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3 11: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478+281=759,这道题验算方法错误的是( )。
A.759-478=281 B.478-281=179 C.281+478=759
2.被减数( )减数时,差是0。
A.< B.> C.= D.无法确定
3.两个数相加和是345,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10,和是( )。
A.355 B.335 C.345
4.陈俊凯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56错写成了65,这时得到的差是209。正确的差是( )。
A.200 B.209 C.218
5.计算347-198用简便方法是( )。
A.347-200-2 B.347-190-8 C.347-200+2
6.87+136+64=87+(136+64),这里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300- =160 -240=80 38+ =79
8.根据所给的算式填空。
320+150=470 745-260=485
470-( )=320 485+( )=745
( )-( )=( ) ( )-( )=( )
9.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60,如果差比减数多6,差应该是( )
10.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600,其中减数是98,差是( )。
11.如果A-B-C=450,B+C=150,则A=( )。
12.在里填数,在里填合适的运算符号。
425+136+175=136+(+)
487-(287+153)=
850-236+150-264=()()
13.一个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02,被减数是( ),如果差是17,那么减数是( )。
三、判断题
14.减法和加法是互逆的,运用减法可以验算加法计算的对错。( )
15.564+(136+A)=(564+136)+A,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16.一个数与61的差再减去145,结果是391,这个数是591。( )
17.阳阳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错把减数96看成了69,算出来的结果是51,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是24。( )
18.被减数增加几,减数减少几,差不变。( )
19.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所以加法只能用减法验算。( )
四、计算题
20.用脱式进行计算下面各题。
429+36+71 120-31×3 630÷9×12
174÷2+16 24×(42+18) (509-323)÷6
21.用简便方法计算。
275+357+125 879-337-63 684-198
789-(35+89) 567+492-167 428+399
五、改错题
22.数学医院。(把不对的改正)
257-114+86 204+526
=257-(114+86) =200+526-4
=257-200 =726-4
=57 =722
六、解答题
23.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颜色的成语。王明收集了187个,李娟收集了156个,张晓收集了213个。他们三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24.李阿姨这个月一共进了280套服装。第1周卖了76套,第2周卖了124套。还剩多少套服装?
25.某粮仓昨天运出了473千克大米,今天上午运出136千克,下午运出154千克。两天共运出大米多少千克?
26.小红读一本480页的故事书,第一周读了136页,第二周读了164页,小红再读多少页正好读完?
27.华华学校3~6年级学生外出研学,各年级人数如图,一共多少人?
28.晨光小学参加献爱心公益活动。三~六年级参加人数如下表:三~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
年级 三 四 五 六
人数(人) 43 98 102 147
29.轻轨列车有5节车厢,前两节车厢共载乘客156人,第3节车厢载乘客72人,最后两节车厢共载乘客138人。这列车共载乘客多少人?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C C C B
1.B
【分析】加法验算时,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也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看是不是等于和。据此解答。
【详解】A.759-478=281,验算方法正确;
B.478-281=179,验算方法错误;
C.281+478=759,验算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加法验算的方法,常利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2.C
【分析】因为减数+差=被减数,当差等于零时,被减数等于减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为零;
故答案为:C
3.C
【分析】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两个数相加和是345,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10,和是345。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和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C
【分析】把减数56错写成了65,这时得到的差是209。说明他计算的是( )-65=209,可先用加法计算出正确的被减数。然后再用被减数减去正确的减数即可。
【详解】65+209=274
274-56=218 正确的差为218。
故答案为:C
5.C
【分析】要将347-198进行简算,那需要将198凑成整百数200,再来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据此解答。
【详解】347-198
=347-(200-2)
=347-200+2
=147+2
=149
根据简算过程,可以知道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减法性质的掌握。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算时,要注意添上括号、去掉括号的时候,括号里面的“+”要变成“-”,括号里面的“-”要变成“+”。
6.B
【分析】87+136+64=87+(136+64),数字的顺序不变,所以没有用加法交换律,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这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87+136+64
=87+(136+64),这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把后面两个数相加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综合应用,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7. 140 320 41
【分析】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数,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300-160=140,所以300-140=160;
因为80+240=320,所以320-240=80;
因为79-38=41,所以38+41=79。
【点睛】熟练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150 260 470 320 150 745 485 260
【分析】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依此填空。
【详解】320+150=470,则470-150=320,470-320=150;
745-260=485,则485+260=745,745-485=260。
【点睛】熟练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6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被减数+减数+差=260,则被减数+被减数=260,因此用260除以2即可计算出被减数,差比减数多6,则差-减数=6,因为,差+减数=被减数,因此可根据“(和+差)÷2=大数,”即可计算出差,依此解答。
【详解】260÷2=130
(130+6)÷2
=136÷2
=68
因此差是68。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先计算出被减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202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600,被减数=差+减数,则被减数+被减数=600,求出被减数,再根据被减数-减数=差,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被减数=600÷2=300
300-98=202
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600,其中减数是98,差是202。
【点睛】明确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600
【分析】减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B+C=150
A-B-C=450
A-(B+C)=450
A-150=450
A=450+150
A=600
【点睛】熟练掌握减法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425;175;487-287-153;(850+150)-(236+264)
【分析】第1题,交换136与425的位置,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先求425与175的和,最后再加136即可;
第2题,一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这两个数,据此去掉括号后,式子中的运算符号都是减号;
第3题,式子中的850与150带的是加号,236与264带的是减号,交换236与150的位置,第1个小括号里是850与150的和,第2个小括号里是236与264的和,两个小括号中间的符号是减号。
【详解】425+136+175=136+(425+175)
487-(287+153)=487-287-153
850-236+150-264=(850+150)-(236+264)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简便运算的掌握情况。
13. 51 34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由此可得: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2,由此求出被减数;再用被减数减去差就是减数。
【详解】102÷2=51
51-17=34
所以,一个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02,被减数是51,如果差是17,那么减数是34。
【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14.√
【分析】本题考查了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详解】根据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关系,可知加法的验算用减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5.√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加法结合律的应用。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64+(136+A)=(564+136)+A,各个数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只是把564+136结合起来先计算,由此判断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564+(136+A)=(564+136)+A,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一个数与61的差再减去145,结果是391,说明这个数是被减数,61是减数,391加145等于这个数减61的差,再加61即等于这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91+145+61
=536+61
=597
一个数与61的差再减去145,结果是391,这个数是597,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69+51可以求出被减数,再用被减数减去96即可求出正确的差,据此判断。
【详解】69+51-96
=120-96
=24
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几,减数不变,差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或减少)几,差减少(或增加)相同的数;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差的变化规律的掌握。
19.×
【分析】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验算加法可以用减法验算,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所以验算加法可以用减法验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536;27;840
103;1440;31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36和71的位置,先计算429+71,再用和加上36。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4)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429+36+71
=(429+71)+36
=500+36
=536
120-31×3
=120-93
=27
630÷9×12
=70×12
=840
174÷2+16
=87+16
=103
24×(42+18)
=24×60
=1440
(509-323)÷6
=186÷6
=31
21.757;479;486
665;892;827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357与125的位置,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先计算275与125的和,所得和再加357即可;
(2)879连续减两个数的简便算法是,根据减法的性质,先求337与63的和,再用879减这个和,求出差即可;
(3)把198写成200-2,先求出684与200的差,再加2即可;
(4)交换35与89的位置,再根据减法性质式子可以转化为789减89,再减35,据此先求出789与89的差,所得差再减35即可;
(5)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492与167的位置,注意167带的是减号,492带的是加号,式子转化为先求567与167的差,所得差再加492;
(6)先把399写成400-1,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求428与400的和,所得和再减1即可。
【详解】(1)275+357+125
=(275+125)+357
=400+357
=757
(2)879-337-63
=879-(337+63)
=879-400
=479
(3)684-198
=684-(200-2)
=684-200+2
=484+2
=486
(4)789-(35+89)
=789-(89+35)
=789-89-35
=700-35
=665
(5)567+492-167
=567-167+492
=400+492
=892
(6)428+399
=428+400-1
=828-1
=827
22.(1)×;229;(2)×;730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加括号括号前面是减法,括号内的加法要变减法,然后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算式;分解204=200+4,然后按照顺序计算算式即可。
【详解】×;改正:257-114+86
=257-(114-86)
=257-28
=229
×;改正:204+526
=200+526+4
=726+4
=730
23.556个
【分析】根据题意,求三人收集的成语总个数,就是把王明、李娟和张晓收集的数量相加,据此解答。
【详解】187+156+213
=187+213+156
=400+156
=556(个)
答:他们三人一共收集了556个。
24.80套
【分析】用这个月进的衣服的总套数减去第一周卖出的,再减去第二周卖出的,就是剩余的服装套数;计算时,可以运用减法的性质a-b-c=a-(b+c)进行简算。据此解答。
【详解】280-76-124
=280-(76+124)
=280-200
=80(套)
答:还剩80套服装。
25.763千克
【分析】用昨天运出的大米数量+今天上午运出的大米数量+下午运出的大米数量,即为两天总共运出的大米数量,据此作答。
【详解】473+136+154
=473+(136+154)
=473+290
=763(千克)
答:两天共运出大米763千克。
26.180页
【分析】用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先减去第一周读的页数,计算出剩下的页数;再减去第二周读的页数,计算出还需要读的页数;计算时可以运用减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a-(b-c)=a-b+c,a-(b+c)=a-b-c;据此解答。
【详解】480-136-164
=480-(136+164)
=480-300
=180(页)
答:小红再读180页正好读完。
27.2000人
【分析】根据题意,将各年级人数相加即可计算总人数。
【详解】478+503+522+497
=(478+522)+(503+497)
=1000+1000
=2000(人)
答:一共2000人。
28.390人
【分析】理解题意,求三至六,四个年级的参加活动的人数和,用加法计算,把四个年级的人数相加即可。
【详解】43+98+102+147
=98+102+43+147
=200+43+147
=243+147
=390(人)
答:三至六年级一共有390人参加这次活动。
29.366人
【分析】用前两节车厢一共的人数加上第3节车厢的人数,再加上最后两节车厢一共的人数就是这列车共载乘客多少人。
【详解】156+72+138
=228+138
=366(人)
答:这列车共载乘客366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