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市直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是30g B. 电饭锅的功率约80W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 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图中各节气与其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
A. 大雪: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 --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霜降: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 谷雨: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3.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成像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 投影仪的投影片要放在镜头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D. 如图,用放大镜观察时,花朵越靠近放大镜成的像越大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 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 超声加湿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5.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6.周日小明和小芳在风景如画的湖畔向北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 第15s末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芳是向南运动的
C. 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 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7.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跳高运动员腾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B. 被抛出的篮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 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在空中静止时,运动员的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将水杯放在桌面上,杯对桌面的压力是水杯发生形变产生的
8.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 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和乙的电压之比2:1
D.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9.如图,下列有关压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火车铁轨下面铺放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B. 乙图中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侧壁有压强
C. 丙图向盛有刚沸腾水的烧瓶底浇冷水,增大水面上方的气压从而降低水的沸点
D. 丁图中站台边缘标有安全线,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0.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S1,断开S2,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到某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保持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2,断开S1,再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继续向左滑动到最左端。两次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定值电阻R2的阻值是20Ω B. 电源电压是6V
C.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1.75W D.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是50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如图所示,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______发生改变;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
12.如图所示是我国传统的“走马灯”。点燃底部蜡烛,在热空气上升驱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方式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某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30%,用0.5kg的汽油完全燃烧可以转化为 J的机械能。(q=4.6×107J/kg)
13.为了推进农业机械智能化,某科技团队研发了5G智能电动拖拉机,它可以通过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递云端网络信息实现无人驾驶。拖拉机行驶时消耗的电能是______次能源。
14.将质量36g、体积为40cm3的物体浸没在盛水容器中,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降”),物体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N。
15.小明同学测量一实心复合材料块的密度,测材料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材料块质量为 g;按照图乙和图丙所示,可获得该材料块的体积,则材料块的密度是 kg/m3。
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2的示数为0.9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______A,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Ω。
17.如图所示,重800N的物体在100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18.小明家电能表上月底的示数为,这个月底的示数如图所示,可知他家本月电能表的表盘转了 圈。家庭电路中大量用电器同时使用会引起空气开关跳闸,故障原因是 。
19.如图甲所示,体积为300cm3的实心金属块悬挂在细绳下端静止时,细绳对金属块的拉力为F1;如图乙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开口薄壁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金属块浸没在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容器内的液面升高了2cm,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了2.4N,此时细绳对金属块的拉力为F2,且F1与F2之比为4:3,则液体密度为______kg/m3,拉力F2的大小是______N。
2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情况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记录电表示数,如图是电路中电流与变阻器两端电压关系的图像。电源电压为 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中点时,通电10s电阻R0产生的热量是 J。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21.(1)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在括号内标出小磁针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22.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2)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在第6min时具有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4min时具有的内能。
(3)由图像可知冰熔化成水后,水的升温比冰慢,请对其加以分析:______。
23.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如下的光学实验。
(1)小方同学利用如图的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①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线,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如图乙所示,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__;
③如图丙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向后旋转,在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2)小强同学利用如图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选取A、B两支相同蜡烛,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
①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______;
②小强多次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人眼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实验过程中,将物理课本放在像与薄玻璃板之间,______观察到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2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相同时,______。
(2)在甲、乙两次匀速拉动物体A的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甲<F乙,图乙中物体B______摩擦力(填受或不受)。
(3)将实验进行如图丁所示的改进: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拉力F为5.8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______(选填左或右),木板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5.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
(3)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
(4)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6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连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小宇实验时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接下来更换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读出电流表示数,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
(4)小东将图甲中的定值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实验时发现电压表0~15V的量程损坏,为了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在不更换器材的情况下,你的方法是______,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再记下电流表示数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7.小刚最近买了一辆按新国家标准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刚的质量为60kg,假定电动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人和车总重的0.08倍。(g取10N/kg)
项目 参数
最高车速(km/h) 25
整车质量(kg) 40
电动自行车最大功率(W) 400
(1)小刚在水平地面上骑行时,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Pa?
(2)小刚在水平地面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直线行驶5km的过程中牵引力做功多少J?
(3)若小刚在水平地面上骑行过程中电动自行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直线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km/h?
2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Ω,小灯泡L标有“6V,3.6W”(电阻不随温度而变化),滑动变阻器R标有“30Ω,1A”,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移到距R最右端处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求:
(1)小灯泡的电阻RL;
(2)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
(3)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任意调整开关S、S1、S2的开闭状态,并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ABD
10.【答案】AD
11.【答案】形状;相互的
12.【答案】做功
6.9×106
13.【答案】电磁波 二
14.【答案】上浮
0.36
15.【答案】26.4
0.88×103
16.【答案】0.3 10
17.【答案】180
30
18.【答案】6×104
总电流过大
19.【答案】1.2×103 10.8
20.【答案】4.5
6.75
21.【答案】
22.【答案】使冰受热均匀; 晶体;大于;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水的升温比冰慢
23.【答案】纸板ENF没有与镜面垂直;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确定像的位置;A;能
24.【答案】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不受; 左;2.6
25.【答案】右;
便于测量力臂;
6;
变大
26.【答案】;
定值电阻断路;
1.5;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
将电压表选用0~3V的量程与滑动变阻器并联;2.2
27.【答案】小刚在水平地面上骑行时,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是2×105Pa;
小刚在水平地面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直线行驶5km的过程中牵引力做功4×105J;
若小刚在水平地面上骑行过程中电动自行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直线行驶时的车速为18km/h
28.【答案】解:(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10Ω;
(2)当S闭合,S1、S2断开,R和L串联,滑片P处于R的处,R=×30Ω=10Ω;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与小灯泡的电阻相同,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故UL=UR=6V,则电源电压U总=6V+6V=12V;由于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所以,
串联电路的电流I===0.6A;
则10s消耗的电能W=UIt=12V×0.6A×10s=72J;
(3)要保证电路安全,分析电路可得,当闭合开关S、S2和S1时,且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1A时,干路电流最大;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所以此时通过R0的电流:I0===1.2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的最大电流:Imax=1A+1.2A=2.2A,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Pmax=UImax=12V×2.2A=26.4W;
S闭合,S1、S2都断开,R与L串联,当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时,电路电流最小,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最小电流:Imin===0.3A,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min=UImin=12V×0.3A=3.6W;
则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Pmin:Pmax=3.6W:26.4W=3:22。
答:(1)小灯泡的电阻RL为10Ω;
(3)通电10s电路消耗的电能为72J;
(3)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为3:22。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