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右图漫画《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独立、崛起
D.和平、民主
2.“蒋介石,善欺骗,重庆摆下鸿门宴,三次电邀毛泽东,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横线上应该填写( )
A.一心一意谋发展
B.假戏真演为内战
C.真心真意为和平
D.两党合作共为民
3.右图是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来延安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照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 )
A.争取和平、民主
B.争取民主党派支持
C.严惩侵华战犯
D.驱逐美国在华势力
4.蒋介石电:“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据史实指出,“共同商讨”的结果是( )
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C.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签订了《双十协定》
5.右图为1945年国共两党经过43天的谈判后签署的《双十协定》。下列关于《双十协定》表述错误的是( )
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B.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
D.签订后,蒋介石若发动内战,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6.《双十协定》的墨迹未干,蒋介石就露出真实面目,发动了全面内战,其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陕甘宁解放区
7.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延安
C.沈阳
D.南京
8.“蘑菇战术”就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解放战争时期,是谁运用此战术,粉碎了蒋介石爱将胡宗南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
A.毛泽东
B.彭德怀
C.刘伯承
D.陈毅
9.毛泽东曾在一次报告中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到的“转折点”是指( )
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全面内战爆发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0.漫画《沉重的铁锤连续地砸在蒋介石的脊骨上》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是( )
A.红军连续四次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
C.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D.解放了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的全部中国领土
二、非选择题
11.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蒋介石的什么阴谋方针
(2)结合图一、图二分析,既然蒋介石这种阴谋方针已定,为何还要邀请毛泽东进行重庆谈判 当时,毛泽东接受邀请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图三,判断重庆谈判是否达到和平、民主的目的。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整个战局有何影响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题中漫画反映了人们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望,依此链接史实,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是和平、民主。
2.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要读懂题干,横线上写的肯定是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故答案为B。
3.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在周恩来等陪同下,飞抵重庆谈判。
4.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蒋介石”“倭寇投降”“和平”,从而分析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1924年,B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C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抗日战争开始时。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D。
5.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辨能力。蒋介石始终未承认中国共产党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故选B。
6.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概念链接】中原解放区
中原解放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汉水之间,以河南为中心,连接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四省,由鄂豫、皖西、豫西、陕南、豫皖苏、桐柏、江汉七块战略区组成。全区人口有5
357万。中原解放区东逼南京,南扼长江,西慑西安,控制着平汉、陇海两大铁路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蒋介石为了抢占中原这一战略要地,悍然撕毁《双十协定》,陆续派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从而挑起全面内战。
7.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后来,我军收复延安,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8.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胡宗南部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9.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可知“转折点”所指事件发生在1947年,故选B。
10.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陈赓等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陈毅、粟裕指挥华东解放军主力进军豫皖苏地区,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
1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知识迁移能力。第(1)题图一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第(2)题,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图三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史实,由此可以判断重庆谈判并没有达到和平、民主的目的。
答案:(1)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2)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也为了戳穿蒋介石的阴谋。
(3)没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