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3.7《推和拉》课时课件(2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评一体化】3.7《推和拉》课时课件(2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09:23:55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课 推和拉
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
(苏教版)二年级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知道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能准确区分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理解推力和拉力具有方向和大小,且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科学思维:基于对推、拉现象的观察与体验,归纳出推力和拉力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运用推力和拉力的相关知识,对物体的运动方向等进行合理推测与分析。
探究实践:通过对日常物品、弹簧等进行推、拉操作,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
态度责任:对研究推和拉的现象产生浓厚兴趣,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了解推力和拉力在生活、工程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新知导入
02
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辆装满果子的小车陷进泥坑


活动1:判断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生活中像这样推和拉的现象有很多。下图中,谁在推?谁在拉?
马拉雪橇
大象推汽车
活动1:判断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生活中像这样推和拉的现象有很多。下图中,谁在推?谁在拉?
成人推婴儿车
小女孩拉行李箱
活动1:判断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生活中像这样推和拉的现象有很多。下图中,谁在推?谁在拉?
救援车拉故障车
推土机推土
活动1:判断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在教材中,是推的在“ □ ”里涂红色,是拉的在“ □ ”里涂绿色。
活动2:体验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一名同学利用身边物品做推与拉活动,其他同学猜是推还是拉?
开门——推
关门——拉
活动2:体验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一名同学利用身边物品做推与拉活动,其他同学猜是推还是拉?
开抽屉——拉
关抽屉——推
活动2:体验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一名同学利用身边物品做推与拉活动,其他同学猜是推还是拉?
拉开拉链——推
闭合拉链——拉
活动2:体验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一名同学利用身边物品做推与拉活动,其他同学猜是推还是拉?
拉上窗帘——拉
拉开窗帘——推
活动2:体验推与拉
探究新知
03
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推力和拉力?
起重机吊起东西——拉力
火箭发射——推力
活动3:探究弹簧变化
探究新知
03
弹簧拉力器是一种健身器材。
小组每个学生分别对弹簧进行推和拉操作,观察弹簧的变化,讨论弹簧发生变化的原因。
活动3:探究弹簧变化
探究新知
03

弹簧变形
受到推力作用
活动3:探究弹簧变化
探究新知
03

弹簧伸长
受到拉力作用
活动3:探究弹簧变化
探究新知
03
推力和拉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活动4: 模拟实验
探究新知
03
①小木块平放在桌面上
②两人超同一个方向一起推
③两人对着推
④记录木块移动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小组内两人一组,操作如下
活动4: 模拟实验
探究新知
03
一起用力推,物品向前运动
物品朝哪个方向运动是由力的大小决定的
活动4: 模拟实验
探究新知
03
考考你:哪个队可能会赢?你的依据是什么?
左边队会赢,他们的拉力大
活动5:工程应用
探究新知
03
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它的设计者是谁?
詹天佑
活动5:工程应用
探究新知
03
1905年,京张铁路开工建设。从A到C全长1800多米的八达岭隧道是京张铁路的关键工程。詹天佑采用人字形铁路设计,不仅解决当时火车爬坡难题,而且缩短了隧道长度。
活动5:工程应用
探究新知
03
阅读教材,人字形设计是怎样解决爬坡难的问题?
课堂练习
04
1.下列用的力属于拉力的是( )
2.下列运动方式中,属于推力的是( )
A
C
课堂练习
04
3. 请把下面的图片和它表现的力用线连起来。
课堂练习
04
4.推拉纸蝙蝠
(1)写出纸蝙蝠的制作过程: → → 。
(2)当你用一只手握住纸蝙蝠的身体,用另一只手向下拉它的两个翅膀时,你会发现纸蝙蝠的两只“耳朵”会 ;当你向上推它的两个翅膀时,你会发现纸蝙蝠的两只“耳朵”会合拢,这是因为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 和 ________是常见的力。
C
A
B
张开
推力
拉力
推和拉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有方向、有大小,能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形变
人字形铁路,利用推和拉解决火车爬坡难题
板书设计
05
作业布置
06
两人一组, 各自站在圈内,两人双手相握,可以推对方,也可以拉对方,直至对方出圈,就算获胜。
游戏时注意安全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