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3 21:4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3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白鹭(lù) 镜匣(xiá) 嗜好(shì) 垂蔓(màn)
B. 朱鹭(zhū) 眼睑(liǎn) 雏儿(chú) 榨油(zhà)
C. 望哨(shào) 眸子(móu) 播种(bō) 挨近(āi)
D. 恩惠(huì) 享受(xiǎng) 方便(pián) 糕饼(gāo)
2.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10分)
周末,我跟着爷爷来到乡下的菜园。爷爷戴着草帽在(bō zhǒng)______,我帮着(jiāo shuǐ)______,还在(tián mù)______边看到了紫色的(luó kuāng)______和盛开的(mù lán huā)______。
3. 选词填空,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①精湛 ②精巧 ③精密 ④体面 ⑤新鲜 ⑥适宜
(1)爷爷是位手艺( )的木匠,能打造出( )的木质家具,连( )的零件安装都十分精准。
(2)这份工作不仅收入稳定,而且很( ),但他更看重工作是否( )自己长期发展。
(3)刚采摘的水果( )多汁,最( )在当天品尝。
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榨油。(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描写一种事物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不像”写句子,突出事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6分)
A.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珍珠鸟》的中心句,点明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旨。
B. 《落花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通过议花生揭示了做人要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道理。
C. 《桂花雨》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明家乡的桂花品种更优良。
D. 《白鹭》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和不同场景中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课文理解(26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12分)
《白鹭》
外形之美:( )的配合、( )的大小
场景之美:水田钓鱼、( )、( )
《落花生》
事件发展:种花生→( )→( )→( )
做人道理:要做( )的人,不要做( )的人
《珍珠鸟》
珍珠鸟变化:怕人→( )→( )→( )
“我”的做法:不动声色→( )→( )
2.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4分)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片段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运用( )的修辞手法,概括了白鹭的特点。(4分)
(2)片段将白鹭与( )、( )、( )对比,突出了白鹭( )的特点。(6分)
(3)结合片段内容,说说你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阅读(20分)
故乡的芦苇
樊发稼
故乡的芦苇哟,你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开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到了夏天,芦苇长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风儿一吹,那芦苇丛便掀起绿色的波浪,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到芦苇丛里去玩耍。我们在芦苇丛中追逐嬉戏,采摘芦叶编帽子。那翠绿的芦叶在我们手中翻飞,不一会儿,一顶顶别致的芦叶帽就做成了。我们戴着芦叶帽,在芦苇丛中穿梭,仿佛自己就是一个个勇敢的小战士。
有时,我们还会在芦苇丛边的小河里钓鱼。芦苇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随着水波轻轻晃动。我们坐在河边,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偶尔有蜻蜓落在芦苇尖上,停一会儿,又振翅飞走了,给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
秋天,芦苇成熟了,那毛茸茸的芦苇花,风一吹,就像漫天飞舞的雪花,飘落在河面上、田埂上,把故乡打扮得格外美丽。这时,大人们会割下芦苇,用来编苇席、打苇帘。那些编好的苇席,平整光滑,散发着淡淡的芦苇清香,铺在炕上,暖和又舒服。
冬天,芦苇的叶子虽然枯萎了,但它的茎依然挺立着,像是在守护着故乡的土地。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故乡的芦苇,你不仅给了我欢乐的童年,更承载着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如今,我离开故乡多年,但每当想起故乡的芦苇,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温暖。
1. 文章是按照( )顺序描写故乡的芦苇的,从( )、( )、( )、( )四个季节展现了芦苇的特点。(8分)
2. 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3. 故乡的芦苇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哪些欢乐?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桂花雨》中作者对桂花的情感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表达(20分)
题目:我最喜欢的______
要求:1. 在横线上填上一种事物,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其他你熟悉的事物;2. 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你喜欢它的原因,表达出真情实感;3. 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基础积累
1. A(B项“眼睑”读“jiǎn”;C项“播种”此处读“bō zhǒng”正确,但B、D错误更明显;D项“方便”读“biàn”)
2. 播种、浇水、田亩、箩筐、木兰花
3. (1)①、②、③ (2)④、⑥ (3)⑤、⑥
4. (1)花生不仅味道很美,还可以榨油。
(2)荷花是一位优雅的舞者。
(3)全年,整个村子没有不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4)竹子的枝干挺拔坚韧,不像柳树那样,随风摇摆,显得柔弱无力。
5. C(并非品种优良,而是蕴含思乡之情)
二、课文理解
1. 《白鹭》:色素、身段;枝头独立、黄昏低飞
《落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有用、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珍珠鸟》:亲近人、信赖人、落在肩头;添食加水、不惊动
2. (1)总起(统领全文)、比喻
(2)白鹤、朱鹭、苍鹭;色素和身段适宜
(3)白鹭色素配合和谐,身段大小恰到好处,像诗一样精巧、优美,充满韵味。
三、拓展阅读
1. 时间;春、夏、秋、冬
2.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芦苇早春萌发的情态,表现其生命力。
3. 在芦苇丛追逐嬉戏、编芦叶帽;在芦苇丛边小河钓鱼。
4. 表达对故乡芦苇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与《桂花雨》相似:都借事物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四、习作表达(示例)
我最喜欢的牵牛花
我最喜欢的植物是牵牛花。每到夏天,我家院墙上就爬满了牵牛花,像挂着彩色的小喇叭。
清晨,牵牛花迎着朝阳绽放,紫色、粉色、蓝色的花儿挤在一起,热闹极了。我常蹲在墙根看它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的花蕊,风一吹,就轻轻摇晃,好像在吹奏乐曲。
有一次,我发现一株牵牛花缠绕着竹竿向上爬,哪怕遇到弯折的地方,也会顺着缝隙继续生长。它不像玫瑰那样需要精心呵护,只要有阳光和泥土,就能顽强绽放。
傍晚,牵牛花会悄悄合拢花瓣,仿佛在休息,等着第二天再迎接朝阳。看着这些小小的花儿,我明白了:平凡的生命也能靠努力绽放美丽。我真喜欢这充满生机的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