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 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ppt24+练习 +素材 】 (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 第二节 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ppt24+练习 +素材 】 (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8-15 16:21:02

文档简介

《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习题
一、选择题
1、鸡的受精卵从母体产下后,在常温条件下发育的情况是( )
A、受精卵开始发育 B、受精卵继续发育
C、胚胎暂停发育 D、胚胎继续发育
2、农民王小二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鸡的致富之路。他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鸡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请你说出这两种动物的受精方式( )
A、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内受精 B、牛蛙是体内受精,野鸡是体外受精
C、牛蛙是体外受精,野鸡是体内受精 D、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外受精
3、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必须具有下列哪几种行为?( )
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产卵、孵卵
C、产卵、筑巢、育雏 D、筑巢、交配、产卵
4、青蛙和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分别是( )
A、受精卵、受精卵 B、蝌蚪、种子
C、蝌蚪、花粉粒 D、受精卵、受精极核
二、填空题
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两栖动物
鸟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二、填空题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孵卵育雏,无变态发育
《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二生物下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的是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通过对两栖类、鸟类生殖和发育的探究,明确这两类生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产卵繁殖后代),但是它们之间又有所不同:两栖类是体外受精,卵没有卵壳保护,卵自然孵化;鸟类是体内受精,卵有卵壳保护,卵由亲鸟用体温孵化。两种生殖方式的不同导致后代的成活率也不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平时生活以及之前的学习生活都有一些相关的知识积累,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
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鸟卵的结构
3、归纳总结两种生物生殖发育过程的异同
4、逐步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卵的结构。
教学难点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方法
板书法、讨论法、提问对话法。
教学媒体
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言:故事导入法。
师:大家在小学时都学过《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吧?
生:学习过……
师:有哪位同学简单的帮大家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生:……
师:非常好,回答的很具体,请坐。小学时,我们是从语文的角度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今天呢,我们要从生物学的角度,科学具体的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好,现在开始我们这节课——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对两栖类这一概念给予简单的讲解。
2、教师以青蛙为例,结合课件讲解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对此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给予详细讲解。
3、教师随机点名,请学生看图(课件上)说话,描述其发育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其发育过程及各阶段个体特征,判断其发育方式。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青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中早期蝌蚪与成蛙在生活环境、四肢、尾、运动器官、呼吸器官方面的异同点。
5、教师对此部分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关键知识点、易考点。
6、教师结合预先准备好的教具(生鸡蛋、熟鸡蛋)对鸟卵的各部分结构进行讲解,便于学生记忆,同时强调各部分结构作用、功能的重要性。
7、播放课件,请学生再次辨别鸟卵各部分结构,同时在课本上记录各部分功能。
8、讲解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师播放一组图片,同时学生结合课本鸡发育过程图,提出“鸟类的生殖与发育包括哪些阶段、一定要经过哪些阶段”问题。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9、分组讨论环节:教师提出“比较两栖类、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的异同点”这一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给出答案。
10、教师帮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重点知识,同时以习题带动知识点的记忆。
1、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认真听讲。
3、学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4、学生认真思考,归纳总结问题答案。
5、学生认真听讲。
6、学生认真听讲,回答问题。
7、学生认真听讲。
8、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9、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10、学生认真听讲。
1、对两栖类有一个具体而又科学的认识。
2、将大的知识点具体化讲解。
3、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比较记忆法,加强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记忆。
5、加强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记忆。
6、对鸟卵的结构有一个详细而又具体的认识,便于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7、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
8、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9、提高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10、加深学生对这节课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
选择好的切入点,较为简单的理解记忆方式,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这是对这节课教材内容的一个反思。
这节课主要采取了直观教学和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选择这两种教学方式是因为直观教学可以较为清晰地讲解知识点,但在学生知识反馈方面效果不是太好;而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恰恰弥补了这一部分的缺失。课堂提问环节主要针对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和知识的混淆点,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师就可以做到对症下药。课堂提问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件24张PPT。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次实君溪边步月韵
清 查慎行
雨过园林暑气偏, 繁星多上晚来天。
渐沉远翠峰峰淡, 初长繁阴树树圆。
萤火一星沿岸草, 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 解事人稀莫浪传。
思考1、通过雌雄蛙的抱对,对青蛙的生殖有什么意义?
2、青蛙是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
3、青蛙的发育过程一共经历哪几个时期?
4、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把青蛙的发育称变态发育?思考: 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试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 两栖动物包含了两个含义: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四肢运动,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一般在干旱的沙漠很少有两栖类动物的踪迹,这是为什么?想一想 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沙漠地区干旱少雨,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也不利于它们的生存。青蛙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有外鳃的蝌蚪→有内鳃的蝌蚪→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四肢的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观察鸟卵的结构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小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
以一个鸡蛋,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看卵壳下面是否有一个小空腔。再用剪刀将小空腔下面的内壳膜剪破,使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内。对照鸡卵结构图观察卵的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胚盘卵黄卵壳膜卵壳卵黄系带卵黄膜气室卵白61235487鸟卵的结构卵壳:上面有气孔,能进行气体交换,保护内部结构
卵壳膜:保护卵白、卵黄
卵白: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胚盘:卵黄内白色小圆点,里面细胞核,未受精卵
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卵胚盘色浓而略大
卵黄膜:保护卵黄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系带:固定卵黄从卵的结构分析,为什么说鸟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想一想 坚硬的卵壳和内部的壳膜起保护作用,卵白提供水环境,气室提供了氧气,卵黄提供营养物质,使鸟的胚胎发育受到了良好的保护。 鸟类胚胎的发育已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从而增加了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话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孔雀开屏丹顶鹤在跳舞鸟类繁殖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求偶雌雄翠鸟在交配交配体内受精织布鸟与它的巢筑巢鸟在孵卵产卵孵卵亲鸟在给雏鸟喂食育 雏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分析青蛙与鸟的生殖和个体发育过程,比较哪种生殖方式的后代成活率高?为什么?体外受精水中体内受精母体内自然孵化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低高应用:
1、保护青蛙、保护蝌蚪、保护益鸟、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2、人工孵卵大大提高孵化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