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
让教学更有效
第三课
北京的金山上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与展示
05
课堂达标
06
课堂总结
目 录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哼唱,感受歌曲优美、欢快、热烈的旋律,体会其中浓郁的藏族风情,精准感知藏族音乐特有的音调和节奏特点,提升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艺术表现
学会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熟练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特殊节奏型,能用明亮、欢快且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结合藏族特色的演唱技巧,如波音、颤音等润腔技巧,展现歌曲独特的韵味,通过恰当的肢体动作和表情,生动演绎歌曲,提升艺术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风格,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节奏型或小型音乐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深入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西藏的历史文化以及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体会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深厚情感,理解歌曲所承载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音乐。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独特风情的民族——藏族。
在藏族,人们用歌声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亲人朋友的祝福。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经典的藏族歌曲,叫做《北京的金山上》。
让我们一起聆听,感受藏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聆听音乐
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歌曲的情绪是中速的,情绪是感激地、热情地,歌曲歌颂了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感激与热爱。
歌曲的背景:
《北京的金山上》源自一首古老的西藏祝酒歌,全国解放后,扎西老艺人为表达藏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佩和对新中国的赞美,更换了新词,并将其命名为《北京的金山上》。1960年,作曲家马倬进藏,担任西藏歌舞团团长,在听到常留柱从扎西老艺人处学来的这首歌后,深受触动,决定对其进行改编。使其传播更为广泛,成为经典之作,饱含着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感激与热爱,也见证了西藏的解放与发展。
下面朗诵歌词
歌曲为4/4拍,B羽五声调式,采用单一部曲式结构 。
接下来我们分句演唱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演唱第一个乐句简谱
下面我们演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下面我们演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注意波音和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演唱第四个乐句简谱
注意一字多音和“巴扎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整体演唱
接下来我们走进音乐知识的海洋:
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音符,记录音的高低、长短的符号叫音符。“5---- ”为全音符当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它共有四拍,下面我们拍一拍。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一)填空题
1.《北京的金山上》改编自一首古老的( ),最初用于( )。
2.《北京的金山上》的曲式结构是( ),调式为( )。
(二)判断题
1.《北京的金山上》的节奏缓慢抒情,旋律优美婉转。( )
2.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表达了汉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答案:
(一)填空题 1.西藏祝酒歌;宗教仪式 2.单一部曲式;B羽五声调式
(二)判断题 1.×。解析:歌曲节奏欢快、热烈,旋律具有鲜明的藏族音乐特色,并非节奏缓慢抒情。
2.×。解析:此歌表达的是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激与热爱,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北京的金山上》
1=bA 4/4 中速 藏族民歌
谢谢观看!让教学更有效
目 录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与展示
05 课堂达标 06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哼唱,感受歌曲优美、欢快、热烈的旋律,体会其中浓郁的藏族风情,精准感知藏族音乐特
有的音调和节奏特点,提升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艺术表现
学会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熟练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特殊节奏型,能用明亮、欢快且富有感染力的
声音,结合藏族特色的演唱技巧,如波音、颤音等润腔技巧,展现歌曲独特的韵味,通过恰当的肢体动作和
表情,生动演绎歌曲,提升艺术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风格,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节奏型或小型音乐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将音
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深入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西藏的历史文化以及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体会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深厚
情感,理解歌曲所承载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独特风情的民族——藏族。
在藏族,人们用歌声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亲人朋友的祝福。接下来,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经典的藏族歌曲,叫
做 。
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歌曲的背景:
《北京的金山上》源自一首古老的西藏祝酒歌,全国解放后,扎
西老艺人为表达藏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佩和对新中国的赞美,更换了
新词,并将其命名为《北京的金山上》。1960年,作曲家马倬进藏,
担任西藏歌舞团团长,在听到常留柱从扎西老艺人处学来的这首歌后,
深受触动,决定对其进行改编。使其传播更为广泛,成为经典之作,
饱含着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感激与热爱,也见证了
西藏的解放与发展。
下面朗诵歌词
歌曲为4/4拍,B羽五声调式,
采用单一部曲式结构 。
接下来我们分句演唱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演唱第一个乐句简谱
下面我们演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下面我们演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注意波音和一字多音
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演唱第四个乐句简谱
注意一字多音和“巴
扎咳”的演唱,请再次演
唱
整体演唱
接下来我们走进音乐知识的海洋: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
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一)填空题
1.《北京的金山上》改编自一首古老的( ),最初用于( )。
2.《北京的金山上》的曲式结构是( ),调式为( )。
(二)判断题
1.《北京的金山上》的节奏缓慢抒情,旋律优美婉转。( )
2.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表达了汉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答案:
(一)填空题 1.西藏祝酒歌;宗教仪式 2.单一部曲式;B羽五声调式
(二)判断题 1.×。解析:歌曲节奏欢快、热烈,旋律具有鲜明的藏族音乐特色,并非节奏缓慢抒情。
2.×。解析:此歌表达的是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激与热爱,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湖南文化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北京的金山上》第1课时《北京的金山上》
【教材分析】
《北京的金山上》是湖南文化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北京的金山上》第1课时唱歌课。《北京的金山上》源自一首古老的西藏祝酒歌,最初用于宗教仪式,原歌词为宗教内容。全国解放后,扎西老艺人为表达藏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佩和对新中国的赞美,更换了新词,大意为“北京的金山上,吹起了金色的号角,不知是谁在吹啊,听得人心里非常高兴” ,并将其命名为《北京的金山上》。1960年,作曲家马倬进藏,担任西藏歌舞团团长,在听到常留柱从扎西老艺人处学来的这首歌后,深受触动,决定对其进行改编。他在原民歌前加了前奏,修改了部分音调,经过四年精心雕琢,才完成了这首歌的再创作 。1964年,北京举办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雍西演唱此歌大获成功,受到周总理称赞,周总理还建议修改了最后一句歌词。1972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议下,才旦卓玛演唱此歌并增加了第二段歌词,使其传播更为广泛,成为经典之作,饱含着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感激与热爱,也见证了西藏的解放与发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和探索音乐,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然而,三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维持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间的音乐基础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音乐的乐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通过聆听、哼唱,感受歌曲优美、欢快、热烈的旋律,体会其中浓郁的藏族风情,精准感知藏族音乐特有的音调和节奏特点,提升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艺术表现
学会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熟练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特殊节奏型,能用明亮、欢快且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结合藏族特色的演唱技巧,如波音、颤音等润腔技巧,展现歌曲独特的韵味,通过恰当的肢体动作和表情,生动演绎歌曲,提升艺术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风格,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节奏型或小型音乐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深入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西藏的历史文化以及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体会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深厚情感,理解歌曲所承载的时代意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富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清晰展现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
2. 深刻体会歌曲蕴含的情感,感受藏族人民对党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赞美,理解歌曲中的民族文化内涵 。
(二)教学难点
1. 精准把握藏族特色的演唱技巧,如波音、颤音等,以及歌曲中的装饰音和特殊节奏型,唱出歌曲独特的韵味 。
2.引导学生跨越文化差异,真切体会歌曲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藏族人民的情感世界,在演唱和表演中自然融入情感 。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音乐。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独特风情的民族——藏族。(播放一段藏族风景和传统舞蹈的视频)看,这壮丽的雪山、广袤的草原,还有热情奔放的藏族舞蹈,是不是特别吸引人?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在藏族,人们用歌声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亲人朋友的祝福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经典的藏族歌曲,叫做《北京的金山上》 。让我们一起聆听,感受藏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播放歌曲音频)
书写板书《北京的金山上》。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音乐,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的情绪是中速的,情绪是感激地、热情地,歌曲歌颂了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感激与热爱。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歌曲的背景:《北京的金山上》源自一首古老的西藏祝酒歌,全国解放后,扎西老艺人为表达藏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敬佩和对新中国的赞美,更换了新词,并将其命名为《北京的金山上》。1960年,作曲家马倬进藏,担任西藏歌舞团团长,在听到常留柱从扎西老艺人处学来的这首歌后,深受触动,决定对其进行改编。使其传播更为广泛,成为经典之作,饱含着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感激与热爱,也见证了西藏的解放与发展。
下面朗诵歌词
预设:朗诵
教师:歌曲为4/4拍,B羽五声调式,采用单一部曲式结构 。
接下来我们分句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演唱第一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波音和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第四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一字多音和“巴扎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接下来我们走进音乐知识的海洋: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音符,记录音的高低、长短的符号叫音符。“5---- ”为全音符当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它共有四拍。下面我们拍一拍
预设:演唱
教师: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预设:欣赏
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传达的积极向上、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在本次《北京的金山上》教学中,通过展示藏族风情视频和播放歌曲音频导入,极大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参与度较高 。教唱环节,借助示范演唱、对比练习等方法,学生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有一定进步 。但在教授藏族特色演唱技巧时,部分学生难以把握,教学方法可更加多样,如邀请专业人士示范、播放更多藏族歌曲片段让学生模仿 。在文化理解部分,虽讲述了创作背景,但学生理解深度不足,后续可组织小组讨论、开展资料收集活动,加深学生对藏族文化和歌曲内涵的领悟,以优化教学效果。
七、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北京的金山上》改编自一首古老的( ),最初用于( )。
2.《北京的金山上》的曲式结构是( ),调式为( )。
(二)判断题
1.《北京的金山上》的节奏缓慢抒情,旋律优美婉转。( )
2.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表达了汉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答案:
(一)填空题
1.西藏祝酒歌;宗教仪式
2.单一部曲式;B羽五声调式
(二)判断题
1.×。解析:歌曲节奏欢快、热烈,旋律具有鲜明的藏族音乐特色,并非节奏缓慢抒情。
2.×。解析:此歌表达的是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激与热爱,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板书设计】
《北京的金山上》
1=bA 4/4 中速 藏族民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