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四季循环
THE CYCLE OF THE SEASON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2
云南地区,一年中温度总是经历先低后高再低的变化。降水量也总是经历先低后高再低的变化。
北京地区一年中的昼长时间总是经历从短到长再变短的规律,12月最短,6月最长。
台湾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1月最低,逐渐上升到6月最高,再降低到10月,12—1月回升。
每个地方,一年四季中的气温、降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
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具有季节性变化?
动物的迁徙现象,如燕子春天回南方,冬天回北方
如大雁、蛙鱼等
植物四季的生长变化,
如很多植物春天发芽,秋季落叶。
影子长短的变化,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
现象 春 夏 秋 冬
气温变化情况
降水情况
正午物体影子变化情况
正午太阳高度角 变化情况
昼夜长短情况
植物生长情况
动物活动情况
人们穿着情况
较低
高
较低
低
少
少
多
多
较长
较长
最长
短
较低
较低
最低
高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冒新芽
枝繁叶茂
结果丰收
落叶纷纷
开始繁殖,
冬眠动物苏醒
活动
手册
第12页
养育后代,
开始换毛
准备过冬,有的迁徙,有的储备过冬食物
动物毛变厚,
有的冬眠
适中
适中
最少
最多
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1. 用一个皮球代表地球,在两端各粘一根牙签,代表地轴,再在“地球”的“赤道”和“北半球”上各粘一根牙签。
2. 在桌子上点亮一个灯泡代表太阳,先让“地球”直立着绕“太阳”转动一圈,再让“地球”倾斜着绕“太阳”转动一圈,观察“赤道”和“北半球”上牙签影长的情况。
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
实验现象:
①“地球”直立时,“赤道”和“北半球地区”的牙签影长没有变化。
②“地球”倾斜时,“赤道”和“北半球地区”的牙签影长会由短变长再变短。
实验结论:由于地轴的倾斜,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
直射没有影子
斜射有影子
斜射有影子,
冬天影子最长。
斜射有影子
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1. 将温度计分别插入两个信封里。
2. 一个信封竖放,另一个信封平放,用强光照射两个信封。
3. 观察相同时间内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不同。
研究直射、斜射对温度的影响。
实验现象:直射的信封温度高,斜射的信封温度低。
实验结论:太阳直射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太阳斜射的地方气温要低一些。阳光的直射或斜射导致了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气温。
导致地球上周而复始出现这些现象的因素是什么?
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因地轴是倾斜的,使得太阳有时直射某地区,有时则是斜射该地区,导致该地区热量吸收不同,温度也不同。
对于地球上的地区而言,当阳光直射时温度高,阳光斜射时温度低。
四季的形成
地轴倾斜
太阳高度角不同
形成四季
通过对比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答: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轴是倾斜的,引起了太阳
直射、斜射,导致各个地区热量吸收不同,最终产生了四季变化。
四季的形成
地球绕着太阳逆时针转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公转与自转
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绕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现象周而复始地出现?
答:地轴倾斜,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活动手册
第12页
下面两种运动形式,哪种类似于地球的公转?哪种类似于地球的自转?
公转
自转
在教室或校园里, 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极昼和极夜
极昼和极夜是地球两极地区奇特的自然现象。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全天24 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作极昼;而全天24 小时都是夜晚,这种现象叫作极夜。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极昼和极夜情况是相反的: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南极地区就出现极夜;反之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