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
第4单元 比 专项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它们的比是,其中最小的数是18。( )
2.把10g糖溶解在40g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4。( )
3.甲、乙的时间比是4∶5,那么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5∶4。( )
4.钟面上分针与时针转动的速度比是60∶1。( )
5.把10g盐溶解到50g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5。( )
6.在5∶2中,如果前项增加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增加5。( )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比是,已知周长48cm,则面积是。( )
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9.六(1)班男生有22人,女生有2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11∶10。( )
10.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
11.4∶5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3。( )
12.在3∶8中,前项加上9,要保持比值不变,后项需要扩大原来的3倍。( )
13.4∶5的后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增加8。( )
14.中国队和德国队乒乓球比赛的成绩是2∶0,说明比的后项可以是0。( )
15.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60度和30度。( )
16.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行完全程要2小时,货车行完全程要3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3∶2。( )
17.单独做一项工程,甲要的时间比乙多,甲乙的工效比是4∶3。( )
18.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19.“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确山县白天与黑夜的时间比是5∶3,确山这一天白天是15小时。( )
20.把120平均分成3份,就是按1∶1∶1的比例进行分配。( )
21.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1∶2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22.把120平均分成3份,就是按1∶1∶1的比进行分配的。( )
23.走完一段路,甲需要8时,乙需要10时,甲、乙速度比是5∶4。( )
24.完成一项工程,甲队独做需要8小时,乙队独做需要6小时,则甲、乙两队工作效率之比为4∶3。( )
25.把化简比和求比值,结果都是18。( )
26.8∶9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扩大到原来的4倍。( )
27.从学校到邮局,甲用7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7∶8。( )
28.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成一个比。( )
29.黄牛的体重是126千克,小象的体重是1吨,黄牛和小象的体重比是126∶1。( )
30.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那么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31.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将甲、乙两数都同时除以5后,比值还是。( )
32.一个三角形三内角度数的比是4∶5∶9,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33.小丽的身高是1m,小亮的身高是135cm,小丽与小亮身高的比是1∶135。( )
3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这个三角形最大的内角是60度,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
35.在5∶13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2。( )
36.将7∶8的后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要加上16。( )
37.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它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2∶1。( )
38.如果a的是b,那么a∶b=3∶4。( )
39.大牛和小牛的数量比是5∶4,表示大牛比小牛多。( )
40.比的前项除以0.25,后项乘4,比值不变。( )
41.A和B的数量比是4∶5,那么A比B少。( )
42.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且两数均不为0,那么甲乙两数之比为5∶6。( )
43.0.75升∶350毫升的比值是15∶7。( )
44.王叔叔和李叔叔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王叔叔单独做天完成,李叔叔单独做天完成。王叔叔和李叔叔的效率比是3∶4。( )
45.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
46.苹果重量的与梨重量的相等,苹果与梨的重量比是4∶5。( )
47.一个长方体所有棱的长度总和是84分米,已知长、宽、高的比是4∶1∶2,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16立方分米。( )
48.如果a的等于b的(a、b均不为0),那么a和b的比是5∶4。( )
49.芳芳和红红是同班同学,有着同样的数学家庭作业。芳芳完成这项作业用了小时,红红用了小时,芳芳和红红的作业速度最简整数比是2∶3。( )
50.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51.某商场国庆节前购进64台洗衣机,国庆节期间这批洗衣机卖出的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5,国庆节期间卖出24台洗衣机。( )
52.甲手机与乙手机的价格比为5∶6,则乙手机的价格是甲手机的倍。( )
53.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2∶4∶3的质量比混合成的。其中奶糖的质量是这三种糖的。( )
54.2∶0.5化成最简比是4。( )
5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天可以完成,乙队和甲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4∶5。( )
56.加工一种机器零件,甲需要6分钟完成,乙需要5分钟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5∶6。( )
57.把48人分成两组,两组人数的比可以是8∶7。( )
58.甲乙两个球队的比分为2∶0,所以,比的后项可以为0。( )
59.2024年小明和小环的年龄比是2∶3,到2030年小明和小环的年龄比仍是2∶3。( )
60.同一段路甲车要8小时,乙车要6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
61.苹果的质量比桃子的质量重,桃子的质量比苹果的质量轻。( )
6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一个非0的数,比值不变。( )
63.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则白兔和黑兔的数量比是3∶1。( )
64.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3∶5,表示大牛比小牛少。( )
65.若甲∶乙=5∶2,则甲是乙的2.5倍。( )
66.8∶9的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增加16。( )
67.如果甲数比甲、乙两数的差少,那么,乙数和甲数的比是10∶3。( )
68.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4天,乙单独完成需要6天,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2。( )
69.4∶5的前项乘2,后项除以2,比值不变。( )
70.如果,那么A比B少。( )
71.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角之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72.25克∶60克的比值是克。( )
73.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3∶5。( )
74.48∶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6。( )
75.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加上,比值不变。( )
76.若甲的等于乙的,则甲和乙的比是9∶8。( )
77.如果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 )
78.50米赛跑,小天用15秒,小明用12秒。小天和小明跑步速度的比是5∶4。( )
79.如果 a∶b=,那么a一定是2,b一定是3。( )
80.5∶6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增加10。( )
81.一杯300克重的糖水含糖50克,糖与水的比是1∶5。( )
82.单独修一条路,甲要8天完成,乙要10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4∶5。( )
83.5千克∶10千克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2。( )
84.如果甲的与乙相等,那么甲∶乙=5∶6。( )
85.比的前项加上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要加上3.( )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已知三个数的平均数为36,则它们的总和为36×3=108;将中的每项都同时乘6,将其化简为最简单的整数比为3∶4∶5,因此最小的数占总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计算出最小的数进行判断。
【解析】36×3=108
∶∶
=(×6)∶(×6)∶(×6)
=3∶4∶5
108×
=108×
=27
因此,最小的数是27,而非18,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
【分析】分析题目,先用糖的质量加水的质量求出糖水的质量,再根据比的意义用糖的质量比上糖水的质量,最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求出最简整数比并判断即可。
【解析】10∶(10+40)
=10∶50
=(10÷10)∶(50÷10)
=1∶5
把10g糖溶解在40g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5;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
【分析】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当工作量一定时,工作时间越长,工作效率越低。甲、乙的时间比为4∶5,则工作效率比为时间比的反比,即5∶4。
【解析】假设工作总量为1。甲的工作效率为1÷4=,乙的工作效率为1÷5=。甲、乙的工作效率比为∶=5∶4。因此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
【分析】钟面被平均分成12个大格,整个钟面为360度,因此每个大格对应360÷12=30度。时针12小时转一圈(360度),则每小时转360÷12=30度。分针1小时转一圈30×12=360度。然后相比即可。
【解析】360÷12=30(度)
30×12=360(度)
360∶30=(360÷30)∶(30÷30)=12∶1
钟面上,分针每小时转动360度,时针每小时转动30度。分针与时针转动的速度比为12∶1,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
【分析】已知把10g盐溶解到50g水中,先用盐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求出盐水的质量;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盐和盐水的比,并化简比;据此进行判断。
【解析】盐水的质量:10+50=60(g)
盐与盐水的比:10∶60=(10÷10)∶(60÷10)=1∶6
所以把10g盐溶解到50g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6。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将5∶2的前项增加5得10,前项相当于乘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那么后项也要乘2,用原来的后项乘2后,再减去原来的后项,即是后项应加上的数。
【解析】(5+5)÷5
=10÷5
=2
2×2-2
=4-2
=2
所以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2,而非5,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
7.×
【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和三条边的比,根据比例分配计算直角三角形各边实际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计算出三角形的实际面积,与题目的数据作对比即可解答。
【解析】48÷(3+4+5)
=48÷12
=4(cm)
3×4=12(cm)
4×4=16(cm)
5×4=20(cm)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是3︰4︰5的时候,3份和4份是直角边。
12×16÷2
=192÷2
=96(cm2)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96cm2,与题干中给出的数据不一致,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将度数比1∶2∶3的总份数求出,计算每份对应的度数,再确定最大角的度数是否为90°,从而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解析】总份数:1+2+3=6(份)
每份的度数:180°÷6=30°
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1×30°=30°
2×30°=60°
3×30°=90°
最大角是90°,因此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
9.√
【分析】分析题目,先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之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结果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解析】22∶20
=(22÷2)∶(20÷2)
=11∶10
所以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11∶10,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0.×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里强调“0除外”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数学运算中,0做除数没有意义。例如,对于比2∶3,如果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0,这在数学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同样,若同时乘0,则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变为0,此时比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解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的大小不变。原句中没有明确指出这个相同的数不能为0,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1.√
【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先求出比的前项加上8后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比的后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即可。
【解析】(4+8)÷4
=12÷4
=3
所以,4∶5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3。
故答案为:√
12.×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比的前项3加9得12,即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后项也要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判断。
【解析】前项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
(3+9)÷3
=12÷3
=4
在3∶8中,前项加上9,要保持比值不变,后项需要扩大到原来的4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3.√
【分析】先算出比的后项增加10后是多少,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的大小不变。求出比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几倍,那么前项也应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用前项扩大后的数减去原来的数求出增加的数,据此解答。
【解析】(5+10)÷5
=15÷5
=3
4×3-4
=12-8
=8
所以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该增加8。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明确比的定义: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分析比赛成绩中的“比”:比赛成绩2∶0,它只是一种计分方式,用来表示两队的得分情况,并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不能将其与数学中的比概念混淆。
【解析】球赛中的比分是2∶0,这里表示两个队比赛进球的情况,2表示进了2个球,0表示没有进球,它不是数学中的比;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分析题目,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之和是90°,根据比的意义用90°除以(2+1)求出1份是多少度,再分别乘两个锐角对应的份数即可解答。
【解析】90°÷(2+1)
=90°÷3
=30°
30°×2=60°
30°×1=30°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60度和30度;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假设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6,已知客车行完全程要2小时,货车行完全程要3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计算出各自的速度,写出对应的比即可。
【解析】6÷2=3
6÷3=2
所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3∶2。
故答案为:√
17.×
【分析】由甲要的时间比乙多,就是把乙的时间看作单位“1”,甲的时间是乙的时间的1+,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则甲的工作效率是:1÷(1+),乙的工作效率是:1÷1,然后求出甲乙的工效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最后再判断
【解析】甲的工作效率是:1÷(1+)
=1÷
=1×
=
乙的工作效率是;1÷1=1
甲乙的工效比是:∶1
=(×4)∶(1×4)
=3∶4
所以单独做一项工程,甲要的时间比乙多,甲乙的工效比是3∶4。
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但题目中提到的是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这会导致比值发生改变。
【解析】根据分析,例:设原来比为2∶3,若前后项都加1,变为3∶4,比值从变为,显然不相等。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9.√
【分析】已知白天与黑夜的时间比是5∶3,即白天的时长占全天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这一天白天的时长。
【解析】24×
=24×
=15(小时)
确山这一天白天是15小时。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本题考查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的关系,平均分是把一个总数分成若干份,每份数量相同,把120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数量就是120÷3=40;按比例分配是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按1∶1∶1的比分配,说明总份数是3份,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分别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解析】把120平均分成3份:120÷3=40
每份都是40。
把120按1∶1∶1分配:1+1+1=3
120÷3=40
40×1=40
每份都是40。
可以发现,把120平均分成3份和按1∶1∶1的比进行分配,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内角度数比是1∶1∶2,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这个最大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解析】最大的内角是:
180°×
=180°×
=90°
由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1∶2可知,有两个角相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最大角是直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本题考查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的关系,平均分是把一个总数分成若干份,每份数量相同,把120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数量就是120÷3=40;按比例分配是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按1∶1∶1的比分配,说明总份数是3份,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分别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解析】把120平均分成3份:120÷3=40
每份都是40。
把120按1∶1∶1分配:1+1+1=3
120÷3=40
40×1=40
每份都是40。
可以发现,把120平均分成3份和按1∶1∶1的比进行分配,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
23.√
【分析】把这一段路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表示出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再化简比,据此判断。
【解析】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因此甲、乙速度比是5∶4,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求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析】1÷8=
1÷6=
∶
=(×24)∶(×24)
=3∶4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之比为3∶4,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结果仍然是一个比;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可以求出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据此解答。
【解析】
=(6×3)∶(×3)
=18∶1
=18
把化简比后是18∶1,比值是18。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8∶9=(8×4)∶(9×4)=32∶36=
根据分析可知,8∶9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扩大到原来的4倍。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7.×
【分析】分析题目,把学校到邮局的路程看作“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甲、乙的速度,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乙的速度比,最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结果化成最简整数比并判断即可。
【解析】1÷7=
1÷8=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
=(×56)∶(×56)
=8∶7
即从学校到邮局,甲用7分钟,乙用8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8∶7。
故答案为:×
28.√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9份,所以可以看作一个分数;
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可以看作一个比,是9∶5的另一种写法,表示比时仍读作9比5,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成一个比,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9.×
【分析】1吨=1000千克,据此先统一单位,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黄牛和小象的体重比,化简即可。
【解析】126千克∶1吨=126千克∶1000千克=(126÷2)∶(1000÷2)=63∶500
黄牛和小象的体重比是63∶5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0.√
【分析】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以女生的人数为单位“1”,男生的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1+),即男生的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男生是6份,女生就是的这样的5份,则男女生的比是6∶5,求一个数比另外一个数多或者少几分之几用(大数-小数)÷单位“1”。
【解析】1+=
(6-5)÷6
=1÷6
=
则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故答案为:√
31.√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将甲、乙两数都同时除以5后,比值还是。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2.×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对应的份数是(4+5+9)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度数,再乘9,即可求出这个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即可判断。
【解析】180°÷(4+5+9)×9
=180°÷18×9
=90°
一个三角形三内角度数的比是4∶5∶9,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3.×
【分析】已知小丽的身高是1m,小亮的身高是135cm,先根据进率“1m=100cm”把小丽的身高换算成以“cm”作单位的数;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小丽与小亮身高的比,并化简比,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使比化简;据此解答。
【解析】1m∶135cm
=(1×100)cm∶135cm
=100∶135
=(100÷5)∶(135÷5)
=20∶27
小丽与小亮身高的比是20∶27。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4.×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将比的各项看成份数,最大内角÷对应份数=一份数,一份数×总份数=内角和,是180°即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60°÷6×(1+3+6)
=10°×10
=100°
内角和不是180°,说明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不是6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用比的前项+5,再除以比的前项,求出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则比的后项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据此解答。
【解析】(5+5)÷5
=10÷5
=2
在5∶13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2。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6.×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判断。
【解析】7∶8的后项增加16,则比的后项由原来的8变成8+16=24,相当于后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则比的前项也要乘3。
7×3=21
21-7=14
因此将7∶8的后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要加上14,原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7.√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相等,且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90°、45°,根据比的意义写出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并化简比,据此判断。
【解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90°、45°。
45°∶90°∶45°
=(45°÷45°)∶(90°÷45°)∶(45°÷45°)
=1∶2∶1
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它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2∶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8.×
【分析】如果a的是b,写成等式关系式是:,即,据此写成a与b的比,再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化简比,据此判断。
【解析】,即
因此如果a的是b,那么,原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9.√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大牛的数量可看作5份,则小牛数量看作4份,大牛的数量比小牛数量多份,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用大牛比小牛多的数量除以小牛,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
大牛和小牛的数量比是5∶4,表示大牛比小牛多。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0.√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比值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0.25=;前项除以0.25,即前项除以,相当于后项乘4;
比的前项乘4,后项乘4,比值不变;
所以比的前项除以0.25,后项乘4,比值不变。
故答案为:√
41.√
【分析】A和B的数量比是4∶5,可以把A看作4份,B看作5份,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先求出多(或少)的具体数量,再除以单位“1”数量”,用5与4的差除以5,即可求出A比B少几分之几,据此判断。
【解析】(5-4)÷5
=1÷5
=
则A比B少,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2.×
【分析】假设甲数为a,甲数的就是,已知乙数的是a,求乙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即可。计算出甲乙两数后,把甲乙两数求比,最后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解析】假设甲数为
所以甲乙两数之比为
故答案为:×
43.×
【分析】根据求比值的方法进行解答:求比值的方法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根据1升1000毫升,单位不同的要先统一单位。据此解答。
【解析】0.75升∶350毫升
=750毫升∶350毫升
=750∶350
=750÷350
=
0.75升∶350毫升的比值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4.√
【分析】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据此分别计算两人效率,写出两人效率比,化简即可。
【解析】(1÷)∶(1÷)
=(1×3)∶(1×4)
=3∶4
王叔叔和李叔叔的效率比是3∶4,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例如:2∶3=(2×2)∶(3×2)=4∶6,比值相等,2∶3=2÷3=,4∶6=4÷6=,据此解答。
【解析】据分析可知,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6.√
【分析】由题意可知,苹果重量的与梨重量的相等,假设苹果重量×=梨重量×=10,根据乘数=积÷另一个乘数,分别求出苹果与梨的重量,再列比并化简即可。
【解析】假设苹果重量×=梨重量×=10
苹果:
梨:
苹果重量的与梨重量的相等,苹果与梨的重量比是4∶5。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7.√
【分析】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据此用84除以4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长、宽、高之和。已知长、宽、高的比是4∶1∶2,则长占长、宽、高之和的,宽占长、宽、高之和的,高占长、宽、高之和的,用长、宽、高之和分别乘这三个分数,即可求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最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求出它的体积。据此判断。
【解析】84÷4=21(分米)
长:21×
=21×
=12(分米)
宽:21×
=21×
=3(分米)
高:21×
=21×
=6(分米)
12×3×6=216(立方分米)
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16立方分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8.×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设a×=b×=1,则a是的倒数,是4;b是的倒数,是5。根据比的意义写出两个数的比即可解答。
【解析】设a×=b×=1,则a是4,b是5,那么a和b的比是4∶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9.×
【分析】把这项作业的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用1分别除以和可以求出芳芳和红红各自的作业速度,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求出它们的作业速度比。据此解答。
【解析】1÷
=1×3
=3
1÷
=1×2
=2
则芳芳和红红的作业速度最简整数比是3∶2,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0.×
【分析】把三角形的内角和平均分成(2+3+5)份,最小的内角占其中的2份,最大的内角占其中的5份,剩下的内角占其中的3份,求出每份的度数,再乘最大内角占的份数,如果最大内角大于90°,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如果最大内角等于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最大内角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80°÷(2+3+5)
=180°÷10
=18°
18°×5=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51.√
【分析】根据卖出的与剩下的台数比,则卖出的台数是总台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列分数乘法计算的方法解答。
【解析】(台)
国庆节期间卖出24台洗衣机。
故答案为:√
52.√
【分析】把甲手机与乙手机的价格比看作份数比,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解析】6÷5=
所以甲手机与乙手机的价格比为5∶6,则乙手机的价格是甲手机的倍。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3.√
【分析】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的质量比混合成什锦糖,说明三种糖的份数分别是2、4、3,则总份数是9。那么其中奶糖的质量是这三种糖的总份数中的2份,据此解答。
【解析】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分别是2份、4份、3份,总共是份,奶糖的质量是这三种糖的。
故答案为:√
54.×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解析】2∶0.5
=(2÷0.5)∶(0.5÷0.5)
=4∶1
2∶0.5化成最简比是4∶1。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5.×
【分析】先假设出工作总量,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甲队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最后根据比的意义化简求出乙队和甲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工作总量为1。
甲队的工作效率:1÷
=1×8
=8
乙队的工作效率:1÷
=1×10
=10
乙队的工作效率∶甲队的工作效率
=10∶8
=(10÷2)∶(8÷2)
=5∶4
所以,乙队和甲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5∶4。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56.√
【分析】将加工这种零件这项工作看作单位“1”,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用单位“1”分别除以6分钟和5分钟,求出甲和乙的工作效率,从而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
【解析】甲工作效率:1÷6=
乙工作效率:1÷5=
甲乙工作效率之比:∶=(×30)∶(×30)=5∶6
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5∶6。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7.×
【分析】先求出两组人数比的和,再用总人数÷两组人数比的和,如果能被整除,两组人数的比可以是8∶7;如果不能被整数,两组人数比不可以是8∶7,据此解答。
【解析】48÷(8+7)
=48÷15
=3……3
48不能被15整除,所以两组人数的比不可以是8∶7。
故答案为:×
58.×
【分析】比表示两个数相除,除数不能为0,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据此解题。
【解析】一场篮球比赛的比分是12∶0,说明有一个队伍得分为0,和比的后项没有关系。比的后项不能为0。
故答案为:×
59.×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可知:从2024年到2030年,经过2030-2024=6年,小明和小环的年龄分别增加了6岁,设2024年小明和小环的年龄分别是2岁和3岁,求出6年后的年龄比即可判断。
【解析】设2024年小明和小环的年龄分别是2岁和3岁。
2030-2024=6(年)
(2+6)∶(3+6)
=8∶9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0.×
【分析】将这段路看成单位“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得出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速度是,根据比的意义得出比后,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解析】甲车的速度:1÷8=
乙车的速度:1÷6=
=3∶4
则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4。
故答案为:×
61.×
【分析】以桃子的质量为单位“1”,苹果的质量是桃子的质量的1+=。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8∶5,即苹果的质量∶桃子的质量=8∶5。再以苹果的质量为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苹果与桃子的质量差÷苹果的质量即可。
【解析】1+=
=8∶5
(8-5)÷8=3÷8=
苹果的质量比桃子的质量重,桃子的质量比苹果的质量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2.√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解析】由分析可知: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一个非0的数,比值不变。
例如1∶3=
1∶3=(1×2)∶(3×2)=2∶6=2÷6=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3.×
【分析】假设白兔有3只,根据“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将白兔的数量看作为单位“1”,可计算黑兔的数量是只,再用白兔和黑兔的数量求比,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白兔有3只,则黑兔有
(只)
白兔和黑兔的数量比是,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4.√
【分析】根据题意,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3∶5,可以把大牛看作3份,小牛看作5份,用大牛与小牛的份数差,除以小牛的份数,即可求出大牛比小牛少几分之几。
【解析】(5-3)÷5
=2÷5
=
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3∶5,表示大牛比小牛少。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5.√
【分析】甲∶乙=5∶2,根据比的意义,甲占了5份,乙就占了这样的2份,即甲是乙的多少倍数=甲数占的份数÷乙数占的份数。
【解析】5÷2=2.5,所以甲是乙的2.5倍。
故答案为:√
66.×
【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前项由8变为8+16=24,可以看做前项乘3,所以后项也应乘3。据此解答。
【解析】8+16=24
24÷8×9=27
27-9=18
8∶9的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增加18。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7.√
【分析】根据题意知:甲数比甲、乙两数的差少,可以把甲、乙两数的差看作单位“1”(即乙数-甲数=1),甲数比甲、乙两数的差少,那么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知:甲数=1×,乙数=1+甲数。
分别表示出乙数和甲数,再用乙数比甲数,即可求出乙数和甲数的比是多少。
注意:本题作为一个判断题,也可以考虑从结论入手:如果乙数和甲数的比是10∶3,假设乙数就是10,甲数就是3,则甲、乙两数的差是10-3=7,那么甲数比比甲、乙两数的差少,与条件相符合,原题说法正确。
【解析】将甲、乙两数的差看作单位“1”,则甲数=1×,且乙数-甲数=1,
乙数=
10∶3
所以如果甲数比甲、乙两数的差少,那么,乙数和甲数的比是10∶3。
故答案为:√
68.√
【分析】把这项工作的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再用甲的工作效率比乙的工作效率,再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化成最简比。
【解析】1÷4=
1÷6=
∶
=(×12)∶(×12)
=3∶2
所以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2。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9.×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行判断。
【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4∶5的前项乘2,后项乘2,比值才会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0.√
【分析】,可以把A看作,把B看作。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先求出多(或少)的具体数量,再除以单位“1”数量即可解答,据此用与的差,再除以,即可求出A比B少几分之几。据此判断。
【解析】(-)÷
=÷
=×
=
则A比B少。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1.√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将比的各项看成份数,三角形内角和÷总份数=一份数,一份数×最大份数,求出最大内角的度数,根据最大内角的度数,确定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解析】180°÷(2+3+4)×4
=180°÷9×4
=80°
这个三角形最大内角是80°,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2.×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就是比值,比值不能带单位。据此判断。
【解析】25克∶60克
=25∶60
=25÷60
=
原题比值带了单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3.√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将比的各项看成份数,确定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
【解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3∶5,3+3>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组成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4.×
【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求比值用前项÷后项,得到一个数值(比值),它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结果仍然是一个比。据此解答。
【解析】48∶8
=(48÷8)∶(8÷8)
=6∶1
48∶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6∶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举例判断即可。
【解析】如3∶2=3÷2=,此时3∶2的比值为
(3+)∶(2+)
=∶
=÷
=×
=
此时比值为,≠,即比值已经发生改变,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6.×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甲数的表示为甲数×,乙数的表示为乙数×,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即甲数×=乙数×,可以令等式等于1,据此算出甲数和乙数的数值;再用甲数比乙数即可。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
假设甲数×=乙数×=1
1÷
=1×
=
1÷
=1×
=
∶
=(×6)∶(×6)
=8∶9
所以若甲的等于乙的,则甲和乙的比是8∶9。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7.×
【分析】设乙数是1,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是乙数的(1+),用乙数×(1+),求出甲数,再根据比的意义,用甲数∶乙数,化简,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设乙数是1。
1×(1+)∶1
=1×∶1
=∶1
=(×3)∶(1×3)
=5∶3
如果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3。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8.×
【分析】将路程看作单位“1”,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小天和小明的速度比,化简即可。
【解析】∶=(×60)∶(×60)=4∶5
50米赛跑,小天用15秒,小明用12秒。小天和小明跑步速度的比是4∶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9.×
【分析】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根据a∶b=可得a÷b=,进而推出a=b,再结合a、b的关系赋值判断。
【解析】a∶b=a÷b=,则a=b;
如果b=3,则a=×3=2;如果b=6,则a=×6=4。
所以如果a∶b=,那么可能是2,b可能是3。
故答案为:×
80.×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用比的前项+10,再除以比的前项,求出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则比的后项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进而求出扩大后比的后项,再用扩大后比的后项-原来比的后项,求出增加后的比的后项,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5+10)÷5
=15÷5
=3
6×3-6
=18-6
=12
5∶6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增加12。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1.√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糖水的重量减去糖的重量,求出水的重量;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糖与水的比,并化简比。
【解析】50∶(300-50)
=50∶250
=(50÷50)∶(250÷50)
=1∶5
一杯300克重的糖水含糖50克,糖与水的比是1∶5。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2.×
【分析】把这条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再根据比的意义,用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化简,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
=(×40)∶(×40)
=5∶4
单独修一条路,甲要8天完成,乙要10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5∶4。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3.√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解析】5千克∶10千克
=5∶10
=(5÷5)∶(10÷5)
=1∶2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84.×
【分析】把甲看作单位“1”,则乙为,再按照化最简整数比的方式化简比即可。
【解析】甲∶乙=1∶=6∶5
故答案为:×
85.×
【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和后项要同时乘或除以3,而不是加上3。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