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八上历史周测卷练习(1-3课)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1.某历史博物馆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最能体现“他”报国情怀获此殊荣的壮举是( )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
C.投资设厂 D.谈判签约
2.某历史老师在研究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时,根据学术著作梳理了一笔对外赔款的明细表(如表)他研究的条约应该是( )
类别 内容 金额(单位:银元) 注:合计2100万
商欠 行商负欠外商的款项 300万
烟价 虎门销毁的鸦片金额 600万
战费 英军军费开支 1200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朋友圈’中,多了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尚处于日益衰微的封建制度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来源:求是网,2020年02月24日)打开该材料中“大门”的事件是( )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
D.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4.如表,此现象的出现导致( )
中国进口外国货物统计表
年份 总值(万英镑)
1842 96
1843 106
1844 230
1845 239
①大量的白银流出了中国
②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④英国炮舰打开中国国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图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于鸦片战争十年后,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以该事件为开端的农民运动( )
A.提出了科学革命纲领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6.下图是某同学梳理的知识要点,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列强侵略的加剧
B.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下列文物共同见证的时代主题是( )
A.崇洋逐新 B.实业救国
C.抗击侵略 D.武装反清
8.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反思道:“该夷所到之处,必先扬言专与官兵打仗,与民无涉”“该夷之假仁假义,要结民心。”“我之官员兵役……事事与民为难,何异为丛(草木)驱爵(通‘雀’,比喻把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这表明,他认为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 )
A.英军武器装备精良 B.清政府统治腐败
C.清政府丧失民心 D.清朝经济落后
9.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头等 13.38 5.56 58.45
白洋布 29.93 6.95 76.78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投资设厂
11.梳理线索是学史方法之一。针对下列内容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各阶层人民的抗争
C.清朝统治的彻底终结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2.下列哪一口号或纲领出自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
C.“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D.“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
13.某同学在观察了如图的两幅图片后确定,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题是( )
A.反抗列强的侵略 B.镇压太平天国
C.办洋务救国 D.反抗地主土地所有制
14.以下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中国丧失的领土逐渐增多
B.列强侵略不断扩大和深入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新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它的设立说明( )
A.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中国被迫与世界进一步接轨
C.清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洋务运动开始
16.有学者说,这部文献规定了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体现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巨大的革命性。该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如图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张思维导图,其中“?”处应填写( )
A.清朝皇帝昏庸愚昧 B.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C.参战将士忍辱偷生 D.封建制度腐朽没落
18.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组合搭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
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允许设厂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领事裁判权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19.马克思指出:“19世纪中期,俄国作为,帮凶,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43年,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47年徐继畬撰成了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瀛寰志略》,率先突破天朝意识;1859年洪仁玕写成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资政新篇》。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
A.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有所发展
B.晚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动探索救国新出路
D.国人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21.“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观察图示坐标轴,对y轴主题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B.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的过程
C.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过程
23.1841年,美国政客亚当斯敏锐地认识到:“中国查抄了英国非法输入的鸦片,仅仅是引发战争的偶然事件,战争爆发的根源另有其他。”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源”指的是( )
A.清朝政府统治腐朽落后
B.美国政客的挑拨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林则徐虎门销烟
24.观察右表,“ ▲”处历史人物应该填写( )
人物 主要事迹
▲ 担任钦差,临危受命
收缴鸦片,集中销毁
发配新疆,心系一线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林则徐 D.陈独秀
25.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
B.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西北郊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织联军侵华
26.下列资料能作为研究虎门销烟最可信证据的是( )
A.虎门硝烟邮票 B.虎门旅游纪念手册
C.虎门销烟纪念浮雕 D.虎门销烟池遗址
27.某班同学布置板报,粘贴了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陈化成、邓世昌、左宗棠等人的照片,该板报反映的是( )
A.英雄——反抗侵略 B.模范——维护边疆
C.先锋——创新制度 D.榜样——伟大工程
28.图5是某同学一篇小作文的主体内容,以下可作为该文标题的是( )
A.《虎门禁毒,民族脊梁》
B.《烈焰吞园,残垣警世》
C.《金田烽起,天京泪落》
D.《黄海怒涛,铁舰忠魂》
29.小明在学校举办的历史谜语小竞赛中创作了如下组合式谜语,该谜语的谜底是( )
谜面一:丧权辱国自此始;谜面二:五口通商大门开;谜面三:协定关税主权丧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0.(3分)兽首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情感和历史。今年(2024年) 上半年,珠海博物馆举办了下图中的主题展览,在展出的原件中,虎首、猴首、猪首身上清晰可见的凹损,是历史留下的深刻印记。这些印记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天津条约》的签订 D.火烧圆明园
31.“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原因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32.在学习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
A.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
B.①《马关条约》②《辛丑条约》③《南京条约》
C.①《辛丑条约》②《马关条约》③《南京条约》
D.①《辛丑条约》②《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
33.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2025年下期八上历史周测卷一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A C B C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B B A D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C B D A A A D
题号 31 32 33
答案 D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