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4
离心运动
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离心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2、知道离心现象的一些应用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让学生领悟离心现象的奥秘。
2.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和观看课件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离心现象的奥秘和应用。
3.师生共同设计方案,检验推理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逻辑推理的乐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分析,体验“发现”的乐趣。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总结物理规律,体现素质教育。
4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有利也有弊,充分扬长避短,是一种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方法。
5通过学生对几种离心机的使用和制作,把审美欣赏与操作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的感受力和鉴别力。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离心运动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1离心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离心运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教学疑点:离心运动是否是受到了“离心力”?
解决办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通过现象看本质.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分析了离心现象发生的条件和离心运动的定义,接着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说明离心运动的应用和危害,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21cnjy.com
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实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得出结论。录像、演示﹑动手实验﹑讨论与思考等。
教学用具:离心现象录像片﹑小球﹑细线、废旧瓶、硬纸片等。
录像、演示﹑动手实验﹑讨论与思考等。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录像和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分析离心运动产生的原因.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讨论研究,提高分析应用能力.
教学主要过程:
(一)导入新课:和学生共同展望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会,
期盼我国著名的链球运动员赛出好成绩:和学生分析历年的冬奥会,我国的滑冰运动员取得的好成绩。通过观看录像和讲解的方法,引入今天的新课。21·cn·jy·com
(二)推进新课
一
离心运动1讨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绳系一个小球,使其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细绳突然断了,小球将如何运动?若拉绳的力变小了,小球如何运动?若拉绳的力变大了,小球如何运动?这个环节里,教师可以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再亲自演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其中的物理规律。2展示“魔盘”娱乐设施的动画资料,让学生观看录像,联系实际。讨论:“魔盘”上的人所需向心力由什么力提供?为什么转速一定时,有的人能随之一块做圆周运动,而有的人逐渐向边缘滑去?3用提供的力与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角度解释上述现象,得到离心运动的条件和概念.在这个关节中,配合可见展示离心运动的原因,采取分析和演示的方法,得出离心运动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观看录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材料,知道如何利用和防止离心运动,通过学生动手做,讨论,立体巩固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1教育网
二、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如:
(1)洗衣机的脱水筒中的衣物上的水滴,在脱水筒工作时,水滴需要的向心力由什么决定?提供的向心力由什么决定?什么情况下,水滴将被甩出?
(2)在公路转弯处,为什么车辆行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
(3)为什么砂轮、飞轮等都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转速?等等
三
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汽车、自行车等在水平面上转弯时,为什么速度不能过大?
2、滑冰运动员及摩托车运动员在弯道处的姿势,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小结
本教案的设计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里不再是主角,而是引导学生探索的引路人,真正的主角是学生。采用发散式,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方式。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