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领导的主要斗争的史实,认识其意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井
( http: / / www.21cnjy.com )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粉碎三次反革命“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土地革命、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
、理解有关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
、理解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
难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激情导入
20世纪20年代,基于对中国民主革命共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责任感、使命感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组建了革命统一战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然而,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他们联合起来剿杀中国革命,加上中国共产党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民主革命斗争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党对民主革命斗争的领导权,结果,大革命最终失败了。此后,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历史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共的十年对峙
自主学习------问题导读评价单
一、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一)南昌起义:1927.8
1、背景:
(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掌握
的重要性。
(2)共产党掌握一部分武装力量。
(3)南昌附近敌人的兵力比较薄弱。
2.结果
(1)1927年8月1日,
、贺
( http: / / www.21cnjy.com )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2)起义军在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3)保存下来的队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
,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3.意义
(1)打响了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1927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8月7日,
。
(2)内容:①清算了
的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意义: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时间、地点、领导人:1927年9月;湘赣边界;
。
(2)概况:①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受挫。②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③10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
(四)、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陈毅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民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格局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在井冈山根局地不断巩固和扩大的基础上,毛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指出中国革命必须走
这样一条道路,而且红色政权要存在必须在
的领导下把
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推广运用
(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
(2)根据地建设:①创建根据地:到193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②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③1931年11月,
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3)武装斗争:粉碎了敌人的
次“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四、红军长征:
1.原因:“左”倾领导人
等人偏听偏信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从江西
出发。
(2)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3)结束: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
,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3.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②肯定
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3)意义:①结束了“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②事实上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革命转危为安。
(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评价单
※土地革命的开展
【例1】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例2】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红军长征的实质
【例1】 “三送里格红军……包谷种子,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个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民谣《十送红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C.奔赴华北战场,抗击侵华日军
D.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例2】有首歌这样唱道:“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止抗击日寇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红军实施新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渡河,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开和红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今天,在这里有一高大门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1935年5月,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四川,准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当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率4万多人马,在大渡河畔准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全军覆没。)
材料二 《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崔永元担任主持人的大型电视活动,有20名体验者于2006年5月1日,在当年红军出发的地点开始踏上长征路,他们用了10个月时间,沿70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至终点。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致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1920年1月29日《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
请回答:(1)红军强渡大渡河后,胜利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假如石达开北渡成功,你认为其最终结局会怎样?请加以分析说明。
(2)从政治、军事角度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
(3)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随堂测验-------问题训练评价单
一、选择题
1.“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2.毛泽东说:“1927年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1936年,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实现了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下列有关土地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八七会议”上确定要开展土地革命
B.土地革命推翻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C.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
D.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
3.在民主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4.在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如下一组烟标专题展品,其反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国民革命时期国共联合北伐
B.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敌后抗日
D.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开展土地改革
5.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在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
C.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开创了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
6.
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红色中华通讯社,对外播发新闻的呼号是CSR(
CHINESE
SOVIET
RADIO)。它当天播发的新闻可能有
( )
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③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④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最终结局:失败。说明:当时的农民阶级具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2)原因:政治上: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军事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3)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成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和精神财富;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或为全民族抗战的到来创造了条件等。