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 学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5.3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 学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15 18:5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
学案4
【学习目标】
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
的内容和意义。
了解万有引力在人类探索太空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
【学习重点】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展历程和应用
【知识要点】
地心说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且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日心说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月亮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牛顿的大综合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综合,它将地面上的力学与天上的力学统一起来,形成了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功及其应用,使经典力学成为科学的典范或理想。
【典型例题】
例题1:下列说法与史实相符的是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经过20年的观测记录了大量的数据,从而确定行星运动不是圆周
B.开普勒通过对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也是历经艰辛,走了不少弯路.开始时他采用的是天体运动的“神圣的”“完美的”“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所得结果与观测数据有较大的误差
C.开普勒通过对第谷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实际结果与圆周运动的结果有8′的误差
D.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的结论是通过猜测得到的
解析: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经过20年的观测记录了大量的数据,开普勒通过对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也是历经艰辛,走了不少弯路.开始时他采用的是天体运动的“神圣的”“完美的”“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但发现实际结果与圆周运动的结果有误差.
答案:BC
【达标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体运动是完美的、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B.第谷对天体的运动,经过了长达二十年的连续观测
C.第一个对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产生怀疑的人是第谷
D.开普勒在第谷等人精确观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艰苦计算和观测,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答案:BD
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结合你学过的地理知识可知太阳的九大行星中,周期最长的是
A.水星
B.地球
C.海王星
D.冥王星
答案:D
3.苹果落回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由于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引力大造成的
B.由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造成的
C.苹果与地球间的相互引力是相等的,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4.离地面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的1/2,则高度是地球半径的
A.2倍
B.1/2倍
C.倍
D.(-1)倍
答案:D
5.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由于卡文迪许的杰出贡献,人们称他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B.引力常量的测出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实际的应用价值
C.利用引力常量可以用测定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测定地球的质量
D.扭秤的特点是可以测量微小的力
答案:ABCD
【反思】
收获
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