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全民族的抗战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建筑是浓缩的历史。被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在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 )
A.泸定桥
B.卢沟桥
C.赵州桥
D.金水桥
2.“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 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 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 ”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是针对(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3.下边的材料说明( )
A.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D.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4.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
A.开赴北伐战场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5.右图的“纪念墙”“和平大钟”纪念的事件是( )
A.柳条湖事件
B.卢沟桥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南京大屠杀
6.右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 )
A.旅顺大屠杀的罪证
B.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C.九一八事变的罪证
D.七七事变的罪证
7.日本占领南京后,南京居民手无寸铁,士兵放下了武器却仍遭到屠杀,这充分体现了( )
A.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
B.南京居民缺乏抵抗的勇气
C.国民党将士都贪生怕死
D.南京居民和士兵不够团结
8.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战役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
A.消灭北洋军阀统治的决定性战役
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9.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赞颂( )
A.武昌战役
B.百团大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0.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
役( )
A.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B.摧毁了敌人的据点
C.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
D.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材料二 唱红歌——重温激昂的岁月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节选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
(2)《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华儿女浴血杀敌保卫祖国的斗志。列举正面战场的两次著名战役,分别有何历史意义
(3)回顾抗日战争,胡锦涛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题干的关键信息“1937年”“桥”,链接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晚,日军炮轰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2.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借口士兵失踪”“宛平”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
3.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拓展延伸】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权的抗日态度趋向强硬的原因
(1)国难当头,若再妥协退让,必失民心,政权可能不保。
(2)日军进攻上海,逼近南京,已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生存,并严重损害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在华利益。蒋介石已无退缩的余地。
4.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阅读材料可知,“1937年”红军战士摘下“八角帽”,换上“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军帽的改变说明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根据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5.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图片中的“遇难者300
000”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
6.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及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截图反映的史实。截图反映了日军进行的杀人竞赛。在此基础上,结合题干中“1937年12月”,便可判定本题应选B。
7.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日本侵略者屠杀手无寸铁的民众和放弃抵抗的士兵,是毫无道义可言的,充分体现了其凶残的本质。
8.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记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图中能够反映战役名称的关键信息。由图中的“台儿庄”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9.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通过阅读诗句,可知“彭”指的是彭德怀。抗日战争时期,由彭德怀指挥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拓展延伸】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比较
战役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领导
国民党
共产党
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特点
防御战
主动出击
10.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百团大战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故选C。
1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读图、分析和理解能力。第(1)题根据图下提示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是开放性题目,可围绕“正视历史,尊重事实,面向未来,珍惜和平”等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2)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3)中日两国应该面向未来,共创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或友好交往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或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或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有助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忘战争带来的耻辱与灾难,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言之有理,论述准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