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离心运动
学案6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
2.理解离心运动是失去向心力或向心力不足所致的现象.
3.知道离心现象的应用.
【学习重点】
离心现象的认识,理解离心现象的条件.
【知识要点】
一、认识离心运动
1、定义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它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或者做离圆心越来越远的曲线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即为离心现象.
2、产生的原因
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如果向心力突然消失时(例如用绳系住小球转,绳突然断裂),则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再变化,由于惯性,物体将沿此时的速度方向(即切线方向)按此时速度的大小飞出,如果提供的外力小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虽然物体的速度方向还要变化,但速度方向变化较慢,因此物体偏离原来的圆周做离心运动,其轨迹为圆周和切线间的某条曲线,见图1所示.
图1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所乘的汽车急转弯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向外倾斜或向外滑去,这种情况的产生并不是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而是惯性的一种表现,即发生了离心现象.
3、产生条件
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比如系绳断裂)或小于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时,才会发生离心现象.
二、离心机械
离心水泵、洗衣机的脱水筒、离心沉淀器等。
离心沉淀器就是一种利用离心现象的机械,它可以使混浊液体中密度较大的物质加速沉淀,譬如,医疗上就是利用此离心沉淀器来分离血浆的.
三、离心运动的危害及其防止
在日常生活中,离心现象是经常发生的,离心现象对人类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危害的一面,对有利的一面应加以利用,对有害的一面应设法防止。
【典型例题】
【例题1】物体做离心运动时,运动轨迹( )
A.一定是直线
B.一定是曲线
C.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D.可能是一个圆
解析:离心运动即物体沿切线或切线和圆周之间的曲线远离圆心的运动,因此其轨迹可能为直线也可能为曲线,物体做离心运动时,不再是沿着圆周运动,因为其半径必须增大,C对.
【例题2】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P与穿过光滑水平板中央小孔O的轻绳相连,用力拉着绳子另一端使P在水平板内绕O做半径为a、角速度为ω1的匀速圆周运动,求:
(1)此时P的速率多大?
(2)若将绳子从这个状态迅速放松,后又拉直使P绕O做半径为b的圆周运动,从放松到拉直这段过程经过了多长时间?
(3)P做半径为b的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2为多大?
图2
解析:(1)P点速度大小v1=ω1r=ω1a
(2)绳子放松后,小球保持v1速度沿切线AB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3中可看出放松到拉直这段位移x=
其间所用时间t==
(3)拉直时,v1分解成切向速度v2和法向速度v3,小球将以速度v2做半径为b的匀速圆周运动,而法向速度v3损失减小到零.
图3
所以:v2=v1cosθ,而在Rt△OAB中cosθ=
所以:v2=v1
ω2b=·ω1a
ω2=ω1.
【达标训练】
1.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离心现象的是
A.汽车转弯时要限速行驶
B.在修筑铁路时,转弯处要有一定坡度,内轨要低于外轨
C.转速很高的砂轮其半径不能做得很大
D.浇铸钢管或水泥管时,让模子沿圆柱的中心轴线高速旋转,制成无缝隙管
答案:D
2.如图4所示,绕竖直轴线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有一个相对盘静止的物体,则物体所受到的力有
图4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离心力
C.重力、支持力、方向指向盘心的静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
答案:C
3.如图5所示,小篮中放一小物块,用细线挂于O点,现让物块随小篮一起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线的拉力为F,物块对篮底的压力为N,小篮行至最高点时,物块恰能不掉脱.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此时F≠0,N=0
B.此时F=0,N≠0
C.此时F=0,N=0
D.此时F≠0,N≠0
答案:C
4.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图2-16中甲、乙、丙、丁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哪个?
图6
答案:乙
4.同学们可能都体验过坐过山车的惊险而刺激的感受,或者目睹过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大家知道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如果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不考虑摩擦等阻力.
(1)当车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如果车对轨道无任何相互作用,求此时过山车的速度;
(2)讨论当过山车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时速度超过或低于(1)问所求得的速度时,过山车对轨道作用力的情况(包括讨论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图7
解析:(1)当小球(过山车)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如果车对轨道无任何相互作用,则此时过山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完全由其自身的重力来提供,即F=G.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有:F=mg=mv2/R
得:v=(这个速度我们俗称临界速度).
(2)如果过山车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于或小于,则过山车对轨道就会有挤压或拉力的作用.若v1大于,则由F=mv2/R可知,向心力大于重力G,即此时需要轨道对过山车有推力的作用;同理,若v2小于,此时的向心力小于重力G,需要轨道对过山车有拉力的作用.所以,我们把(1)问中的速度叫临界速度.若从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来考虑,若速度等于临界速度,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人会感到很难受;若速度小于临界速度,虽然人的失重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由于车对轨道有拉力作用,这不够安全;若速度大于临界速度,人可能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但是会比较安全.所以在设计过山车时,这些都是设计者要考虑到的问题.
【反思】
收获
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