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日 本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哪个国家?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哪个国家?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哪个国家?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哪个国家?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哪个国家?日 本走进海岛火山地震探因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在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走进海岛请说说日本属于哪个大洲,在该洲的什么方位?走进海岛45°23.5 °太平洋日本海东海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
到北纬45°的北温带。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 造船
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多山、平原狭小。地形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点击富士山及关东平原文字出现相应景观图。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特殊的板块位置,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你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吗?多火山、地震探因畅所欲言1.火山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火山在非
活动期间,它能为人类造福吗?2.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科研基地。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多火山、
地震的岛国岛国多火山、地震组成:四大岛及附近岛屿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原因应对措施小结游戏环节小组自选场景汇报或模拟。 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那么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
怎么办?(选择四个不同的场景:在校上课、在高层建筑、
在地下商场、在室外)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日本产品?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日本产品?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科技水平人口地形、气候等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社会经济条件学法引领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
则。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分布特征工业发展变化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下列两份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经济发展的特点下列两份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经济发展的特点下列两份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小组讨论 结合下面数据和已有知识,请分析日本为什么
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
口工业制成品呢?小结有利条件:
多优良港湾、劳动力资源丰富、
科技力量雄厚。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不利条件:
地域狭小,资源贫乏。议一议:日本工业区主要有哪些?分布有什么特点?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分布特征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产品主要出口ABD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框图,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
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动动脑C供水、供电、用地紧张,工业污染加剧。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
劳动力短缺、国内需求减少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日本工业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工业发展变化日本工业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工业发展变化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已达到
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钢铁、
机械、汽车、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国家和地区?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工业发展变化日本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你有哪些关于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想一想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和什么自然环境有关?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拓展延伸 日本文化东西兼容的特点,对日本社会的发
展有推动作用。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感
受到了异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日本多火山、地
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
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位置地形: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工业发展变化:扩大海外投资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经济特点:对外依赖性强范围:四大岛及附近岛屿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知识网络我来建 富士山 关东平原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能力目标
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日本在我国的东部,是我们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对于这个国家,或许你比较熟悉,或许你相当陌生。说说你所知道的日本。(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东亚岛国(位置、面积、人口、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引导读图: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据此判断日本是位于北温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东海、朝鲜海峡、日本海。(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
(3)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个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
师过渡:引导学生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4)海岸线曲折、漫长(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海上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二)日本地形特点[课件展示“日本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的主体部分分别是什么?(生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师小结(边点击课件):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和3900多个岛屿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共约37.8万平方千米,引出人口,2000年日本是1.27亿人,平均每平方千米是336人;而我国是12.95亿人,平均每平方千米是135人,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我国的2.5倍,所以说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其中以本州岛最大,地位最突出,首都东京所在地。日本的主要居民是大和族,通用日语。[让学生在发下去的空白地形图上填出日本的四大岛名称。] (师板书:日本的地形特点)
再叫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发现日本平原狭窄,最大平原的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师小结:多山的日本岛国,地表崎岖,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3/4。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最大的关东平原才1.68万平方千米。日本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是经济发达国家。)
过渡问:日本的地形除了岛多之外,还有什么特色地形?(生答:多火山地震)课件出示: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利用课件运用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师小结: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课件闪动)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
师布置:请阅读P67材料——富士山,你读懂了什么?[师补充:富士山是著名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麓分布着大小5个火山口,称为“富士五湖”。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了18次。1707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现在仍有喷气现象。被称为火山国的印度尼西亚全国共有火山400座,其中120多座为活火山。]
师补充资料: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1923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万。
[课件播放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时的录像]
小组讨论:
1、火山对人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方?
2、假如地震时你正好在下列地点,你将采取何种措施避险?
A、家庭
B、学校
C、户外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咱们了解了日本的地位置、地形及火山、地震和海岸线曲折的岛国的特点。知道了火山地震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的。我国也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四、板书设计
一、东亚岛国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太洲位置:亚洲东部
2、海岸线曲折漫长(3万千米),多天然良港
二、地形
北海道
1、领土 本 州 多山的岛国,平原狭窄
四 国
九 州
2、多火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