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渝中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2 22: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渝同学对生活中相关物理量估测合理的是(  )
A. 一个鸡蛋的重力为5N B. 来福士大厦顶楼的气压约为5×105Pa
C. 将物理书从地面拾到桌上需要做功2J D. 教学楼高为1.5m
2.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使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一种杠杆,下列生活用具正常使用时,施力特点与筷子同类的是(  )
A. 核桃夹 B. 钓鱼竿
C. 斜面 D. 定滑轮
3.如图所示,以下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活塞式抽水机
B. 地漏
C. 三峡船闸
D. U形“反水弯”
4.如图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熊猫举着杠铃不动 B. 提升重物
C. 用手搬石头没搬动 D. 提着水桶站立不动
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猴子手上的掌纹 B. 斑马身上的条纹 C. 泥鳅身上的黏液 D. 猫舌头上的肉刺
6.如图所示为航天员在内部为“失重”环境的“神舟十四号”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空间站内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B. 在空间站内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C. 宇航员在空间站能飘起来是因为其质量减小了
D. 在空间站内可以通过弹簧拉力器锻炼臂力
7.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人向外呼气时,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变大,将肺内空气压出体外
B.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大
C. 医生把注射器的针头插入药液,提起活塞把药液吸入针管,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D. 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低
8.2025年春晚节目《秧BOT》中16台人形机器人“福兮”与舞蹈演员共同表演东北秧歌,如图所示,表演中机器人实现零失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绢脱离“手”后能飞出去,是因为手绢受到惯性的作用
B. 机器人匀速运动时对舞台的压力就是机器人的重力
C. 机器人在转弯时,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机器人站立时对舞台的压力和舞台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2025年初,“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海试海域完成2025年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如图所示,本航次中,“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约7000m,体积约为50m3,海水的密度为1.1×103kg/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潜水器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或下沉的
B. 潜水器下潜过程中浮力小于重力
C. 该潜水器如果从该海域潜入江水中,需要向舱内注水
D. 当潜水器完全潜入海水中时,所受浮力为5.5×105N
10.图甲是《墨经》中记载的我国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是其等效图。若利用此“车梯”使80kg的重物在10s内匀速竖直上升2m,所用的拉力为300N,g取10N/k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车梯”时做的有用功为1600J B. 使用“车梯”时人做功的功率为240W
C. 使用“车梯”时人拉绳的速度为0.2m/s D. “车梯”的机械效率约为66.7%
11.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甲<p乙,△p甲>△p乙 B. p甲<p乙,△p甲<△p乙
C. p甲>p乙,△p甲>△p乙 D. p甲>p乙,△p甲<△p乙
12.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26N
B. 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3
C. 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6N
D. 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13.英国物理学家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发现了三大运动定律,揭示一切物体具有惯性,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物理量 的单位。
14.2025年4月24日晚,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二十号飞船点火升空。在火箭推动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6月2日着陆月球背面阿波罗盆地进行采样,探测器在降落月球实施制动减速时,要将发动机喷管朝向运动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方向喷气,使探测器减速,此现象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
16.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A处水的压强为______Pa。C点所在的水平表面的面积为10cm2,则该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N。
17.“试弓定力”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一种测量弓弩最大弹力的方法。如图所示,O点为提纽处,若AO﹕BO=3﹕1,秤砣重150N,忽略秤杆重,杆秤平衡时,弓弦所受的拉力为______N;为测出弓弩的最大弹力,应逐渐增加弓下方所挂重物的重力,再将秤砣悬挂点逐渐______(靠近/远离)O点。
18.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如图甲);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在第一个2s内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 J,第三个2s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 W。
19.如图所示,实心且均匀的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正方体甲、乙边长之比为a:b=1:2,则两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现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之比p甲:p乙= 。
20.如图所示,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倒入适量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然后把橡皮泥做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船,其中一个小船下面用细线拴着铝块,放在甲液体中,另一个上面压着完全相同的铝块,放入乙液体中。此时,没有液体进入两个小船内,也没有液体溢出容器,液面都恰好与船沿相平且液面高度相等。则ρ甲 ______ρ乙,两小船底所受液体压力F甲 ______F乙(两空均选填“>”“=”“<”)。
21.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的底面积之比SA:SB=2:1,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3:2,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A、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pA:pB= 。若将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液面未溢出,静止时,A中的小球悬浮,B中的小球将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分。
22.如图,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A所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
23.如图所示,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24.如图,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斜面”实验:
(1)每次都让小车从相同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2)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会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3)进一步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通过科学推理,则小车会一直做______。
25.小鑫想为体育中考选一双鞋底更粗糙的运动鞋,于是用两款质量不同的运动鞋A、B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小鑫要测量鞋子A在水平橡胶垫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调零。调零后,小鑫用手快速拉动橡胶垫,鞋子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鞋子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2)接着,他又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鞋子B在同一橡胶垫上受到的摩擦力为1.2N,于是他得出鞋子A鞋底更粗糙的结论。乐乐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未控制______相同。
26.实验小组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和重为0.5N的相同钩码若干个,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
(2)小中同学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他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0N,动力臂L1=0.30m,阻力F2=1.5N,则阻力臂L2=______m;
(3)小中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小华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4)小庆同学利用图乙所示的器材,测出多组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小华同学为了判断小庆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她利用图丙中水平平衡的杠杆(OD>OA=OC)进行实验,保持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
①在A处悬挂钩码,使杠杆平衡,再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C处,发现杠杆不再平衡。C处与A处相比,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______(变小/不变/变大);
②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D处,发现杠杆仍保持平衡,D处与A处相比,______的距离不变;
③由此判断小庆的观点是______(正确/错误)的。
27.渝渝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B步骤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2)比较步骤A、B、C、D,可以得出:同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______有关;
(3)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cm3;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酒精的密度为______kg/m3;
(4)若完成实验后,渝渝发现整个实验中弹簧测力计都忘记了校零,测得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如图所示,渝渝又做了如下实验测量合金块的密度。
①如图甲所示,用电子秤测出合金块的质量为60.0g;
②如图乙所示,测出圆柱形容器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400.0g;
③如图丙所示,将合金块和气球用绳子系在一起后,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待示数稳定后,电子秤示数为420.0g;
④如图丁所示,合金块和气球都浸没后,待示数稳定后,电子秤示数为428.0g;
⑤如图戊所示,继续使合金块下降(不触底),待示数稳定后,电子秤示数为427.0g。
请帮助渝渝完成测量和分析:
A.合金块密度是______g/cm3;
B.图丁到图戊,电子秤示数减小了1.0g,原因可能是:______。(实验过程中所有操作均正确规范)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8.我国宇树科技的机器狗性能指标已超越美国波士顿动力机器狗,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款机械狗(UnitreeLaikago),它的质量为22kg,它的单足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0cm2,最大奔跑速度为2.5m/s,受到地面的阻力为80N(g取10N/kg);求:
(1)该机械狗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该机械狗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5min,受到的牵引力做功多少。
29.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水桶的底面积为600cm2,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1000Pa。当质量为60kg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g取10N/kg)求:
(1)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是多少?
(2)图甲当中,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3)人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200cm2、重为2N、盛水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A,上表面中央沿竖直方向固定一根体积不计的细杆,下表面刚好接触容器底部。现将圆柱体A通过细杆竖直向上匀速取出,细杆对圆柱体A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圆柱体A的质量为多少g?
(2)圆柱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3)第6s末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的长度?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牛顿


14.【答案】增大
增大

15.【答案】相同 运动状态
16.【答案】7840 9.8
17.【答案】450 远离
18.【答案】0
8

19.【答案】2:1
1:1

20.【答案】< <
21.【答案】1:2
漂浮

22.【答案】解:过物体与斜面接触的中央作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F;如下图所示:

23.【答案】解:连接OA,然后过A点作垂直于OA、方向斜向上的最小作用力F,如图所示:

24.【答案】速度; 慢; 匀速直线运动
25.【答案】水平;1.4;
压力
26.【答案】右;水平;力臂; 0.20;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不变;支点到力的作用线;错误
27.【答案】0.4; 排开液体的体积; 100;4×103;0.8×103; 不变; 3;液体压强增大,气球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
28.【答案】机械狗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75×104Pa;;
该机械狗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5min,受到的牵引力做功为6×104J
29.【答案】水对桶底的压强为3000Pa;
图甲当中,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为240N;
人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Pa
30.【答案】圆柱体A的质量为600g;
圆柱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0N;
第6s末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的长度为2cm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