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
学案2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内容及意义;
2.通过“牛顿的大综合”、“
对太空的探索”,体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及人们对太空不解探索所取的丰硕成果。
【学习重点】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内容及意义
【知识要点】
一、古希腊人的探索
“地心说”的内容:
。
代表人物:
。
特点:
二、文艺复兴的撞击
“日心说”的内容:
。
代表人物:
。
基本论点:
①
②
③
④
三、牛顿的大综合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综合,它将地面上的力学与天上的力学统一起来,形成了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
四、对太空的探索
我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探索宇宙、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为人类服务的知识,特别是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典型例题】
例题1
宇宙飞船进入一个围绕太阳运行的近似圆形的轨道上,如果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那么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多少年?若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时30km/s,则该宇宙飞船绕太阳的公转速度是多少?
解析:太阳对飞船和地球的引力提供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由知:
由知:
答案:27年 10km
【达标训练】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
)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的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
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2、考察太阳M的卫星甲和地球m(mA、r1>r2 B、r1 C、r1=r2 D、无法比较
3、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与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之比r/R为
(
)
A.
1/3
B.
1/9
C.
1/27
D.
1/18
4、九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可以粗略地认为是圆,各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出冥王星的公转周期接近于(
)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星球半径(106m)
2.44
6.05
6.37
3.39
6.98
5.28
2.37
2.24
轨道半径(1011m)
0.579
1.08
1.50
2.28
7.78
14.3
28.7
45.0
A、4年
B、40年
C、140年
D、240年
5、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比较扁的椭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彗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在远日点速率
B、彗星在近日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向心加速度
C、若彗星的周期为75年,则它的半长轴是地球公转半径的75倍
D、彗星在近日点的角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角速度
参考答案:
【知识要点】
一、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且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托勒密
①符合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②符合宗教神学的教义
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的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地球是绕太阳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与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③天穹不转动;
④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
【达标训练】
1.AB
2.
D
3.
B
4.分析: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太阳对地球和冥王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1)
(2)
由(1)(2)两式得:
答案:D
5、分析:彗星在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大于在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则彗星在近日点所受的引力大,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其加速度大,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引力大则其速率大,故AB正确。由知C错误。由知D正确。
答案:ABD
【反思】
收获
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