间.已知布朗运动微粒大小的数量级通常为10-6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气体介质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
B.在布朗运动中,固态或液态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C.在布朗运动中,颗粒无规则运动的轨迹就是分子无规
则运动的轨迹
D.当固态或液态颗粒很小时,能很长时间都悬浮在气体中,是受到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撞击而导致的


[解析]布朗运动是固态或液态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撞击的结果,所以它反映的是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气体分子对颗粒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布朗运动越明显,故A错误,B正确;
在布朗运动中,颗粒本身并不是分子,而是分子集团,所以颗粒无规则运动的轨迹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轨迹,故C错误;
当固态或液态颗粒很小时,能很长时间都悬浮在气体中,是受到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撞击而导致的,故D正确.
3. (多选)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已知r1-r0=r0-r2>0,则对于两个距离r1、r2来说(  )
A.当两分子间距离为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两分子间距离为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当两分子间距离为r1时,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D.当两分子间距离为r2时,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解析]由r1-r0=r0-r2>0知,r1>r0,r2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像可知,当两分子间距离为r2时,分子间作用力更大,C错误,D正确.


4.把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合成一块,而两块光滑的玻璃紧贴在一起后却不能合在一起,原因是(  )
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玻璃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两块玻璃表面处的分子间距离过大
D.玻璃分子运动速度太慢

[解析]铅的硬度小于玻璃,较柔软,将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后,由于外力作用使铅块发生形变,接触处分子靠得足够近,在分子力的作用范围之内,它们就合到了一起;而紧贴在一起的两块玻璃的接触处绝大多数的分子间距离超过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不能合在一起.故C正确.
5.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1.731 kg的月球土壤顺利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月球土壤中的氦-3蕴藏量大,它是一种目前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原料.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质量为m,氦-3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均为国际单位),求:
(1)每个氦-3分子的质量m0;
[答案]  
[解析] 每个氦-3分子的质量m0=
5.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1.731 kg的月球土壤顺利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月球土壤中的氦-3蕴藏量大,它是一种目前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原料.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质量为m,氦-3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均为国际单位),求:
(2)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总个数.
[答案] 1.731
[解析] 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质量为m的氦-3,则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质量为1.731m,则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总个数N=1.731.
1.(阿伏加德罗常数)[2024·山东济南一中月考]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B.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C.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
D.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

[解析] 摩尔质量除以摩尔体积等于密度,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故A错误;
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即,故B正确;
由于分子间距的存在,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远小于,故C错误;
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等于物质的量乘阿伏加德罗常数再除以摩尔的体积,即,故D错误.
2.(扩散现象)[2024·安徽安庆期末] 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解析] 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
扩散现象本身就是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B正确;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快,扩散就越快,故C正确;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故D正确.
3.(布朗运动)关于布朗运动及其原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证实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引起的
D.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证实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引起的,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C、D不符合题意.
4.(分子间的作用力)如图所示,设有甲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处不动,乙分子可位于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则( )
A.乙分子在左侧受引力作用,在右侧受斥力作用
B.乙分子在左侧的受力一定大于在右侧的受力
C.乙分子在处加速度为0,速度也为0
D.若乙分子在右侧由静止释放,向左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0

[解析] 在,即为平衡位置,则乙分子在左侧受斥力作用,在右侧受引力作用,所以在右侧由静止释放分子,分子先向左加速后向左减速,直到左侧某处速度为0,A错误,D正确;
由图可知,乙分子在左侧的受力不一定大于在右侧的受力,B错误;
乙分子在处受力为0,加速度为0,但速度不一定为0,C错误.
5.(分子动理论)(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C.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 ,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
D.水结为冰时,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
[解析] 分子动理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实验基础上提出的,B正确;
气体体积,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C正确;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D错误.



练 习 册
知识点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2024·山东济南一中月考]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铜的摩尔质量是,铜的密度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
B.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C.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
D.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解析] 铜的质量为,物质的量为,故原子个数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铜的摩尔质量是,故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铜的物质的量为,故含有的原子个数为,故C错误,符合题意;
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故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多选)[2024·北京二中月考]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按六边形晶格整齐排布而成的碳单质,结构非常稳定.已知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为,每个六边形的面积约为,碳的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取.对质量为的单层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包含有个碳原子
B.包含有个碳原子
C.所占有的空间体积约为
D.所占有的空间体积约为


[解析] 质量为的单层石墨烯,物质的量为,则包含有碳原子的个数为个,故A错误,B正确;
因为石墨烯最小的六元环上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被3个环占用,所以的单层石墨烯占有的空间体积约为,故C正确,D错误.
知识点二 扩散现象
3.(多选)[2024·江苏启东中学月考] 扩散现象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物质内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C.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析]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空隙,C正确;
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抽去玻璃板后所发生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上面瓶中的气体变成了淡红棕色
B.二氧化氮由于密度较大,不会跑到上面瓶中,所以上面瓶中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C.上面瓶中的空气由于重力作用会到下面的瓶中,于是将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排出了一小部分,所以会发现上面瓶中的瓶口处显淡红棕色,但在瓶底处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D.由于气体分子在运动着,所以上面瓶中的空气会运动到下面的瓶中,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也会自发地运动到上面瓶中,最后上、下两瓶中气体的颜色一致


[解析] 抽去玻璃板后,空气与二氧化氮接触,由于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一段时间后,空气、二氧化氮气体会均匀分布在上、下两广口瓶当中,最后上、下两瓶中气体的颜色一致,都呈淡红棕色,A、D正确,B、C错误.
知识点三 布朗运动
5.[2024·河北石家庄二中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在一锅水中撒一些胡椒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不停翻滚,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因为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作热运动

[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在一锅水中撒一些胡椒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不停翻滚,但这并不是布朗运动,而是由水的对流引起的,故B错误;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热运动是指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能说布朗运动是热运动,D错误.
6.如图所示描绘了一颗悬浮微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情景,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明显
D.悬浮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

[解析] 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选项A正确;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选项B错误;
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选项C错误;
悬浮微粒越小,液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选项D错误.
知识点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7.[2024·河南郑州一中月考] 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乙分子位于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像如图中曲线所示,为斥力,为引力.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一直加速
B.乙分子从加速,从减速
C.乙分子从过程中,分子间的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乙分子从过程中,在点动量最大

[解析] 由图可知,乙分子从过程中一直受到引力作用,一直做加速运动,故A正确,B错误;
乙分子从过程中一直受到引力作用,引力一直做正功,故C错误;
乙分子从过程中,一直加速,故在点速度最大动量最大,故D错误.
8.(多选)[2024·天津一中月考]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设,则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变到的过程中( )
A.分子力有可能一直减小
B.分子力有可能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再减小
C.分子力有可能先增大再减小
D.分子力可能先减小再增大


[解析] 分子间距离小于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即分子间距离从的过程中分子力减小;分子间距离大于时,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故A、C错误,B、D正确.
知识点五 分子动理论
9.(多选)同学们一定都吃过味道鲜美的烤鸭,烤鸭的烤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只是在烤制之前,把烤鸭放在腌制汤中腌制一定的时间,盐就会进入肉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让腌制汤温度升高,盐进入鸭肉的速度就会加快
B.烤鸭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鸭肉里
C.在腌制汤中,有的盐分子进入鸭肉,有的盐分子从鸭肉里面出来
D.把鸭肉放入腌制汤后立刻冷冻,将不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


[解析] 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发生了扩散,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A正确;
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B错误;
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的进入鸭肉,有的从鸭肉里面出来,C正确;
冷冻后,仍然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只不过速度慢一些,D错误.
10.(多选)[2024·浙江台州中学月考] 下面实验事实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把金块和铅块两种金属表面磨光,压合在一起,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会发现两种金属彼此渗透进入对方一定的深度
B.一根下端封闭的长玻璃管,先灌入一半水,再灌入一半酒精,堵住上口,上下颠倒几次,看到总体积变小
C.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小颗粒,发现它们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糖块是甜的,糖溶化在水中,水也是甜的



[解析] 金块和铅块相互渗透,属于扩散现象,体现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A正确;
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能体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错误;
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小颗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糖溶化在水中,水也是甜的,属于扩散现象,D正确.
11.我国已经展开对空气中浓度的监测工作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的悬浮颗粒物,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对人造成危害.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运动越剧烈
B.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周围大量分子对碰撞的不平衡性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在空气中的浓度

[解析] 2.5直径小于,比分子要大得多,所以在空气中做的是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B错误;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A正确;
布朗运动是由大量液体(气体)分子与悬浮颗粒碰撞的不平衡性产生的,C正确;
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在空气中的浓度,D正确.
12.[2024·江西九江一中月考] 下列是关于布朗运动扩散现象的四幅图片,关于这些图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连接小颗粒位置的折线不代表小颗粒的实际运动情况
B.图乙中墨汁和水彼此进入对方,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C.图丙中液溴变成溴蒸气,说明扩散现象只能在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之间发生
D.图丁说明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解析] 布朗运动实验记录图为小颗粒各时刻位置的连线,不代表实际运动情况,A正确;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B正确;
不同物质之间,由于分子的运动,总会存在着扩散现象,C错误,D正确.
13.[2024·福建三明一中月考] 空气的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则空气中气体分子的平均质量为多少?成年人做一次深呼吸约吸入的空气(空气密度约为),试估算做一次深呼吸,吸入的空气质量是多少?所吸入的气体分子数大约是多少?
[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空气分子的平均质量为

成年人做一次深呼吸吸入的空气质量

吸入气体的分子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