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右图为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的现场。与此图信息相符的一项是( )
A.1921年 上海
B.1935年 遵义
C.1936年 会宁
D.1945年 延安
2.1945年,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这一路线制定于(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有人认为: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下列对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评价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生死攸关
D.灯塔指引
4.下列事件中,加速日本法西斯走向灭亡的有( )
①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发动了猛烈进攻 ②中国军民的沉重打击 ③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④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1945年9月3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蒋介石(如下图),之所以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是因为( )
A.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B.第五次围剿把红军赶出了根据地
C.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D.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6.从图一到图二,其间经过了( )
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7.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①屈原(原子弹);②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
A.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C.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
D.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抗战胜利所起的作用
8.下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
是( )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9.右图这份登载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的报纸价钱高达一百元一张,仍然受到民众热烈追捧,是因为( )
A.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B.长期的战争使得当时国内严重通货膨胀
C.当时国内的报纸发行量有限
D.日本人将当时的报纸提前抢购
10.“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这段话说明( )
A.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中国抗战扭转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
C.中国抗战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重大牺牲
二、非选择题
11.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观察下列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一指的是哪次战争 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 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简要分析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图片展现的是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的会议场景。故选D。
2.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
3.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共“七大”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依此分析四选项,与之相符的是D。A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关,B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关,C指的是遵义会议,均不符合题意。
4.
【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1944年到1945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抗日军民的顽强抗战。这些都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5.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题中“1945年9月3日”等信息,便可判定本题选C。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举行。
6.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识记能力。图二的场面是因为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10月25日,日本驻台湾总督投降。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7.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外部动力。故选B。
8.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从图中碾子上的“统战力量”和推动碾子的两人胳膊上的“军”和“民”二字可以得出结论。
【拓展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2)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3)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牵制日军起了作用。
(4)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
(5)得到了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援助。
9.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为此欣喜万分。据此分析选项,符合题意的为A。
10.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分析题干可知,中国人民的抗战,拖住了日本的军队,使之无法分身到其他地域作战,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重大牺牲。
11.
【解析】首先明确图片反映的内容:图一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图二是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的场景。第(1)(2)题考查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造成图一的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图二的根本原因在于全民族的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求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日本的侵华战争)。结果:中国战胜,日本无条件投降。
影响: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造成图一场景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而日本对华战争蓄谋已久。(答对意思即可)
造成图二场景的原因: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