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范围:第一单元至曹冲称象的故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范围:第一单元至曹冲称象的故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3 06: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
(范围:第一单元至曹冲称象的故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1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一、细心填写。(除第5题综合算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31分)
1.在计算8+12÷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在计算(8+12)÷4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三(1)班的王兰兰身高是137( ),体重是35( )。今天妈妈开车带她回乡下,路程有15( )远。刚到乡下,爷爷就拿了一根长2( )、重80( )的鱼竿给她,让她跟着爷爷一起钓鱼。不一会儿,就钓上一条鱼,爷爷拿手一比划,笑着夸道:“不错,这得有25( )长,1( )重了!”
3.8分米=( )厘米 300毫米=( )厘米
4000千克=( )吨 6000克-5千克=( )克
4. 在 里填上“>”“<”或“=”。
36÷6÷3 5 6÷3×2 6÷(3×2) 9×3+4 9×(3+4)
59千米 4999米 1900千克 3吨 1米-3分米 70厘米
5.先在□里填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每个小朋友分3本书,正好可以分给8个小朋友,如果把这些书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本书。
7.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36,差是减数的2倍。这个算式是( )。
二、精挑细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
A.克 B.千克 C.吨
2. 与66-16-14的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66-(16-14) B.66-(16+14) C.66-16+14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在长江乘船下江陵时留下的千古名句。测量长江的长度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山的高度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A.分米 B.米 C.千米
4.一个正方体和一个球如右图摆放,从右边看到的形状是( )。
5.文具店进了6盒铅笔,每盒9支, ,还剩下多少支铅笔 如果列式为(6-3)×9,那么横线上要补充的信息为( )。
A.卖了3支 B.又进了3盒 C.卖了3盒
三、精打细算。(共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7×9= 7+14÷7= 5×4-13= 20-(13+7)=
45÷9= 20-3×6= 28+17-17= (13-5)-5=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12分)
8×8+12 54-(61-17) (75-39)÷6
55-7×5 48÷(25-19) 81÷9+6×7
四、实践操作。((6+2=8分)
1.桌面上摆着一个球和一个长方体,如下图。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会是怎样的呢 请你连一连吧!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长1厘米5毫米的线段。
五、看图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每题3分,共6分)
六、解决问题。(4+5+5+5+6=25分)
1.小云从家出发走到体育场打排球,然后又原路返回,她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2.“粘雀子嘴”是春分的一种趣味民俗,把带有糯米团子的竹签插在田间地头,避免鸟雀破坏庄稼。把两人做的糯米团子平均插在6个地头上,每个地头上插几个
3.国庆节,同学们买了装饰品装饰教室,买来8个气球,买来的彩带数量是气球的3倍还多5,买来的鲜花数量比彩带少20,买来的鲜花有多少束
4.工人师傅想用称重的方法得到一捆铁丝的长度,如下图所示。照这样计算,这捆铁丝长多少米
5.称一称,算一算。
(1)小华一家( )最重,( )最轻。
(2)6~10岁儿童的标准体重(单位:千克)一般按“实际年龄×4+7”来计算,小华今年6岁,他是否超重 请说明理由。
附加题。(共10分)
(名校真题)共享电动自行车是一种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通过扫码开锁,循环共享。赵叔叔外出办事扫了一辆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了40 分钟,一共需要支付多少元费用
期中测试卷
一、1.除 加 加 除
2.厘米 千克 千米 米 克 厘米 千克
3.80 30 4 1000
4.< > < > < =
5.40 22 16+24-18=22
7 9 63÷(35-28)=9
6.4 7.18-6=12
二、1. A 2. B 3. C B 4. C 5. C
三、1.63 9 7 0 5 2 28 3
2.76 10 6 20 8 51
四、1.
2.
五、1.7×3+16=37(厘米)
2.470-5×9=425(克)
六、1. 680+320=1000(米) 1000米=1 千米
1+1=2(千米) 2+2=4(千米)
答:她一共走了4 千米。
2.(24+18)÷6=7(个)
答:每个地头上插7个。
3.8×3+5=29(条)
29-20=9(束)
答:买来的鲜花有9束。
4.3千克=3000克 600+600+600+600+600=3000(克) 5×7=35(米)
答:这捆铁丝长35米。
5.(1)爸爸 小华
(2)6×4+7=31(千克) 31>30
答:不超重,比标准体重低1 千克。
【附加题】
40-10=30(分钟) 30÷5×1=6(元)
6+2=8(元)
答:一共需要支付8元费用。
提示:先算出超出起步价的时间为40-10=30(分钟),那么超出起步价的部分收费为30÷5×1=6(元)。然后再算上起步价,支付的总费用为6+2=8(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