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东安雄才学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东安雄才学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2 23: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东安雄才学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87分。
1.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2.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馏过程中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槽,在蒸馏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
B. 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
C. 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汽遇冷液化,需要放热
D. 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3.如图所示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 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C.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4.下列能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是(  )
A. B.
C. D.
5.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A. 悬浮,1.0×103kg/m3 B. 漂浮,0.95×103kg/m3
C. 下沉,1.2×103kg/m3 D. 漂浮,0.90×103kg/m3
6.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若降落伞和返回舱受到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力为F,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为f,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f+F=G1+G2 B. f+F=G2 C. F=G1+G2+f D. F=G2+f
7.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F1和F2大小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
B. 力F1和F2做的总功相同
C. 乙滑轮组更省力,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
D.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
8.小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不计绳重、摩擦和杠杆自重)匀速提起水中的长方体物块,其中滑轮对物体拉力为F0,滑轮重为G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G0=3F-F0
B. 物块上表面露出水面前,其上下表面压力差保持不变
C. 将杠杆AOB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更省力,所以机械效率高
D. 若物块能漂浮在某种液体液面上,则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9.2024年5月11日,由临沂市五名中小学生组建的无人机足球队在FIDA第二届世界锦标赛中,以全胜的战绩荣获世界冠军。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电动机,下列实验,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11.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36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1A
B. 滑片P在中点时,10s内滑动变阻器R消粍的电能为60J
C. 滑动变阻器R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8:1
D.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6:9
12.如图所示(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由图象可知(  )
A. 电阻R0两端电压与通过R0的电流成正比 B. R0的电阻值是10Ω
C. 该电路最小功率0.05W D. 滑动变阻器R的电功率变化范围0-0.45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2分。
13.小强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光屏上 (填“会”或“不会”)有他指尖的像;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 (填“变亮”“变暗”或“亮度不变”)。凸透镜位置不动,小强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1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密度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F甲 ______F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 ______p乙。(选填“<”、“=”或“>”)
15.如图所示,水平向右的拉力下作用于物块A,通过动滑轮拉动着物体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B在3s内向右移动了4.5m。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是4N,拉力F大小等于20N;在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移动的速度是 m/s,拉力F的功率是 W。
16.如图,一长方体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物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当它漂浮在另一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体积是总体积的。水和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p1 ______p2(选填“>”“=”或“<”),杯中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物块质量分布均匀,且不吸水和另一液体)
17.在“对家庭用电的调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发现家中电能表表盘如图所示,该电能表的示数为 kW h,他家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 W。小明想测家中电水壶的功率,只让电水壶在电路中工作,当指示灯闪烁了48次,用时1min,则该电水壶的功率为 W。
18.如图所示,斜面长6m,高1m,工人用500N的力沿斜面把重2400N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箱子做的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箱子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N。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 A,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______A,灯泡L1的阻值为______Ω。
20.如图所示,用F为40N的拉力,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30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3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
21.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_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22.如图所示,唐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3.根据如图中小磁针的指向,标出此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源的极性。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______(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通过对比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图实验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改变木块的速度,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运动速度(m/s) 0.2 0.3 0.4 0.5
测力计的示数(N) 1.2 1.2 1.2 1.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伟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5.小吴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中的器材探究导体A、B中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其中电源电压可调。
(1)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电路,试触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值,原因可能是导体A发生______。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某次实验时电流表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__A。
(2)多次改变导体A两端的电压,并记录对应的______。换用导体B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发现,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是______的,因此将这个比值定义为导体的电阻。
(3)根据电阻定义可知导体B的阻值为______Ω。在工程技术中用不同颜色的环对电阻进行标记,阻值是两位数以内的电阻可以根据前两环的颜色来判断阻值,色环含义及导体A、B的色环如图丁所示,若还需用到一个15Ω的电阻,应选用图戊中电阻______(选填“d”“e”或“f”)。
(4)小欣同学用上述器材研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源电压不变,为了精确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于是串联接入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
①电路中接入15Ω的电阻,使电阻两端电压达到某一固定值,测出电流;
②将15Ω的电阻替换为B,要使B两端电压达到固定值,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应比前次实验______;
③将电阻B替换为A再次进行实验。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交流时小欣发现第③次实验数据有误,这是由于接入A后忘记调节变阻器,滑片仍在第②次实验的位置,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是______Ω。
实验次数 ① ② ③
R/Ω 15 B A
I/A 0.2 0.3 0.4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0Ω1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当断开开关、,闭合,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为3V时灯泡正常发光。图乙是灯泡L、电阻的图像。求: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闭合、、时,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
(3)断开、,闭合时,电路的总功率。
27.如图是工人将重160N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m,用时3s,工人的拉力为50N,工人质量为50kg。(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
(1)求工人放绳的速度。
(2)求滑轮组的效率η1
(3)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η1:η2=4:3(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g=10N/kg)。求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不会
变暗
靠近

14.【答案】= <
15.【答案】12
0.75
15

16.【答案】= 1.2×103
17.【答案】326.6
4400
1800

18.【答案】3000
80
100

19.【答案】0.4 15
20.【答案】75% 48
21.【答案】20;0.3
22.【答案】解: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乘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所用的动力越小;
如图,支点为O,过支点O做直径OA,过A做OA的垂线,可得动力的作用线,按这个方向用力,动力臂最长,最省力,如图所示。
23.【答案】解: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螺线管右侧为N极,左侧为S极。
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N极,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电流由左侧流出,右侧流入,则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外部磁感线由N极指向S极。故答案如图:

24.【答案】等于 甲、丙 无关 不需要
25.【答案】断路 0.2 电流 不变 10 e 小 10
26.【答案】解:(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由图乙可知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
根据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RL===12Ω;
(2)当断开开关S1、S3,闭合S2,灯L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为3V时灯泡正常发光,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为:
U=U额+U滑=6V+3V=9V,
由图乙可知,当R1两端的电压为U1=6V时,通过R1的电流为I1=0.3A,
根据I=可得,R1的阻值为:R1===20Ω,
闭合S1、S2、S3时,灯L被短路,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此时通过R1的电流为:I1'===0.45A,
因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故干路电流最大为I大=0.6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变阻器R2的最大电流为:
I2大=I大-I1'=0.6A-0.45A=0.15A;
(3)断开S2、S3,闭合S1时,灯L与定值电阻R1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由图乙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I=0.3A时,UL'=3V,U1'=6V,
电源电压:U=UL'+U1'=3V+6V=9V,符合题目条件,
所以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P=UI=9V×0.3A=2.7W。
答:(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Ω;
(2)闭合S1、S2、S3时,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为0.15A;
(3)断开S2、S3,闭合S1时,电路的总功率为2.7W。
27.【答案】解:
(1)物体下降速度为:v===1m/s;
因为有4段绳子,所以绳子上升的速度为:v绳=4v物=4×1m/s=4m/s;
(2)因为有4段绳子,所以绳子运动距离s=4h=4×3m=12m;
放绳子的有用功:W有用=Gh=160N×3m=480J;
放绳子的总功:W总=Fs=50N×12m=600J;
滑轮组的效率:η1=×100%=×100%=80%;
(3)物体未浸入水中时,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受到重物对它的拉力、本身的重力、绳子的拉力,
由F=(G动+G)可得,动滑轮重力:G动=4F-G=4×50N-160N=40N;
已知η1:η2=4:3,
则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η1=×80%=60%;
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不计绳重及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
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60%,
解得F拉物=60N;
完全入水后,动滑轮受到重物对它向下的拉力、本身向下的重力、4段绳子向上的拉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4F绳=F拉物+G动,
则人对绳子的拉力:F绳=(F拉物+G动)=(60N+40N)=25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绳子对人的拉力也为25N;
人的重力为:G人=m人g=50kg×10N/kg=500N,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则人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G人+F绳=500N+25N=525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525N。
答:(1)工人放绳的速度为4m/s。
(2)滑轮组的效率η1为80%;
(3)求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工入对地面的压力为525N。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