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4单元 比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第4单元 比 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3 14:5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
第4单元 比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增加16 B.乘2 C.除以 D.增加24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一个三角形的底相等,它们高的比是1∶2,它们面积的比是( )。
A.2∶1 B.4∶1 C.1∶1 D.1∶2
3.把10克盐溶化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质量的比是( )。
A.1∶10 B.1∶11 C.10∶1 D.11∶1
4.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5.当x=( )时,∶x的比值恰好是最小的合数。
A. B. C. D.
6.从甲地到乙地,快车用了8小时,慢车用了12小时,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 )。
A.2∶3 B.8∶12 C.3∶2 D.
7.水果商店运来苹果和橙子一共60箱,其中苹果的箱数是橙子箱数的一半。苹果和橙子各运来多少箱?下面几位同学列式正确的有( )个。
小冰 解:设运来苹果箱。 小强 解:设运来橙子箱。 小丽 解:设运来苹果箱。 小敏 苹果: 橙子:
A.1 B.2 C.3 D.4
8.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增加16 B.乘2 C.除以 D.增加24
9.在一个减法算式里,减数是差的,被减数与差的比是( )。
A. B. C. D.
10.把10克盐溶化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质量的比是( )。
A.1∶10 B.1∶11 C.10∶1 D.11∶1
11.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等腰
12.一根钢管,每锯一次的时间相等,锯成4段用的时间与锯成8段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A.1∶2 B.3∶7 C.7∶3
13.如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是n的 B. C.m比n多
14.450米∶1千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A.450∶1 B.450∶1000 C.9∶20
1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16.把4∶0.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8 B.1∶8 C.8∶1
17.甲数的和乙数相等,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A.7∶11 B.11∶7 C.
18.一个比,如果把它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要使比值不变,则比的后项( )。
A.乘2 B.除以2 C.加上2
19.1分米∶40厘米的比值是( )。
A.1∶4 B. C.4
20.甲、乙、丙三个小朋友按 1∶2∶3分水果糖,若乙分得6颗,那么丙分得( )颗。
A.3 B.9 C.10 D.18
21.六(五)班有4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7∶1 B.3∶2 C.4∶3
22.在8∶9中,比的前项加上24,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乘( )。
A.5 B.4 C.27
23.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A.10∶1 B.1∶10 C.1∶11
24.宇树科技公司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员工的人数比是5∶3,如果研发部门有50人,那么销售部门有( )人。
A.10 B.30 C.50
2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度数比是5∶1,最小角是( )。
A.18° B.30° C.60°
26.“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约7062米,约是“奋斗号”的。关于两者的最大下潜深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蛟龙号”比“奋斗号”少
B.“奋斗号”与“蛟龙号”的比是11∶7
C.“奋斗号”比“蛟龙号”多
D.“蛟龙号”比“奋斗号”少
27.《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5G网络规模为全球最大。假如用5G下载视频的时间与用4G下载的时间比约是1∶100,用4G下载一部电影约需要5分钟,那么用5G下载同样一部电影,只需要( )秒。
A.3 B.5 C.30 D.50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明确规定:五星红旗的长与宽之比是3∶2,如果有一面五星红旗的宽是96cm,那么它的长应是( )cm。
A.288 B.144 C.192
29.博物馆展出了一个高为19.6厘米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这个将军俑的实际高度是( )米。
A.1.96 B.19.6 C.196
30.下图是由两个平行四边形重叠而成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①的,占平行四边形②的,则平行四边形①与②的面积比是( )。
A. B. C.
31.一项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
A.5∶6 B.6∶5 C.12∶10 D.∶
32.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
A. B. C.
33.在运河文化展厅里有一个三角形的文物装饰图案,其中一个角是60°,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34.云南地形复杂,高山峡谷众多,许多自然景观都呈现出三角形的结构。在云南的苍山洱海之间,有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2∶2∶5,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35.若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A.9∶25 B.25∶9 C.3∶5 D.5∶3
36.打一份稿件,张阿姨用了小时,李叔叔用了小时,张阿姨和李叔叔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
A.4∶5 B.5∶4 C. D.
37.如果,那么( )。
A. B.1 C. D.无法确定
38.明明和姐姐同时从家走同一条路到同一学校上学,走到学校,明明用了10分钟,姐姐用了8分钟。明明和姐姐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
A.4∶5 B.5∶4 C.8∶10 D.10∶8
39.把3∶5的前项加上12,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 )。
A.减15 B.加15 C.乘5
40.甲加工3个零件用了40分钟,乙加工4个零件用了30分钟,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 )。
A.3∶4 B.4∶3 C.9∶16 D.16∶9
41.两人合伙投资,甲投资20万元,乙投资25万元。一年后,项目收益5.4万元。如果按投资额度分配收益,甲应得( )万元。
A.2 B.2.5 C.2.7 D.2.4
42.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3.王老师去医院看中医,诊疗后医生根据病情开了一个补气的药方,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4∶3∶3∶2,总重36克,其中炙甘草重( )。
A.18克 B.12克 C.9克 D.6克
44.美术课上,小明用纯白色和纯黑色两种颜色混合调出灰色。所用纯白色颜料是纯黑色颜料用量的35%,他调出的颜色最接近( )。
A.纯白与纯黑的比是4∶1 B.纯白与纯黑的比是2∶1
C.纯白与纯黑的比是1∶2 D.纯白与纯黑的比是1∶3
45.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甲圆面积的,是乙圆面积的,那么乙与甲两个圆的面积之比是( )。
A.1∶5 B.1∶4 C.4∶5 D.5∶4
46.2025年2月13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二号。明明观看直播后下载打印了一张发射时的图片,长米,宽米,放在相框中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以下几种型号的相框长宽比符合这张图片的是( )。
A.7∶4 B.4∶3 C.3∶4 D.1∶1
47.的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上8 B.加上6 C.加上4
48.从甲地开往乙地路,客车要10小时,货车要15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
A.2∶3 B.3∶2 C.5∶2 D.2∶5
4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3条长度分别是2厘米、3厘米、5厘米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B.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不相等且都大于0),甲、乙两数之比是
C.反映文山市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理
50.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用3、4、6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B.a表示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a2必定是偶数
C.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D.2∶5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不变,则比的后项要增加10
51.已知,那么( )。
A.4∶3∶3 B.4∶4∶3 C.16∶12∶9 D.16∶9∶12
5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半径与高的比是( )。
A. B. C.
53.如图,已知梯形ABCD的上底AB长15厘米,高BE的长也是15厘米;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DC的面积比是3∶5,梯形ABCD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12.5 B.225 C.300 D.187.5
5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3∶5,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5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m,长和宽的比是3∶2,它的面积是( )m2。
A.384 B.96 C.112 D.6
56.从A到B地,甲车用4小时,乙车用7小时,甲车与乙车速度的比是( )。
A.4∶7 B.7∶4 C.1∶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7.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上9 B.乘9 C.加上4 D.乘4
58.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需30分钟,骑车只需12分钟。步行与骑车的速度比是( )。
A.2∶5 B.5∶2 C.3∶2 D.2∶3
59.把10克盐溶于4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值是( )。
A. B. C. D.1∶4
60.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3∶7,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6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2,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2.100克糖水中含糖10克,则水与糖的比是( )。
A.10∶1 B.11∶1 C.9∶1 D.100∶1
63.“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音乐的五声音阶。“商”的发音比“徵”的发音短,则“商”和“徵”的发音长度比是( )。
A. B. C. D.
64.甲芯片的产量比乙芯片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芯片的产量比为4∶5.
B.乙芯片产量是甲芯片的1.25倍。
C.甲芯片占两种芯片总产量的。
D.乙芯片的产量比甲芯片多25%。
65.一个班级有40人,在一次体育测试中,达标和未达标的人数比不可能是( )。
A.1∶3 B.3∶7 C.2∶5 D.3∶5
66.2∶3的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 )。
A.3 B.4 C.9
67.五(1)班有学生54人,男、女生人数比是4∶5,又转来8名男生,这时男、女生人数比是( )。
A.4∶13 B.12∶5 C.16∶15
68.大小两个正方形边长之比是3∶2,他们的面积比是( )。
A.3∶2 B.2∶3 C.9∶4 D.6∶4
69.甲、乙、丙各有一些钱,甲、乙的钱数之比是5∶4,甲、丙的钱数之比是3∶4,如果丙给乙18元,那么两人的钱数相等,甲、乙、丙三人共有( )元钱。
A.211.5 B.105.75 C.108 D.243
70.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等腰 D.等边
71.甲走的路程比乙多,乙走的时间比甲多,甲、乙的速度比是( )。
A.5∶4 B.3∶2 C.4∶5
72.9个互不相同的非0自然数的和是45,取出3个后,这3个自然数的和与余下自然数的和之比是4∶5,则有( )种取法。
A.1 B.2 C.3 D.4 E.5
73.如图,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梯形和三角形,梯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 )。
A.7∶2 B.7∶3 C.5∶3 D.无法确定
74.甲、乙两名运动员在百米短跑比赛中,速度比是11∶12,则甲、乙两名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比(最简比)是( )。
A.11∶12 B. C.12∶11 D.
75.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速度比是( )。
A.1∶60 B.1∶12 C.60∶1 D.12∶1
76.学校用“84”消毒液给教室消毒,要用150mL消毒液加一定量的水配成消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消毒水的比是1∶80,应加入水( )L。
A.11850 B.12000 C.11.85 D.12
77.甲、乙、丙三人年龄之比是2∶3∶4,年龄之和为45岁,则最大年龄是( )岁。
A.8 B.16 C.20 D.24
78.把2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水的比、盐与盐水的比分别是( )。
A.1∶6和 1∶5 B.1∶5和1∶6 C.1∶4和1∶5 D.1∶4和1∶6
79.用一根长84cm的铁丝按3∶4∶5的比例做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是( )cm2。
A.588cm2 B.294cm2 C.980cm2
80.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左右结构的字与总字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4∶12 B.1∶3 C.1∶4 D.4∶1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C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用比的前项加16,再除以比的前项,求出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据此解答。
【解析】(8+16)÷8
=24÷8
=3
这个比的前项相当于乘3。
A.比的后项未知,当比的后项为8时,8×3-8=24-8=16,所以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可能增加16,不符合题意;
B.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3,不符合题意;
C.一个数除以,相当于乘3,所以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可以除以,符合题意;
D.比的后项未知,当比的后项为12时,12×3-12=36-12=24,所以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可能增加24,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C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设为a;它们高的比是1∶2,设平行四边形的高为h,则三角形的高为2h。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a×h,三角形的面积:a×2h÷2=a×h。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比为:a×h∶a×h,据此计算即可。
【解析】设平行四边形的底为a,设平行四边形的高为h,则三角形的高为2h。
平行四边形面积:a×h
三角形面积:a×2h÷2=a×h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a×h∶a×h=1∶1
所以它们面积的比是1∶1。
故答案为:C
3.B
【分析】盐水的质量等于盐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已知盐的质量是1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以盐水的质量为10+100=110克。根据比的定义,盐和盐水质量的比为10∶110,然后化简即可。
【解析】10+100=110(克)
盐∶盐水=10∶110
10∶110
=(10÷10)∶(110÷10)
=1∶11
所以盐和盐水质量的比是1∶11。
故答案为:B
4.C
【分析】由题意可知,最大内角的度数占三角形内角和的,根据比的应用求出最大内角的度数,如果最大内角是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如果最大内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最大内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由三个内角的度数比可知,这三个内角均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80°×
=180°×
=100°
分析可知,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100°,且三个内角均不相等,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5.A
【分析】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分析题目,最小的合数是4,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据此用除法列式求出x的值。
【解析】÷4==
当x=时,∶x的比值恰好是最小的合数。
故答案为:A
6.C
【分析】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快车用了8小时,慢车用了12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则快车的速度为:,慢车的速度为:。那么快车速度与慢车速度的比为,然后根据比的性质,化简即可。
【解析】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
快车速度:
慢车速度:
快车速度∶慢车速度===3∶2
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3∶2。
故答案为:C
7.B
【分析】小冰:把水果商店运来苹果的数量设为未知数,苹果的箱数是橙子箱数的一半,则橙子的数量=苹果的数量×2,等量关系式:苹果的数量+橙子的数量=苹果和橙子的总数量;
小强:把水果商店运来橙子的数量设为未知数,苹果的箱数是橙子箱数的一半,则苹果的数量=橙子的数量×,等量关系式:苹果的数量+橙子的数量=苹果和橙子的总数量;
小丽:把水果商店运来苹果的数量设为未知数,苹果的箱数是橙子箱数的一半,则橙子的数量=苹果的数量×2,等量关系式:苹果的数量+橙子的数量=苹果和橙子的总数量;
小敏:由题意可知,苹果的箱数是橙子箱数的一半,则苹果的数量∶橙子的数量=1∶2,苹果的数量占总数量的,橙子的数量占总数量的,苹果的数量=总数量×,橙子的数量=总数量×,据此解答。
【解析】解:设运来苹果箱,则运来橙子箱。
2×20=40(箱)
所以,水果店运来苹果20箱,运来橙子40箱。因此,小冰列式错误,小丽列式正确。
解:设运来橙子箱,则运来苹果箱。
×40=20(箱)
所以,水果店运来苹果20箱,运来橙子40箱。因此,小强列式正确。
苹果:60×
=60×
=20(箱)
橙子:60×
=60×
=40(箱)
所以,水果店运来苹果20箱,运来橙子40箱。因此,小敏列式错误。
综上所述,列式正确的有小强、小丽,一共2个。
故答案为:B
8.C
【分析】原来比的前项是8,前项增加16后,前项变为8+16=24。24÷8=3,即前项乘3。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因为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也就是后项除以。
【解析】8+16=24
24÷8=3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3的倒数是,所以后项应该除以。
故答案为:C
9.C
【分析】已知减数是差的,把差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减数相当于这样的2份,然后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计算出被减数是2+5=7份;据此写出被减数与差的比。
【解析】已知减数是差的,即差是5份,减数是2份,则被减数是2+5=7份。
因此被减数与差的比是7∶5。
故答案为:C
10.B
【分析】盐水的质量等于盐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已知盐的质量是1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以盐水的质量为10+100=110克。盐的质量是10克,盐水的质量是110克,所以盐和盐水的质量比为10∶110,然后化简即可。
【解析】10+100=110(克)
盐∶盐水=10∶110
10∶110
=(10÷10)∶(110÷10)
=1∶11
所以盐和盐水质量的比是1∶11。
故答案为:B
11.B
【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那么总份数是1+2+3=6份。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每份是180÷6=30°。然后用30分别乘1、2、3得出三个内角的度数,进而确定答案。
【解析】1+2+3=6(份)
180÷6=30°
30×1=30°
30×2=60°
30×3=90°
有一个内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12.B
【分析】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锯成4段需锯3次,锯成8段需锯7次。假设锯1次所需的时间是1分钟,分别用1乘锯的次数可得锯4段与锯8段所用的时间,再列比即可。
【解析】假设锯1次所需的时间是1分钟
(分钟)
(分钟)
一根钢管,每锯一次的时间相等,锯成4段用的时间与锯成8段所用的时间的比是3∶7。
故答案为:B
13.B
【分析】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除法与比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比的前项,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比的后项,除号相当于比的比号;数量差: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差值,据此求解。
【解析】A.由,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可得,两边同时乘,可得到,即是的,所以A错误;
B.根据除法与比的关系,,因为,所以,B正确;
C.因为,所以,所以比少,所以C错误。
故答案为:B
14.C
【分析】先将单位统一为米,1千米=1000米,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解析】450米∶1千米
=450米∶1000米
=450∶1000
=(450÷50)∶(1000÷50)
=9∶20
450米∶1千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9∶20。
故答案为:C
15.A
【分析】根据角的大小,三角形可分成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90°)、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和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且小于180°)。结合题意,判断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需要确定最大内角的度数;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可以将三个角的度数分别看作1份、2份、3份,总份数为1+2+3=6(份)。
【解析】根据分析: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180°×=30°
180°×=60°
180°×=90°
因为有一个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16.C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消除小数部分,得到最简整数比。
【解析】4∶0.5
=(4×2)∶(0.5×2)
=8∶1
把4∶0.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8∶1。
故答案为:C
17.B
【分析】根据题意,甲数的等于乙数,假设甲数为1,则乙数为,据题意列比并化简即可。
【解析】假设甲数为1
甲数的和乙数相等,甲数和乙数的比是11∶7。
故答案为:B
18.A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一个比,如果把它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要使比值不变,则比的后项也要乘2。
故答案为:A
19.B
【分析】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1分米∶40厘米就转化为10厘米∶40厘米。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用10除以40即可。
【解析】1分米=10厘米
1分米∶40厘米=10厘米∶40厘米
10∶40
=10÷40

所以1分米∶40厘米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B
20.B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甲分得1份,乙分得2份,丙分得3份,用6除以2可得每份是多少,再乘3即可。
【解析】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按 1∶2∶3分水果糖,若乙分得6颗,那么丙分得9颗。
故答案为:B
21.B
【分析】把各选项中的比看作份数,用总人数除以份数和,求出一份数,看一份数是否是整数,是整数的,这个比就是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
【解析】A.因为7+1=8,45÷8=5……5,不能整除,所以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7∶1;
B.因为3+2=5,45÷5=9,能整除,所以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3∶2;
C.因为4+3=7,45÷7=6……3,不能整除,所以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4∶3。
故答案为:B
22.B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先算出比的前项加上24相当于前项乘了几,则后项也要乘相同的数,据此解答。
【解析】8+24=32
32÷8=4
在8∶9中,比的前项加上24,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乘4。
故答案为:B
23.C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糖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求出糖水的质量;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并化简比。
【解析】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
=10∶(10+100)
=10∶110
=(10÷10)∶(110÷10)
=1∶11
所以,糖与糖水的比是1∶11。
故答案为:C
24.B
【分析】分析题目,根据比的意义用研发部门的人数除以研发部门的份数5即可求出一份的人数,再用一份的人数乘销售部门的份数即可解答。
【解析】50÷5×3
=10×3
=30(人)
宇树科技公司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员工的人数比是5∶3,如果研发部门有50人,那么销售部门有30人。
故答案为:B
25.A
【分析】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90°,据此用90°除以5求出一份是多少度,再用一份的度数乘最小角的份数即可得到最小角的度数。
【解析】90°÷5×1
=18°×1
=18°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度数比是5∶1,最小角是18°。
故答案为:A
26.D
【分析】“蛟龙号”深度约是“奋斗号”的,是把“奋斗号”看作单位“1”。表示把“奋斗号”平均分成11份,取其中7份。“蛟龙号”占7份。据此分析各选项,进而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析】A.把“奋斗号”看作单位“1”,“蛟龙号”深度约是“奋斗号”的,所以“蛟龙号”比“奋斗号”少:,该选项正确。
B.表示把“奋斗号”平均分成11份,取其中7份。所以“奋斗号”与“蛟龙号”深度比为11∶7,该选项正确。
C.“蛟龙号”深度约是“奋斗号”的,“蛟龙号”比“奋斗号”少:,所以“奋斗号”比“蛟龙号”多,该选项正确。
D.由A选项可知“蛟龙号”比“奋斗号”少,不是,该选项错误。
所以选项D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27.A
【分析】从题意可知:用4G下载的时间是用5G下载视频的时间的100倍。已知用4G下载一部电影时间(5分钟)×100,即可求出5G下载的时间。根据1分=60秒,将结果换算成秒即可。
【解析】5÷100=0.05(分)
0.05分=3(秒)
用5G下载同样一部电影,只需要3秒。
故答案为:A
28.B
【分析】已知五星红旗的长与宽之比是3∶2,可以把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已知有一面五星红旗的宽是96cm,用宽除以2,求出一份数,再用一份数乘3,求出这面五星红旗的长。
【解析】96÷2×3
=48×3
=144(cm)
那么它的长应是144cm。
故答案为:B
29.A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可知,模型高度可看作1份,则实际高度就是10份,所以用模型高度乘10可得实际高度,再把单位转化为米即可。
【解析】(厘米)=1.96(米)
博物馆展出了一个高为19.6厘米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这个将军俑的实际高度是1.96米。
故答案为:A
30.B
【分析】假设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因为重叠部分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①的,所以平行四边形①的面积是S÷=S×5=5S。又因为重叠部分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②的,所以平行四边形②的面积是S÷=S×3=3S。那么平行四边形①与②的面积比是5S∶3S,然后化简即可。
【解析】假设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平行四边形①:S÷=S×5=5S
平行四边形②:S÷=S×3=3S
5S∶3S=(5S÷S)∶(3S÷S)=5∶3
所以平行四边形①与②的面积比是5∶3。
故答案为:B
31.A
【分析】把这项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和乙的工作效率,再根据比的意义,用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化简,即可解答。
【解析】∶
=(×60)∶(×60)
=5∶6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5∶6。
故答案为:A
32.C
【分析】糖水的质量是糖和水的质量之和,据题意列比例并化简。
【解析】
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1∶11。
故答案为:C
33.A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其它两个角的度数之和,其中一个内角占两角内角之和的,另外一个内角占两角内角之和的,用分数乘法分别求出这两个内角,在三角形中,如果最大内角大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如果最大内角等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最大内角小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80°-60°=120°
120°×
=120°×
=40°
120°×
=120°×
=80°
因为8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34.D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2∶2∶5,即把三角形内角和分成了2+2+5=9份,用180°÷总份数,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三个角的度数,进而解答。
【解析】2+2+5
=4+5
=9(份)
180°÷9×2
=20°×2
=40°
180°÷9×2
=20°×2
=40°
180°÷9×5
=20°×5
=100°
100°>90°,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云南地形复杂,高山峡谷众多,许多自然景观都呈现出三角形的结构。在云南的苍山洱海之间,有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2∶2∶5,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D
35.B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假设甲数=乙数=1,根据积÷因数=另一个因数,分别计算出甲数和乙数,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数与乙数的比,化简即可。
【解析】假设甲数=乙数=1
甲数=1÷=1×=
乙数=1÷=1×=
∶=(×15)∶(×15)=25∶9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5∶9。
故答案为:B
36.A
【分析】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张阿姨用了小时,张阿姨的工作效率为1÷=1×4=4。李叔叔用了小时,同理,李叔叔的工作效率为1÷=1×5=5。张阿姨和李叔叔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
【解析】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
张阿姨工作效率:1÷=1×4=4
李叔叔工作效率:1÷=1×5=5
效率比:4∶5
所以张阿姨和李叔叔的工作效率之比是4∶5。
故答案为:A
37.A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
故答案为:A
38.A
【分析】把路程看作单位“1”,利用“路程÷时间=速度”求出速度,再根据比的意义列比并化简。
【解析】(1÷10)∶(1÷8)
=4∶5
因此明明和姐姐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4∶5。
故答案为:A
39.C
【分析】已知原来比是3∶5,前项加上12,则变化后的前项为3+12=15。原来前项是3,现在变为15,15÷3=5,即前项乘5。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进而确定后项加几;据此解答。
【解析】3+12=15
15÷3=5
5×5=25
25-5=20
所以比的后项应该乘5或加20。
故答案为:C
40.C
【分析】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据此分别计算两人的工作效率,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两人的工作效率比,化简即可。
【解析】(3÷40)∶(4÷30)
=∶
=(×120)∶(×120)
=9∶16
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9∶16。
故答案为:C
41.D
【分析】按投资额度分配收益,先算甲、乙投资额度的比,再求出甲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最后用总收益乘该比例得到甲应得收益。
【解析】甲投资20万元,乙投资25万元,总投资20+25=45万元。
甲投资占比为=。
总收益5.4万元,甲应得5.4×=2.4万元。
故答案为:D
42.C
【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则总份数是1+2+3=6份;已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即6份对应180°,计算出1份的度数是180°÷6=30°;最大角是3份,用1份的度数乘3计算出最大角的度数,即30°×3=90°;根据三角形特征逐一分析选项。
【解析】A.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此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不是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此三角形最大角是90°,不是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此三角形最大角为90°,所以是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除了有一个角是90° ,还需有两条边相等(即有两个角相等),此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2∶3,三个角都不相等,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43.D
【分析】根据题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4∶3∶3∶2可知,炙甘草占总重的,用总重量×炙甘草占总重的分率,即36×,即可解答。
【解析】36×
=36×
=6(克)
王老师去医院看中医,诊疗后医生根据病情开了一个补气的药方,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4∶3∶3∶2,总重36克,其中炙甘草重6克。
故答案为:D
44.D
【分析】根据题意得:所用纯白色颜料是纯黑色颜料用量的35%,可将纯黑色颜料用量看作单位“1”,可得到调出灰色的纯白颜料和纯黑色颜料的比为35%∶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化简比得出答案。
【解析】将纯黑色颜料用量看作单位“1”,可得到调出灰色的纯白颜料和纯黑色颜料的比为35%∶1,
即35%∶1=(35%×20)∶(1×20)=7∶20,1∶3=7∶21,则与7∶20相近的是1∶3。
故答案为:D
45.C
【分析】把甲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设阴影部分面积是1;阴影部分占其中的,对应的是阴影部分面积1,求单位“1”,用1÷,求出甲圆面积。
把乙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阴影部分占其中的,对应的是阴影部分面积1,求单位“1”,1÷,求出乙圆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用乙圆面积∶甲圆面积,即可解答。
【解析】设阴影部分面积是1。
(1÷)∶(1÷)
=(1×4)∶(1×5)
=4∶5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甲圆面积的,是乙圆面积的,那么乙与甲两个圆的面积之比是4∶5。
故答案为:C
46.B
【分析】可先将照片的长、宽写成比的形式,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可得到最简整数比,再比较各个选项中的比,进而得出答案。
【解析】图片的长、宽之比为:,则相框的长、宽之比也应当是这个型号。选项中有4∶3的长宽比相框,即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B
47.B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此时前项加上4变为12,12÷8=1.5,即前项乘1.5,要保持比值不变,则后项也需要乘1.5,得到变化后的数,再减去原来的数,进而得出答案。
【解析】的前项加上4,此时前项变为:8+4=12,相当于前项乘:12÷8=1.5;要使比值不变,则此时后项也要乘1.5,即12×1.5=18,此时的比变为,,则后项应加上6。
故答案为:B
48.B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客车要10小时,则客车速度为。货车要15小时,则货车速度为。客车速度与货车速度的比为,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30(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进行化简:,所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3∶2。
【解析】=
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3∶2,只有选项B符合。
故答案为:B
49.B
【分析】A.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B.已知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均大于0 ),即甲数×=乙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可得甲数∶乙数=∶。化简比∶=3∶4 。
C.统计图特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分析。
【解析】A.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于2厘米、3厘米、5厘米的线段,2+3=5,不满足“大于第三边”,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B.已知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均大于0 ),即甲数×=乙数×。甲数∶乙数=∶。化简比∶=3∶4 。
C.反映一周气温变化,需要体现变化趋势,应选折线统计图,不是条形统计图。
综上所述,B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50.D
【分析】可根据3的倍数特征、奇数偶数性质、质数合数定义以及比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逐一分析:
【解析】A.一个数是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3+4+6=13,13不是3的倍数,所以用3、4、6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不是3的倍数,该选项错误。
B.当a=3(大于1的自然数)时,a2=9,9是奇数,所以a表示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a2不一定是偶数,该选项错误。
C.例如2和3都是质数,它们的和2+3=5,5也是质数,所以两个质数的和不一定是合数,该选项错误。
D.2∶5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扩大到原来的3倍,5×3=15,后项增加了15-5=10,该选项正确。
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其它选项均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51.C
【分析】已知在a∶b=4∶3中,b对应3份,在b∶c=4∶3中,b对应4份,3和4的最小公倍数为12,统一中间量b的份数,将b调整为12份,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分别调整a和c,最后写出对应的比即可。
【解析】a∶b=4∶3
=(4×4)∶(3×4)
=16∶12
b∶c=4∶3
=(4×3)∶(3×3)
=12∶9
综上,a对应16份,b对应12份,c对应9份
所以a∶b∶c=16∶12∶9
故答案为:C
52.B
【分析】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时,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即h=C(h表示圆柱的高,C表示圆柱底面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C为周长,r为半径),可知该圆柱底面周长为2πr,又因为h=C,所以h=2πr。要求底面半径r与高h的比,即r∶h,把h=2πr代入即可。
【解析】r∶h=r∶2πr
r∶h=1∶2π
这个圆柱底面半径与高的比是1∶2π。
故答案为:B
53.C
【分析】已知三角形ABC的底和高都是15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从题意可知:三角形ABC的面积对应3份,用三角形ABC的面积除以3,求出1份的面积,进而求出5份的面积,也就是三角形ADC的面积。用三角形ABC加上三角形ADC的面积就是梯形ABCD的面积。
【解析】15×15÷2=112.5(平方厘米)
112.5÷3×5=187.5(平方厘米)
112.5+187.5=300(平方厘米)
梯形ABCD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54.B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内角度数比是2∶3∶5,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这个最大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解析】最大的内角是:
180°×
=180°×
=90°
最大内角是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55.B
【分析】首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长与宽的和,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长、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它的面积。
【解析】40÷2=20(m)
20÷(3+2)
=20÷5
=4
4×3=12(m)
4×2=8(m)
12×8=96(m2)
它的面积是96m2。
故答案为:B
56.B
【分析】把从A地到B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则甲车每小时行,乙车每小时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据此解答。
【解析】∶=7∶4
甲车与乙车速度的比是7∶4。
故答案为:B
57.D
【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9,即3+9=12,12÷3=4,相当于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4,即2×4=8。
故答案为:D
58.A
【分析】把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看作“1”,则步行速度是,骑车速度是,据此求两速度的比并化简。
【解析】∶
=()∶()
=2∶5
步行与骑车的速度比是2∶5。
故答案为:A
59.C
【分析】由题意可知,盐水的质量为(10+40)克,则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10∶(10+40);求盐与盐水重量的比值则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结果可以是分数、整数或小数。
【解析】10∶(10+40)
=10∶50
=10÷50

把10克盐溶于4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值是。
故答案为:C
60.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7,即将180°平均分成2+3+7=12份。求得1份量后,再乘7,算出最大的角的度数,如果最大的角是大于0°小于90°,则为锐角三角形,若最大的角等于90°,则为直角三角形,若最大的角大于90°小于180°,则为钝角三角形。
【解析】2+3+7=12
180°×=105°
因为最大的内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选:A。
61.C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三个内角中最大的内角度数占三角形内角和的,根据比的应用求出最大内角的度数,如果最大的内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如果最大的内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最大的内角是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的度数相等,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2,则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80°×
=180°×
=90°
分析可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不相等,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62.C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据此表示出水与糖的质量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解析】(100-10)∶10
=90∶10
=(90÷10)∶(10÷10)
=9∶1
水与糖的比是9∶1。
63.D
【分析】将“徵”的发音长度看作单位“1”,“商”的发音比“徵”的发音短,“商”的发音是“徵”的发音长度的(1-),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商”的发音与“徵”的发音长度对应分率的比,化简即可。
【解析】(1-)∶1
=∶1
=(×3)∶(1×3)
=2∶3
“商”和“徵”的发音长度比是2∶3。
故答案为:D
64.C
【分析】甲芯片的产量比乙芯片少,把乙芯片的产量看作单位“1”,则甲芯片的产量是乙芯片的1-=,用比上1,再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求出甲、乙两种芯片的产量比;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据此用1除以即可求出乙芯片产量是甲芯片的几倍;
两种芯片总产量是乙芯片产量的(1+),用除以(1+)即可求出甲芯片占两种芯片总产量的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先求出多(或少)的具体数量,再除以单位“1”数量即可,据此用1与的差,除以即可求出乙芯片的产量比甲芯片多百分之几。
【解析】A.1-=,∶1=4∶5,则甲、乙两种芯片的产量比为4∶5,此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B.1÷
=1×
=1.25,则乙芯片产量是甲芯片的1.25倍,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C.÷(1+)
=÷
=×

则甲芯片占两种芯片总产量的,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D.(1-)÷



=25%
则乙芯片的产量比甲芯片多25%,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65.C
【分析】因为达标人数和未达标人数是整数,所以达标和未达标人数比的前项与后项之和(总份数)必须能整除班级总人数40。
【解析】A.1+3=4,40÷4=10,能整除,所以达标和未达标的人数比可能是1∶3;
B.3+7=10,40÷10=4,能整除,所以达标和未达标的人数比可能是3∶7;
C.2+5=7,40÷7=5……5,不能整除,所以达标和未达标的人数比不可能是2∶5;
D.3+5=8,40÷8=5,能整除,所以达标和未达标的人数比可能是3∶5。
故答案为:C
66.A
【分析】比的前项或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先计算2加4的和,再除以2得到前项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即可得后项应乘几。
【解析】
2∶3的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3。
故答案为:A
67.C
【分析】男、女生人数比是4∶5,则男生占全班人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出男生人数,进而求出女生人数;又转来8名男生,据此写出现在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再化简比即可。
【解析】
(人)
所以这时男、女生人数比是16∶15。
故答案为:C
68.C
【分析】已知大小两个正方形边长之比是3∶2,假设大正方形边长是3,则小正方形边长是2,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分别计算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最后写出大小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
【解析】3×3=9
2×2=4
所以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比是9∶4。
故答案为:C
69.A
【分析】已知甲、乙的钱数之比是5∶4,甲、丙的钱数之比是3∶4,根据比的性质可知:甲、乙的钱数之比5∶4=15∶12,甲、丙的钱数之比3∶4=15∶20,因此,甲、乙、丙三人的钱数之比就是15∶12∶20;如果丙给乙18元,那么两人的钱数相等,则说明丙比乙多18×2=36元,对应多20-12=8份,计算出1份的钱数36÷8=4.5元;三人共有15+12+20=47份,总钱数则有47×4.5=211.5元。
【解析】5∶4=(5×3)∶(4×3)=15∶12
3∶4=(3×5)∶(4×5)=15∶20
所以甲、乙、丙三人的钱数之比是15∶12∶20
18×2=36(元)
20-12=8
15+12+20=47
36÷8×47
=4.5×47
=211.5(元)
所以甲、乙、丙三人共有211.5元。
故答案为:A
70.B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内角度数比是1∶2∶3,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这个最大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解析】180°×
=180°×
=90°
因为最大角是直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71.B
【分析】甲走的路程比乙多,这里是把乙走的路程看作单位“1”,假设乙走的路程为4,那么甲走的路程为4+1=5;乙走的时间比甲多,这里是把甲走的时间看作单位“1”,假设甲走的时间为5,那么乙走的时间为5+1=6;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计算出甲、乙的速度,最后写出对应的比。
【解析】5÷5=1
4÷6==
1∶
=(1×3)∶(×3)
=3∶2
所以甲、乙的速度比是3∶2。
故答案为:B
72.D
【分析】9个互不相同的非0自然数的和是45,则9个数一定是1、2、3、4、5、6、7、8、9。把取出的3个自然数的和看作4份,则另外6个自然数的和为同样的5份,则每份为45÷(4+5)=5,其中的4份为4×5=20,即取出的3个自然数和是20,而20=9+8+3=9+7+4=9+6+5=8+7+5,共有4种取法,据此解答。
【解析】9个互不相同的非0自然数的和是45,则9个数一定是1、2、3、4、5、6、7、8、9。
把取出的3个自然数的和看作4份,则另外6个自然数的和为同样的5份,则每份为45÷(4+5)=5,其中的4份为4×5=20。
即取出的3个自然数和是20。
而20=9+8+3=9+7+4=9+6+5=8+7+5,共有4种取法。
答:9个互不相同的非0自然数的和是45,取出3个后,这3个自然数的和与余下自然数的和之比是4:5,则有4种取法。
故答案选:D
73.B
【分析】从图中可知:梯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设高为2m,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分别计算出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求梯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比,即可判断。
【解析】设高为2m。
梯形面积:(2+5)×2÷2
=7×2÷2
=7(m2)
三角形面积:3×2÷2=3(m2)
梯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比:7m2∶3m2=7∶3。
故答案为:B
74.C
【分析】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总路程看作单位“1”,路程÷速度=时间,据此表示出两名运动员的时间,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两名运动员的时间比,化简即可。
【解析】1÷11=
1÷12=
∶=(×132)∶(×132)=12∶11
乙两名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比(最简比)是12∶11。
故答案为:C
75.B
【分析】钟面上一共平均分为60个小格,60格为12小时,60÷12=5格,即1小时是5格;1小时的时间,分针走一圈即60格,时针走5格,时针与分针转动速度的比是用5∶60,化简,即可解答。
【解析】5∶60
=(5÷5)∶(60÷5)
=1∶12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速度比是1∶12。
故答案为:B
76.C
【分析】首先明确消毒液与消毒水的比例关系,已知消毒液与消毒水的比是1∶80,即1份消毒液配成80份消毒水。现在有150mL消毒液,用150乘8求出消毒水的体积,接着计算加入水的体积:因为消毒水是由消毒液和水组成的,则加入水的体积等于消毒水体积减去消毒液体积,最后进行单位换算。
【解析】150÷1×80=12000(mL)
12000-150=11850(mL)=11.85(L)
即应加入水11.85L。
故答案为:C
77.C
【分析】分析题目,根据比的意义先用三人的年龄之和除以三人的年龄总份数(2+3+4)可以得到一份是多少,再乘最大的年龄所占的份数4即可得到最大年龄是多少岁。
【解析】45÷(2+3+4)
=45÷9
=5(岁)
5×4=20(岁)
甲、乙、丙三人年龄之比是2∶3∶4,年龄之和为45岁,则最大年龄是20岁。
故答案为:C
78.B
【分析】已知把2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有20克,水有100克,所以盐水有20+100=120克,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比,然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即可得解。
【解析】盐与水的比:20∶100=(20÷20)∶(100÷20)=1∶5
盐与盐水的比:20∶(100+20)=20∶120=(20÷20)∶(120÷20)=1∶6
故答案为:B
79.B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占这根铁丝的长的、、,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征,斜边最长可确定两条短边是直角边,即三角形的底和高,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S=ah÷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析】(cm)
(cm)
(cm2)
用一根长84cm的铁丝按3∶4∶5的比例做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是294cm2。
故答案为:B
80.B
【分析】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左右结构的字与总字数的比,化简即可。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解析】左右结构的字有:强、族、振、福。
4∶12=(4÷4)∶(12÷4)=1∶3
左右结构的字与总字数的最简整数比是1∶3。
故答案为: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