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的赔款
2.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
A.1839年
B.1840年
C.1856年
D.1860年
3.《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
A.英美联军
B.俄日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日联军
4.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
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6.近代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鸦片战争后,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日本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英国、法国
7.“三十六计”中第五计是“趁火打劫”。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便运用这一伎俩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
A.100多万平方千米
B.12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80多万平方千米
8.李秀成曾被梁启超称赞为“真豪杰哉”,他率太平军大败洋枪队的地点
是( )
A.金田村
B.青浦
C.虎门
D.天津
9.右图中的人物是一个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反被击毙。此人是( )
A.戈登
B.帕麦斯顿
C.华尔
D.义律
10.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
明( )
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清军已失去抵抗能力
C.外国势力已全面侵华
D.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 “果园的主人”指谁 “果子”指什么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 为什么
(4)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和美国想法类似,你知道它是谁吗
(5)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6)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鸦片战争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
【拓展延伸】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战争性质相同:都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扩大:(1)从战争进程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延长;侵略区域扩大;订约国和条约增多。(2)从危害和影响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3.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十二生肖铜头兽是圆明园中的瑰宝,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由于英法联军洗劫、火烧圆明园而流失海外。故本题选C。
4.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内藏有无数珍宝文物和历代珍贵典籍,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英法联军洗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5.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从而使中国的版图发生了如题干所表述的变化。
6.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7.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8.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860年夏,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
9.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识图的能力。观察图片,并结合题干所反映的史实,可判定此人是华尔。华尔受上海地方官绅的雇佣,组建“洋枪队”对抗太平军,1862年被太平军击毙于浙江慈溪。
10.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列强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可知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起来。
11.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材料二反映的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是英法联军的帮凶,在此基础上第(1)(2)(3)题可迎刃而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是帮凶,第(4)题迎刃而解。第(5)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第(6)题属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中国。列强在华的特权和利益。
(3)不会。它的目的是取得清政府的好感,谋求在华更大利益,坐收渔人之利。
(4)俄国。
(5)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6)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它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只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相近的说法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