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赤峰市多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内蒙古赤峰市多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2 22: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内蒙古赤峰市多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下列常见生活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B. “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折射
C. “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D. 筷子在水面处被“折弯”,是因为光的反射
2.如图所示,世界杯不仅是一场足球比赛,也是异常热闹的盛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场起伏的音乐声,其传播速度为3×108m/s
B. 裁判员通过哨声来进行裁判工作,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球员们不断鼓掌呐喊,呐喊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 运动员们一边追着足球,一边通过高声呼喊队友进行及时交流配合,这里的“高”指的是响度。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4.2022年3月23日,王亚平老师在失重环境下的中国空间站中,将“冰墩墩”抛出后,“冰墩墩”仍沿原来的方向匀速前进,然后被叶光富老师接住并抛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冰墩墩”仍沿原来的方向近似匀速前进,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在太空中可以由实验直接得出
B. “冰墩墩”被叶光富老师接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冰墩墩”在太空中也受到惯性作用
D. 将“冰墩墩”从地面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5.如图所示是自发电无线门铃,它是一种靠收集按压门铃时产生的微小能量来控制铃响的门铃,如图所示的原理图中,可以反映该门铃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创新小组自制肺活量比较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不变,R是定值电阻,吹气时,气球胀大,隔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吹气时,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B. 吹气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C. 吹气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D. 吹气时,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7.将吸管的一端封口并缠绕细铜丝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该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水和盐水的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的液体是盐水
B. 密度计在水中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小
C. 密度计在两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
D. 两液体对甲、乙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8.如图所示,重为8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
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80N
C. 额外功的功率为12W
D. 若物体的重力和运动速度不变,只增大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降低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9.如图所示为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的一系列光现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除了图中画出的实验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在图甲实验中,同学们看到蜡烛A的像出现了“重影”,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同学们采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的清晰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紧接着同学们尝试着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位同学的眼镜,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模糊了,之后大家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该眼镜是______眼镜。
1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观察图中气泡可判断此时是水沸腾_____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
(2)如图丙所示是某班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当地水的沸点低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他们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烧杯进行实验,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11.图甲、乙是同学们在实验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同学们发现支点在匀质杠杆(带等刻度线)的中央,且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于是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将杠杆调成水平平衡后,同学们开始实验,首先如图乙中所示在杠杆的A点挂2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所用钩码规格相同)
(3)同学们改变了钩码的个数及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
(4)完成实验后,同学们又对钩码的密度是多少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但由于钩码沾水易生锈,某同学找来了同种材质的小物块、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
②先用天平测小物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______g。
③再用量筒测得小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小物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图甲是小林从家到学校的一条水平公路,爱动脑筋的他做了这样的设想:将从家到学校的路挖成一个“U”形,如图乙所示,只要从家骑上自行车,不用刹车也不用蹬脚踏板,等车停下来就可以到达学校了。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
(1)在他设想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如何转化?
(2)他的设想在现实中为什么不能实现?请写出一条让这个设想实现的方法。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3.2025年3月3日国产机器狗B2负重120kg攀爬泰山,它用2h爬完泰山十八盘,此举破解景区人力成本高且危险的难题。若十八盘全长1km,竖直高度差为425m,部分参数如表所示。g取10N/kg。
整机质量(不含电池) 60kg
电池质量 20kg
单脚触地面积 20cm2
电动机攀爬效率 85%
(1)机器狗负重攀爬泰山十八盘的速度?攀爬过程中克服总重力做功?
(2)水平路面负重静止时,机器狗对地面压强的大小?(机器狗四只脚触地)
(3)攀爬过程中电动机消耗的电能?若电池的能量密度为0.20kW h/kg(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可以充入的最大电能与电池质量的比值),计算电池充满电所储存的电能?
14.如图甲是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原理如图乙,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电阻丝R为粗细均匀,总长度为50cm,坐位体前屈成绩显示表是由图乙中的电压表改装而成,当挡板P在a点时,坐位体前屈成绩为0,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挡板P在b点时,坐位体前屈成绩为50cm,电流表示数为0.1A,求:
(1)R0的阻值;
(2)某同学将挡板P推到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和电阻丝R的阻值;
(3)当另一同学的成绩为30cm时,电路消耗总功率。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物理学家焦耳最先通过实验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他的名字被命名为功和能量的单位。小明在学习相关知识后,想自己动手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电路。
(2)小明采用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相等的煤油,且电阻丝阻值R1<R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一段时间,记录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他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
(3)闭合开关,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用电阻丝R1加热的煤油温度升高了Δt1,用电阻丝R2加热的煤油温度升高了Δt2,则Δt1______Δt2(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4)小明同学在完成上面的实验后,还想用此装置继续探究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______。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刻度尺; 玻璃板较厚; ①;照相机; 近视
10.【答案】当地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水的质量不同
11.【答案】排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且便于测量力臂;
3;
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27.4;2.74×103
12.【答案】答:(1)将路挖成一个“U”形后,自行车下坡时,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因为自行车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使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所以不蹬脚踏板时,不能到达学校;若想让设想实现,可以将起始点位置抬高,高于学校位置,这样即使在运动过程中损失一部分机械能,也会有足够的动能到达学校。
13.【答案】机器狗行走的速度为0.5km/h,它在运送货物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8.5×105J;
机器狗背着该货物4脚着地静止站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
机器狗运送货物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为1×106J;该机器狗电池充满电所储存的电能为4kW h
14.【答案】解:(1)由图乙知当挡板P在a点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0工作,
根据欧姆定律I=得R0的阻值为:
R0===10Ω;
(2)由图乙知当将挡板P推到b点时,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I=得R0两端的电压为:
U0=I2R0=0.1A×10Ω=1V,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滑=U-U0=6V-1V=5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5V;
根据欧姆定律I=得电路的总电阻为:
R总===60Ω,
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知电阻丝R的阻值为:
R=R总-R0=60Ω-10Ω=50Ω;
(3)电阻丝R的总长度为50cm,总电阻为50Ω,
电阻丝的阻值与长度的关系为:=1Ω/cm,
当另一同学的成绩为30cm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30cm×1Ω/cm=30Ω,
此时电路消耗总功率为:
P===0.9W。
答:(1)R0的阻值为10Ω;
(2)某同学将挡板P推到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阻丝R的阻值为50Ω;
(3)当另一同学的成绩为30cm时,电路消耗总功率为0.9W。
15.【答案】;
电阻;
小于;
可以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保证通电时间相同,比较每一次实验中R1所在烧瓶中煤油的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便能探究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